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报》研讨互动版第八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1:09:41
【团队之声】
《课程简报》研讨互动版
第八期
编者按:《文化生活》是一门全新的教材。教师们初翻教材,总有些云里雾里,为此,教材主编就教材结构为我们进行了梳理。
《文化生活》教材结构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两个维度)
展开课程全部内容的学科知识基础。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相对于人类(社会))
体味文化(概念、实质和功能)
Ⅰ 文化“万花筒”
◇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
◇文化特色:不同的区域。(都市、乡镇、村落)
Ⅱ文化是什么(三个视角:文化概念。)
视点1: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视点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的创造、文化与人、文化与社会、文化与自然
文化与人类社会俱来,是人们
社会实践的产物。
视点3: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功能:社会实践、文化教育)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
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
意义: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
把握和运用文化概念,着眼于精神世界,
归结于精神生活。
Ⅲ文化的力量
◇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认识文化的力量。
链接:“文化从哪里来?由人化人。文化有何作用?以人化文。”(孙家正)
文化与经济、政治
Ⅰ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l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仅仅是指社会经济基础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所谓经济发展,也指包含科学技术在内的生产力的发展;所谓文化发展,也包括文化产业、文化设施的发展。
l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l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既表现为不同民族文化因素决定经济、政治的不同特点,又表现为不同性质文化因素促进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或变革。
提醒:不能一概而论。文化既有古今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Ⅱ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愈益显著。
视点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科学技术的作用、教育事业的意义、文化产业的崛起。
视点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国际政治
Ⅲ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感受文化影响
Ⅰ文化影响面面观(以行为和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为例。)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也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人的行为和交往方式。
l        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也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l         见诸于进行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见诸于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l        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及其文化影响;
l         思维方式的稳定性,及其对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Ⅱ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处身文化氛围,参加文化活动。)
◇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Ⅲ深远持久的影响
◇从文化习俗的表现看。
◇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看。
链接:“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孙家正)
文化塑造人生
Ⅰ丰富精神世界
◇从文化赏析对人格塑造的意义看。
◇从当前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看。(美好的精神世界的见证。(角度 ))
Ⅱ增强精神力量
◇从优秀文化作品中汲取精神动力的意义看。(文化动力的体验)
◇从先进文化哺育优秀中华儿女的事实看。
积极的精神力量的见证。(角度)
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两个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互为前提和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着眼于人的素质:不同时期,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
◇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着眼于生活质量: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日益突出。
综合探究1:聚焦文化竞争力
◇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是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感受文化竞争力
●运用这些图文资料,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说明发展文化产业有什么意义?
● 你还能从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中感受到一个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提升文化竞争力
●    今天,中国文化为什么能够在世界各地赢得尊重与喝彩?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有关文化发展问题的规律性认识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Ⅰ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文化遗产: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Ⅱ透视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的界定: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l        文化有内容、形式的差异,也有性质、层次、功能的区别,这些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l        多元文化,特指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多样性,如宗教的、民族的、区域的、社会的等。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既意味着民族文化在观念形态上的差异,又呈现为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l        世界文化有人类文化的共性和普遍规律。
l        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l        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Ⅲ尊重文化多样性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理解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提醒:这里不宜讲先进和落后之分。 )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视点1:商人的贸易活动。
视点2:人口迁徙。
视点3:教育。
提醒:三个视点,是重要途径和方式,不是全部。
Ⅱ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文化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大众传媒的出现,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有各种表现形式。)
Ⅲ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表现
◇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
Ⅰ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表现:着眼于精神层面。)
传统文化的概念: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视点1: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视点2: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视点3:文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视点4:思想是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体现。
Ⅱ传统文化在今天(传统文化的特点:其意义与价值不能一概而论。)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l        传统文化能够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会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与时俱进)
◇传统文化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们成长的消极作用。
友情提醒:传统文化都具有民族性,但传统文化不等同于民族文化,可以讲弘扬民族文化,但不宜笼统讲弘扬传统文化(应该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移风易俗,古为今用”。
友情提醒:精华与糟粕,是历史的、辩证的概念,要强调实践的尺度。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着眼于文化传承的过程。)
Ⅰ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文化发展的过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Ⅱ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就经济、政治的影响而言(外部):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
友情提示:所谓“新文化”“旧文化”在本课程中专指“文化形态”。具体解读见教师教学用书。
◇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内部)。)
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选择、传递、创造等特有的功能。)
◇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的意义。
友情提醒:这里是讲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而不是讲影响社会发展的文化因素,不是讲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关“谁决定谁”的问题前面已经阐述过了,这里的阐述与那里的阐述并不矛盾,侧重点不同而已。所以,这里不必刻意解释哪种影响更重要,只需区分“外部”和“内部”就可以了。需要强调是教育,因为这是本课程中具有独特价值的目标设置。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Ⅰ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先进文化的发展,都在社会实践中实现。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Ⅱ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Ⅲ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一个呼唤文化创新的伟大时代。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当代中国文化创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投身于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文化创新的途径
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主要体现为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Ⅱ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借鉴、交流与融合。
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友情提醒:一条根本途径,即动力、目的和标准;两条基本途径,即纵向与横向的联系。
Ⅲ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可联系几种误区加以说明。)
◇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综合探究2:建立“学习型社会”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学习成就事业 知识创造未来
● 古训“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在今天有什么新的意义?
