阿坝地区的历史文化遗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8:29

阿坝地区的历史文化遗物


阿坝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璀璨夺目。阿坝州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川、甘、青三省交界处。这里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上,境内群峰耸峙,沟壑纵横,植被繁茂,水土肥沃,草原辽阔,资源丰富,为古代农业、游牧民族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生存之地和迁徒场所,自古就形成了联系西北、西南的川西北民族走廊,同时也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县境是四川、甘肃、青海三省历史悠久的物资集散地,阿坝县原来是阿坝州的州府,阿坝州因此得名。阿坝县1951年实现和平解放,1954年建县。

考古资料表明,早在一万至八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繁衍  。而5000年前,阿坝州也有人类在此居住。近年,在茂县营盘山出土的文物与马家窑文化、三星堆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被称为营盘山文化。四千年至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已遍布全州各地,是川西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不仅孕育了子孙遍布西南的石棺葬文化,在世界建筑史上占居重要地位的“邛笼”文化,而且还是四川汉代崖墓文化的泽源地。秦汉以来,随着中央王朝统治势力的不断深入和加强,先进文明的大量涌入,使这一地区进一步走向繁荣。三国时期姜维屯兵于此,唐宋两期同吐蕃王朝旷日持久的军事对峙,明朝为加强军事控制而在岷江上游构筑的大量城堡,清代乾隆年间的“大小金川之役”及随后推行的“改土归流”、“改土归屯”政策,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
战国时,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坝州始有建制。西汉置汶山郡。晋、隋袭旧制有所拓展。唐代建置时有兴废,演变频繁。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维川郡。元为土司制度之始,明置于茂州、威州、松潘卫,分辖各土司及千户所。清设茂州、理番厅、松潘厅、懋功厅。民国之初改厅州为县,继后设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后改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辖松潘、茂县、汶川、理县、懋功(今小金)、靖化(今金川)6县及草地65部、20个土司、11个屯守备。


1935年至1936年,人类军事史上最具英雄主义的长途远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经的最艰苦、最危险的行军在阿坝州,中共中央召开了5次政治局会议,翻越了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水草地,建立了少数民族最早的革命政权之一──格勒德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阿坝州因此被称为“雪山草地”。红军在阿坝州转战停留16个月之久,有9个县114个乡镇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1950年1月,建立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县专区专员公署,1953年撤茂县专区建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阿坝地区的历史文化遗物非常丰富。从考古文化遗物中证明,这里同祖国其他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茂县、汶川、理县、马尔康、金川、小金、黑水、若尔盖等县已发现不同时代的古人类生活、居住过的聚落文化遗址多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有11处,战国至汉代的有7处,唐宋时期的3处。

阿坝地区分布最广、最多的是石棺葬文化遗址。除阿坝、红原、若尔盖及南坪四县外皆有,尤其是汶、理、茂3县,无论高山、河坝,分布密集。随葬品多为陶器。也有铜、铁、木、漆器及其它质地的杂器、装饰品等。这些墓葬的时代亦是州内延续最长的,从西周至明清。文化性质皆属同一系统,只是岷江上游地区同大小金川流域的不完全一样,二者为同一系统,其间的渊源极深。大小金川流域的石棺葬明显地系嘉绒藏族古代墓葬,因此也表明岷江上游的石棺葬是嘉绒藏族古代先民的文化遗存。理县薛城至汶川县克枯,以及汶川七盘沟的崖墓,出土文物主要是西汉时期石棺葬文化 物品,有西汉五铢钱,它表明杂谷河流域的崖墓也属西汉时石棺葬文化系统。

藏族,历史上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当佛教还未传入藏区以前; 这里已经盛行原始宗教——“本波”。本波教是西藏古代产生的原始宗教,它产生的时间约在公元前360年前,即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登位以前。因拥立聂赤赞普为王的12贤人中,有6人为本波教徒。7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佛教才由尼泊尔和唐王朝的长安传入吐蕃,在此后几代吐蕃赞普的推崇下,征服原已盛行的本波教,得以逐渐在全藏区弘扬。
本波教传入阿坝地区的时间,是在本波教译师李德茂巴东嘉绒地区之时。他是本波教始祖辛绕弥倭有名的6大嗣承者之一,是吐蕃第19代赞普布德贡甲时代,即约东汉顺帝(126年)时的人,他曾在嘉绒地区译经、传教。吐蕃王朝兴盛的松赞干布时期,先后用兵征服并统治了州内藏区,与唐朝争战于今松潘、茂县、汶川、理县一带,强盛时,曾占领今都江堰市西境。当时的吐蕃士兵中,有大批信泰本波教者,据传吐蕃当时派驻各地的军队中,每一部分都跟随有本波教经师,这就使本波教更加广泛流传。这些本波教经师不仅用宗教仪式鼓励士兵出战,参与每一战役的决策,为战争占卜吉凶和战前念经祈祷等宗教活动,同时也在占领区传播本教。