●    对于文化的传承来说,相对于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学习型社会教育的功能有什么拓展吗?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 根据上述材料,我们能否归纳出学习型社会的如下特点?
● 综合上述思考,让我们共同着眼于文化的传播、继承、交融、创新,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有什么意义?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有关中华文化特质的根本认识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Ⅰ古代辉煌的历程
◇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近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Ⅱ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视点1: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
视点2: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
(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仅有。)
Ⅲ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Ⅰ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Ⅲ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凝聚力。)
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链接:“故宫的核心建筑是三大殿,其名称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中和殿: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孙家正)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Ⅰ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伟大民族精神的作用。
(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
Ⅱ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伟大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
Ⅲ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Ⅰ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有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
Ⅱ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当前,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极为重要的任务。)
◇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
◇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
Ⅲ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综合探究3:肩负“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必须正确对待外域思想文化的影响。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环顾世界的沉思
●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我们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意义。
回顾历史的教训
●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我们应该弘扬和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面对未来的选择
●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我们当前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有关当代文化生活的基本认识
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Ⅰ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从未有过的斑斓色彩。
(在现代科技推动下发展的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使文化市场色彩斑斓。)
Ⅱ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文化生活的可喜变化。
◇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
◇积极管理、正确引导。
Ⅲ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满足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严肃的和娱乐的,等等。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Ⅰ阳光下的阴影
◇进行文化选择的必要性和要求:
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抵御其影响的能力。
Ⅱ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什么是落后文化。
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落后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什么是腐朽文化。
资产阶级文化、邪教“法轮功”、封建文化、殖民文化、淫秽色情文化等。
腐朽文化祸国殃民,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我国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由。
n        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n        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伴生。
n         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Ⅲ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各种各样的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Ⅰ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
◇“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义”行不通。
◇中国先进文化的产生,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纲领)。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n        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所决定的。
n         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n         在意识形态领域不能会对多元文化的并存采取放任的态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是统一的。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有机统一的。
Ⅱ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Ⅲ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当代中国,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伟大旗帜。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新世纪新阶段,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Ⅰ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Ⅱ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把教育和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Ⅲ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第十课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眼于社会文化建设)
Ⅰ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
◇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n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n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
◇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
Ⅱ紧紧抓住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n        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n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
n         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Ⅲ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为“八荣八耻”。
n        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与特征。
n        全体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着眼于个人成长)
Ⅰ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
◇面对思想道德冲突的判断和选择。
Ⅱ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
◇什么是科学文化修养。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什么是思想道德修养。
(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辅相成。
(一个真正有文化涵养的人,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的人。
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Ⅲ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综合探究4: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
● 想一想:为什么说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个面向”的呼唤
● 想一想:“三个面向”如何体现了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号角
● 想一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l        综合以上思考,让我们结合实例,共同探讨: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先进文化?
【热点聚焦】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十条建议
——来自课程专家的解析
建议1    通过各种渠道全面深入地了解和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
在使用新教材之前,教师首先应该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具体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比如,为什么要进行这次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在现阶段历史条件下应该突出什么,优先考虑什么?为什么要重点对这几个方面加以改革?这几个方面的改革又应如何开展?具体地说,新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有哪些变化?新教材有哪些创新之处?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这些方面的问题。《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对这次课程改革都有一系列的专题报道,人教网(www.pep.com.cn)课程研究栏目和各科教育栏目、中基网课程改革栏目(www.cbe21.com/reform/)等都有大量相关内容,人教网更有各科新课程、新教材的详实介绍、交流和探讨。另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走向新课程》是专门探讨和研究这次课程改革的,该书专为一线教师和学生家长而作,文字风格追求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各科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标准解读也已出版,这是各科教师走向新课程时的必读书。
建议2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这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这些理念,只有通过教师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才能得以落实。
新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强调科学素养(如动手能力、科学交流能力等探究素质)与人文素养(包括视觉艺术素养),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口语交际,等等。新课程所强调的这些素质中有一些是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无法涵盖或无法充分测查出来的。如果教师在实践中只重视考试所关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质,势必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这一课程追求最终落空。
新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应该是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新课程在学习内容总量上做了严格控制,删减了大量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少用到的或理论性过强、对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使新教材的分量和难度大为降低,有利于学生学业负担的减轻,有利于促使大多数学生走向学业成功。教师要注意领会改革意图,在面向全班学生开展教学时,不要随意地把砍掉的内容再拾回来,不要轻易地把降下来的难度再提上去。我们在实验区发现,有些教师对新教材的这一精神领会不深,感到不适应,总觉得知识讲得不过瘾、不到位,而在各项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费力地去补充、拓展、加深,这势必会再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使新课程、新教材形同虚设。
新课程进一步加强了选择性,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留下不少空间,除了降低必修课程课时比例,增加选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的学习时间,即使必修课程中也有不少供学生自由选学的内容(如阅读材料)。对于这些选择性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允许学生决定学或不学、选学这些还是选学那些,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但不可以强求每一个学生都学习所有的选学内容。因此,教师要注意,对于比如必修课教材,不能认为凡是出现在教材上的内容,每一个学生都要学到。
建议3    新课程强调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本班资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班本教学。
新课程特别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和科技新进展,如各科教材都大大增加或加强了与当今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尤其那些与当前学生生活、当今社会实际、现代化技术和生产实际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课题(尤其是那些最新的技术难题)联系紧密的学习内容,从而在宏观上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拓展学习广度。
另外,新课程强调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引出新内容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把社会生活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面临实际情境或实际问题时首先能够判断:这一问题与所学过的哪一学科的哪些知识有关,可以应用哪些所学来加以解决。
再就是强调知识的运用,强调各项知识(包括事实、规律和原理、规则、方法如科学方法)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实例,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如了解计算机键盘设计中所用到的统计学知识。
这些课程理念,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具体落实。当然,新教材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从而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启发。但是,每位教师所面对的班级都不一样,学生所处社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也都不同,教师要注意了解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尽可能地针对自己的学生选取生活和社会素材。加之中国地区差异极大,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都极不平衡,“学生的生活和所处社会的实际”就表现出巨大差异。教科书是尽可能地设法选取具有共同性和代表性的素材,因此不可能具有很强的差异针对性,这就为教师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选取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素材,开展本土化教学和校本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建议4    新课程在内容上大为更新,增加了许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新进展、时代性较强的新内容,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对于这些新内容,许多对教师也是陌生的,不少教学内容也只能是现买现卖了。如果教学中学生出现疑问或不懂的地方,教师回应起来自然就觉得有困难了。俗话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新教材中大量新内容的出现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巨大挑战,要求教师平时就要注意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媒体、集中进修和培训、参加研讨会等各种渠道不断学习,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建议5    新课程强调展示出知识产生、形成、创新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注意结合新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展开阐述。