佛教传入阿坝藏区以前,这里早已盛行本波教。公元795年至阳797年,即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赞普曾将西藏第一批出家为僧的“七觉士”之一的贝若咱那(有译写为白诺杂纳的)流放来这里。他曾修行于马尔康县城东约10公里山中一岩洞内,这里至今佛教信众朝拜不绝。据考证,在今松潘县毛儿盖的扎千、黄龙寺附近的夏冬日山、色沃寺附近都有贝若咱那修行的岩窟;今金川县观音桥地区多吉绰隆的数处岩洞也是他的修行处。
随着宗教的传入,以宗教文化为中心的吐蕃文化艺术也传入阿坝藏区。吐蕃王朝强盛时期,《旧唐书》所称“西山八国”,都被吐蕃征服统一,吐蕃王前曾派大批军将驻扎和统治,并留居此地。那时吐蕃发兵20余万到达(甘、青、川),占领广大地区。此间白河、黑河和大渡河流域的藏族部落就是当时驻守唐蕃边界的吐蕃军队之后裔。
公元 869年,吐蕃境内发生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奴隶和“属民反上”起义,吐蕃奴隶制社会崩溃。吐蕃王朝瓦解后,地方势力和各地的军队长官也乘机崛起,各据一方,形成了11长官部族分割统治的地区。阿坝一些地方也从这时以后的领属上脱离了吐蕃,但在宗教上和以宗教文化为中心的吐蕃文化的联系方面,仍然十分紧密。这是由于阿坝地区各地方军事长官(同时也是地方长官),是吐蕃王朝强盛时期委派、安置的,他们不仅在占领区安家定居,还从吐蕃带来不少奴隶。史载:吐蕃“出师必发家室, 皆以奴从,平居散处耕牧。”吐蕃赞普还曾移西藏阿里人居黄河湾西北草 地,移琼布人在岷江、大渡河沿岸;岷江上游的,就是今天的松潘藏族,吐蕃王朝崩溃后,阿坝地区各地的将领和官员也各据一方,推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经过千百年来,藏族文化融合同 化了古代的“西山诸羌”统一千藏民族之中。
千百年来,我国古代的氐羌诸部、鲜卑、吐蕃、汉、回等民族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共同开发了阿坝,他们在这里互相融合,共同进步,逐步构成这块土地的主要民族:藏、羌、回、汉,他们为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谱写了绚丽的篇章。被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的“民族走廊”经过这里,留下了早已在民族融合中消失了的古老民风、独特民情,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
岁月虽已流逝,斑斑可考,遍布全州各地的650余处文物景点便是证明。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记载了阿坝州数千年来的沧桑变化及藏羌回汉各族人民荜路蓝缕、披荆斩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创造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艰难历程,成为一道独特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阿坝州马尔康
汶川县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境东南部的岷江两岸。是阿坝州的南大门,有"川西锁钥"和"西羌门户"之称。是大禹的故乡。县城-威州镇,居县北部杂谷脑河与岷江交汇地,海拔1326米,距省会成都159公里,距州府马尔康204公里。县境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界于北纬30°45′~31°43′与东经102°51′~103°44′之间。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庆、大邑两县,西接宝兴与小金县,西北至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东北部为龙门山脉所控,西南部受制于邛崃山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多分布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四姑娘山海拔为6250米;东南部漩口地区的岷江出口处海拔仅780米。

岷江由县北部入境,贯穿东部,长达88公里。杂谷脑河、草坡河、寿江为县境岷江主要支流,由西向东,分别在北部、东部、南部注入岷江。沿岷江及各大支流河谷、半山地带为全县主要经济活动。人口2005年,全县总人口106119人(其中农业人口66332人,占62.5%:非农业人口39787人,占37.5%)。汶川县是羌、藏、回、汉各族人民相交汇融合的地带,有羌族35535人,占34%;藏族19743人,占18.6%;回族1377人,占1.3%;汉族48975人,占46%。是全国仅有的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
羌族主要居住在县北部的威州、绵虒地区;藏族多聚居在岷江以西地带;汉族主要分布在南部漩口、映秀地区;其他民族散居各乡镇。(任虹/编辑)

图为汶川县地理位置

图为汶川县地理位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