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制的新教材强调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获得对知识本质(包括科学的本质)的准确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现存知识的可靠性的同时又看到它的局限性,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不断被质疑、证伪、修改、否定、拓展或超越的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不断变化是因为我们比过去知道得更好更多了,说明人类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知识并不完美,现有知识在未来可能仍会有所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错误的或无用的;但现有知识是以现在我们所能提供的、经过了最佳检验的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的科学,是人们所能达到的最为可靠、最为合理的知识;对于知识或人类的认识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另外,展示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还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发展的艰辛和为之奋斗的男男女女的可贵精神。
可以说,每个知识都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故事,每个“知识的故事”都非常精彩。把这些精彩的故事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一定会吸引他们,一定会促使他们全身心地关注故事中知识的命运,一定会鼓舞他们为知识世界中的公正和美好而不懈奋斗。
建议教师在讲述这些知识故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发生的“时间”(这些知识是什么时候发现或提出的)、“地点”(在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发现或提出的)、“人物”(由谁发现或提出的,他/她的发现或提出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事件,是对原有知识观念的重新解释,还是对原有知识观念的颠覆)、“过程”(发现或提出这些知识的过程是怎样的?在不同观念之间的竞争中,在各种左右它的学术力量和社会力量中,它们又是如何获胜的?它们身上有没有遭对手攻击时所留下的“疤痕”即它自身的理论缺陷)、“结果”(它们是如何为人们所接受和叙述的?如何产生其他的知识效果或社会效果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社会文化中人们对它们有哪些不同的评价)。
建议6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情境,合适的阶段,开展非指导性教学。
新教材中大都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有的提供了许多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或素材,而不是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呈现在教材中,意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对于这些探究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不要越俎代庖,代为探究,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
当然,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
问题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探究,即:探究的进度能否由教师预先确定或设计;是否应该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开展非指导性的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了;何时需要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何时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何时推荐学生阅读教科书,或向图书馆、互联网、成人求助?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要介入得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了!”),也不要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甚至陷入危险之中。要防止不必要、不应该的指导,以免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也要防止不够充分的指导,以免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这些,都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不同的指导。
建议7    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当然,这是指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境中,也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容忍或无视学生的不正确理解,在发现学生理解上的严重偏差时,教师还是有责任指出的。
建议8    新课程强调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
以前教师备课,可以比较详细的规划好首先拿出5分钟时间介绍一下什么什么,然后用10分钟讲解什么,接下来的25分钟如何如何练习,最后5分钟总结,等等。现在我们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老师在课前就很难预测学生某个环节到底花多少时间合适,而且即使有一个大致的设计,到了实地上课时比讲解式教学也还是多了不少出乎预料的变化,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因此,如果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式的教学,课前教师的备课就不能像讲解式教学那样规定得那么具体和确定了。因为讲解式教学教案中主要确定的是课堂上教师的言语和动作行为,而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而在教案中只能预先设计教师的行为,而很难对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进行预先设计,只能是有一个大致的估计,更多地还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课堂教学的进展。
另外,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思考。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一位好的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到的深度,并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的东西。通过倾听学生,一位好的教师能准确地判断学生们是否已基本充分交流完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到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对作品的补充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
实际上,正是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当然,在学生首先讲透了各自的理解之后,教师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了学生的讨论,他讲了他个人对这部作品的了解、感受和认识(这当然参考了教材编写者在教师用书中的文字),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评价、理解和支持。而且,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和经验阅历,在学生交流探究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教师的参与使整个研讨过程发生了令人兴奋的喜剧性变化。
探讨式教学的过程,是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等相互作用(“互动”)过程中,“视界”的交接、冲突、介入与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对话“现场”,而不要只盯着预定的教学内容。
建议9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第一,新教材中有大量供学生自由阅读的材料,大多短小精悍,生动浅显,应主要让学生自学,少数内容也可根据需要在课堂上有选择地涉及,不必每处必讲。
另外,也不是教科书上所有的字句都要求学生学懂、学会。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文本,并非都是读者能够完全理解的,也常常出现几处甚至多处读不懂的地方,因此才对人的自学能力提出了要求。
第二,新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订的,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国情制订的国家基本要求,可以说是全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一线教师最了解自己所处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状况,因此,一线教师最有权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决定:在这一最低标准之外,本班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学习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当然,教师在拓展学生学习广度和深度时,一定要经过认真充分的论证,不能随意性太强。那些对于本班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且有价值的内容,也是可以考虑补充给本班学生的。但正如前文所述,不要把删掉的对于本班大多数学生来说偏难的内容再拾回来。更不能以考试指挥棒作为指针,利用新课程的机动空间,一味给学生增加习题的量和难度,搞题海战术。
建议10    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这就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同时,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
如果说我们原来的课程教材是班级里中上游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中下游的学生感觉吃力的话,新的课程教材则强调让大多数学生都成功。由此,有的老师人提出这样一种担心:比方说我的班级中原来是30%的学生吃不了,10%的学生吃不饱,多数学生(60%)刚刚好;现在吃不了的学生大为减少,比如说只有不到5%,其余大多数学生(超过95%)都能获得成功,但这时班中吃不饱的学生就可能达到20%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出现了数量不小的学生感觉太容易,吃不饱。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减轻负担,删减那些超出多数学生接受能力的过于深难的内容,并从总体上控制必修课知识学习总量,这样做同时也是为了给探究和创造等实践活动创造机会。但这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容易简单或无原则地删减。因为,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学习必须具有适度的难度和挑战性,以防止“全面的肤浅性”或普遍的“学术平庸化”。从各科课程标准来看,虽然有些学科是否删减或降低得太多仍存在争议,但多数学科的标准应该说还是比较适当的,从内容上看,有减也有增,有新也有旧,更新力度适当,并没有走极端。
其次,由于新课程强调让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在学习总量和难度上毕竟比原来降低不少,因此产生比例更多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也是自然的。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如,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对语文特长生要求他们背诵更多的唐诗。
布置作业时,提供一些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的思考题、探究题或小型研究项目。
再如班级中某科比如说前5名或前10名学生可以申请免修某科课程,获得测查通过后,可自由确定一学期中部分课时的安排(在自由课时中,学生可以去图书馆,探究教室,或参加体育活动等)。
【学以致用】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微观教学五步法”的探索
王苹
“微观教学五步法”包括:教学流程、情境导入、探究活动、形成理念和学生践行五个环节,本文就“五步法”的具体实施谈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与认识。
一、教学流程
(一)什么是教学流程
所谓教学流程是以教材的框题为单位(即每节课撰写一个),将教学的过程用图表来展示。教学流程的撰写应该是与教师的备课和为一体的。
撰写教学流程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把握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的总体思路,好比是盖房子需要有一张蓝图。
(二)教学流程的基本内容
教学的基本流程内容包括:用什么案例引入?引入的方法、手段?主要探究什么问题?形成什么理念?对学生的践行要求有哪些?流程图的基本框架如下: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课3《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中的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例:

其中,展示案例的方法、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由学生个体展示、学生小组展示、教师展示、师生互动的方式展示,可以采用口述、幻灯片展示、播放音乐、观看视频等不同的手段展示。
探究的问题,要做到“三贴近”:贴近案例、贴近要形成的理念、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
形成的理念是指教材中的基本观点,要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互动而形成。
(三)为什么要写教学流程图
1.提高生成的质量与水平
新课程的实施强调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流程的撰写过程就是教师预设的过程,科学合理的预设首先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其次,需要教师源于教材并超越教材,查询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案例材料,使之变成对教学有用的内容;再次,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进一步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只有科学合理地预设,才有可能提高生成的质量与水平。
2.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学流程简洁明了,特别是在新课程实施的初期阶段,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掌控。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对教学设计做出调整。因此,需要教师既要对预设做到心中有数,又要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和可变性,教学流程便于教师把握一堂课的总体思路。
二、情境导入
(一)什么是情境导入
所谓的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快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以情境导入,学生易于产生角色感、真实感、现实感,进而融入教学的氛围中,实现情境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思索,达到思想政治课的目的。
(二)如何设计教学情境
教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体验、感受的目的。
做好情境设计的关键是把握五个“什么”,教材的要求是“什么”?设计“什么”内容?用“什么”形式展示?让学生从中思考“什么”问题?要感悟出“什么”道理?
因此,情境的设计应该以教材要求为立足点,以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归宿点。教师设计情境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既要合情合理,又要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三维的教学目标。
(三)情境设计的具体方法
情境设计的具体方法是丰富多彩,可以是事例情境、问题情境、图表情境、类比情境、音乐情境,等等。本文以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事例情境”“问题情境”为例作具体说明。
1.事例情境
事例情境是指为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内容,运用一定事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也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事例情境,选择事例是关键,因此教师选择的事例应具有以下特点,即典型性、针对性、时代性、思想性、贴近学生,其中贴近学生要做到符合学生情趣、吻合学生经验、接近学生思维、融合学生态度。
比如,在讲授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中“增强精神力量”时,我们可以选用四川汶川地震的事例: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一次次地让我们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教师可以选用“中国伞兵五千米高空跳伞舍身为人民”和“2008年5月19日,各界群众在天安门广场呼喊‘中国加油’‘汶川加油’”的视频资料,以及成龙的歌曲《生死不离》,让学生从中感受精神的力量。
2.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提问情境的创设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提出的问题,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以下特点: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思考后说、让学生有话想说、让学生主动来说。
思想政治课的新教材中,在理论内容讲授之前,往往要设置一定的情境与问题,面对教材中的问题,许多教师存在困惑,是照搬教材中的问题,还是推翻教材的问题重新提出问题呢?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问题,笔者的认识是:
第一,利用教材中设计的问题,明确问题的指向性。
如:《文化生活》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是:“你读过鲁迅和高尔基的哪些作品?读后有何感想?”“鲁迅和高尔基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有何异同?”
让学生谈谈读这两人物的作品,一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而言,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二是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经典性而言,具有永恒的价值。中学生语文教材中都涉及到他们的作品,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作品谈谈感想,感悟作品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通过这个问题进一步揭示作者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其根源就在于他们的作品能够真切地、深刻地反映体现他们所处的特定时代和特定国度的生活,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挖掘教材中设计的问题,让问题设计得有层次。
如:《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是:“联系中国百年沧桑之变,从这两个镜头来看,你认为鲁迅所说的‘中国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我们可以将问题拆分成以下几个问题:1.他们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脊梁”?2.你认为还有哪些人也是“中国脊梁”?3.你认为“中国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第三,整合教材中设计的问题,让问题设计得更紧凑。
如:《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二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是:针对材料一(列举文化百花园中阳光下的阴影)提出的问题“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现象?”针对材料二(列举需要辨析的复杂文化现象)提出的问题“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文化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些这些现象的?”可以将两组题整合成以下几个问题:1.这些现象为什么是“阳光下的阴影”?2.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3.两个材料中的现象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4.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现象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三、探究活动
(一)什么是探究活动
2000年1月出版的《课程流派研究》提出,所谓探究教学,就是为儿童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儿童通过探究事物、现象和观点而自主地获得科学知识并形成探究技能和探究态度的过程。
“五步教学法”中所说的探究活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完成的探究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通常课堂探究活动是与事例情境或问题情境结合在一起的。
新课程突出强调探究活动,希望通过师生互动完成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的探究活动从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到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二)如何做好探究活动
探究是一个知道什么,为什么知道以及怎样达到知道的问题。探究是一个过程,而且超越作为一个过程。探究活动的内容应该包括科学知识、技能、能力、科学方法、思维方法和态度等,其中把过程与科学知识组合起来。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重视学生整个的探究过程,也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对于每一个探究活动,教师都要明确:
1.探究什么,即明确探究的问题
教师要明确哪些知识是适宜学生探究、需要学生进行探究的,或者说对哪些知识的探究是有价值的,然后根据这些知识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究。
2.为什么探究,即要实现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探究不是为了要探究而探究,而是通过探究的过程实现对学生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因此,探究不能停留于形式上探究,教师不仅要关注探究的过程,而且要关注探究的效果,如果探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对探究及时做出调整。
3.怎么样探究,即师生探究的态度与方法
亚里士多德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交往中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在探究过程中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的,学生应该以一个主动的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中,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001年版273页)
探究的方法可以根据探究的内容、时代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学生的特点、教师的风格而多种多样。
(三)探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需要调整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新教材中每个框题的内容中都有探究活动,教师既要做到合理使用,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否则教师就会失去自己的教学风格。
对探究活动中的背景材料的使用,建议在不与教材设置的探究活动发生冲突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替换;对探究活动中的问题设置,建议在体现原问题涉及到的知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适当调整(前面问题情境的论述中以做具体阐述)
2.教师要把握课堂的节奏
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感觉课堂时间不够用,而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又比较多,如果为了节省时间不探究,就违背了新课程的宗旨,如果按照要求作探究活动,就要考虑到课时的问题。
因此,探究不是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要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调控好课堂的节奏,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完成教学任务。
3.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在探究活动中,一些希望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要得到教师的尊重,给予他们机会,而不能因为担心课时而阻止学生的表现,“扼杀”其探究的欲望。
综上所述,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中第一框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例:
目题
探究活动
探究什么
为什么探究
怎样探究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探究一
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
了解民族文化差异;学会观察生活;通过具体事例感悟不同的文化
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知识来介绍、举例
探究二
民族节日中蕴含着民族文化
探究三
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怎样的文化特色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探究四
民族文化多样性
分析文化多样性及其表现;感悟文化的多样性
学生列举事例、教师适当点评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探究五
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分析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教师提供资料,学生讨论分析
探究六
尊重和保护不同的民族文化
学生阐明自己观点,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归纳
四、形成理念
(一)为什么要形成理念
本文所讲的“五步教学法”中的理念是指一定的理论观点,“形成理念”既包括探究活动后的理念,又包括每节课的理念。
理念是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而形成的。能否形成正确的理念是检验探究活动效果的标准之一。
正确的理念,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成为学生行动的向导,帮助学生用正确的理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理念呈现的方式
理念呈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每节课所形成的理念,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一定的“体系”,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比如,可以采用框架图、结构图、线索图或观点综述等方式,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为例:

(三)形成理念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
如果理念的形成不是建立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而是由教师单方面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内容,不仅违背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而且不利于学生“三维”目标的形成。
2.教师要引导学生来形成理念
课堂教学中,经常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是在归纳提升探究活动中所蕴含的理念时往往就无从下手,教师应该在预设过程中做好引导学生的准备,而不要越俎代庖。
3.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学生在形成理念的过程中,可能会生成一些有价值的观点,教师不要一味地按照备课过程中准备的内容否定学生的观点、或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敷衍学生,而应将学生的观点及时补充到自己准备的内容中,形成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同时对学生是极大的鼓励。
五、学生践行
学生践行是“微观教学五步法”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一种践行要求,表现为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感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实践,“学生践行”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就是实现学生的知行统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在论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因此,学生的践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以下对“学生践行”教学环节操作的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作为“微观教学五步法”中的一个环节,从理论上说应该是课堂上来完成,但是由于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这一环节也可以放在课后完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安排完成的时间,但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建议教师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完成。
比如,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践行要求“中华民族精神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弘扬,请用民族精神激励灾区的同龄人,写出你最想说的三句话。”
第十课第一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践行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名班级的道德典范,并写出你推荐他的最充分的理由。”
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践行要求“做一名志愿者,体会志愿精神给你带来的感受。”
2.践行活动宜小不宜大
作为每节课的践行活动,教师不要将活动内容设置的过多、过于复杂,否则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占用了课堂过多的时间,影响课堂的其他教学环节的进行。
第二,形同虚设,没有时间来完成,草草地提出活动要求,往往不了了之。
第三,占用学生过多的课后时间,既耗费精力,又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因此,建议教师每节课的践行要求可以设置的小一些,而在每个单元后的实践活动可以选择一到两个内容设置的要求多一些。
3.让每个学生参与践行
无论设置什么形式的践行要求,建议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不可将践行作为一个必须要作的教学环节,走走过场而已。
4.及时表扬符合践行要求的学生
一些学生往往也忽视践行这一环节,建议教师对符合践行要求的学生及时表扬。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践行要求要有监督、检测的不同方法,如小组推荐、检查落实、课堂巡视等方法,以便及时发现表现优秀的学生。
总之,“微观教学五步法”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表述的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