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玖龙风波,重要的是劳工应成为反对者(南方都市报 2008-5-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31:50
社论:玖龙风波,重要的是劳工应成为反对者
2008-05-09 10:05:35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玖龙纸业前日在东莞举行新闻发布会,董事长张茵首次正面回应并否认“血汗工厂”的说法。她引用理论和数据反驳香港SACOM组织(即大学师生监察无良企业行动)的这一指控,认为无论是企业环境还是员工福利,玖龙都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不过她也承认,仍有7%的员工在待遇管理上存在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张茵同时直斥SACOM为无良组织,其资金支持来源于国外势力,意图搞垮国内企业。
这是张茵和SACOM组织间的第一次公开交锋,也是后者在选择玖龙作为案例时渴望出现的对垒。张茵显然是愤怒了,不惜引用阴谋论和斗争哲学来评价对手。仅此可见,SACOM已在社会效应上实现了初衷。自从在全国两会上抛出三个饱受争议的提案,张茵就被卷入舆论漩涡。而SACOM报告之所以在国内掀起热潮,恰恰得益于两会以来一直在发酵的公众心理。该组织精确把握此种舆论形势,成功设定了它的议题。
被非政府组织当作无良企业的标靶,张茵对骤起的攻击存有委屈,这完全可以理解。谁也无法否认,一定大量存在着比玖龙更加不堪的企业,也定然存在比它的员工艰苦得多的劳工。张茵给付员工的工资水准远高于东莞当地平均线。不否认它的车间有工伤事故,可伤者有着比黑工厂更有保障的索赔环境。即使对《劳动合同法》颇有微辞,玖龙纸业履行新约的努力也是受到认可的。诸如此类。“血汗工厂”作为一个谴责性的模糊概念,而张茵绝对不是最坏的那个企业主。
对垒及随之而来的话语讨伐是激烈的,双方不约而同地挥动道德大棒。SACOM吁求保护劳工权益、安全及尊严,用普世的劳动价值观衡量玖龙具体而微的管理。在这样的普遍原则下,哪怕是一粒微尘都是不可原谅的。张茵则依据现实情境加以反驳,用国情观念抗击国际标准。甚至于,张茵有意将争论上升为境内外的冷战新模式,把企业兴衰挂钩于逻辑推演中的政治阴谋,以一种同样极端的方式谋求解围。
相较于上一轮劳动合同法的争论,反对新法的张茵并无实质性损伤。这一次,SACOM则用系列行动干扰玖龙的上市业绩,被认为可能会对张茵及她的纸业帝国造成真实杀伤。但如果维护劳工权利是激发双方对阵的缘由和目标,那么,任何新的牺牲都不该成为这场对垒的结果。因为,类似的牺牲对制度建设不具备促进价值。不错,SACOM是张茵的反对者。可如果存在一个劳工权益的终极理想或最好状态,且这种理想或状态需要逐步实现,那么,张茵和SACOM都是建设者。
问题是,角色可以相似,矛盾难以调和。虽然张茵公开答复SACOM的挑战书,显示了执行危机公关的勇气,但他们的对阵难有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在实业界,这样的局面其实始终存在,是道德互殴不能涉及的领域,也是中国产业诸矛盾中极重要的社会性环节。玖龙之前还有富士康,张茵与SACOM的对垒不是社会力量“挑刺”企业的第一例,而且也绝不是最后一次。只是,胜负难料,目前还没有一揽子方案能克服这一格局。
跳出张茵和SACOM孰是孰非的道德评定,有必要反省“血汗工厂”问题被抛出来的方式。非政府组织剑走偏锋,以一种粗糙但直观的形式暴露企业劳工的生存实况。张茵出面后,抬升了争吵的级别,可谈判桌前还是空空如也。劳工、工会和政府也依旧是旁观者,劳工维权路径有阻滞,其匮乏可见一斑。我们冀望看见张茵们和SACOM们达成和解,进而签订有标本意义的解决大纲,哪知费尽心思也一无所获。
实行《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仲裁法》之后,劳工处境有好转,可并未得到根本改观。企业有压力,产业升级有苦衷,而劳工愈发成为自身权益的旁观者。类似这次玖龙风波,由非政府组织或媒体揭发的用工黑幕并不少见,然而最终的情形不容乐观:大多还是维护现有格局,粉饰这个格局,总之是为它辩护。实际上,这个被过度保护的格局带有持久的压迫,也绝非幻想中那样重要,重要的是劳工能真正成为它的反对者。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805090010.asp
社论:玖龙风波,重要的是劳工应成为反对者(南方都市报 2008-5-9) 社论:玖龙风波,重要的是劳工应成为反对者(南方都市报 2008-5-9) 社论:全面废除免检制度是行政自救的前提(南方都市报 2008-9-28) 社论:彭宇案引发舆论风波 正义不能覆盖真相(南方都市报 2007-9-9) 社论:做有大爱有风度的中国人(南方都市报 2008-5-23) 社论:做有大爱有风度的中国人(南方都市报 2008-5-23) 社论:一场由周正龙出庭的缺席审判(南方都市报 2008-9-27) 社论:风雪归途,不灭的是心中的热望(南方都市报 2008-1-29) 社论:反腐败的关键是依靠科学的制度(南方都市报 2009-5-31) 社论:散步是为了遇上可说服的市长(南方都市报 2008-1-14) 社论:真正应该感谢的,是人民(南方都市报 2008-2-3) 社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是公共责任(南方都市报 2008-10-2) 社论:九江大桥调查是关乎政府信誉的大事(南方都市报 2007-9-6) 社论:罗彩霞案:受到侵害的不只是个人权益(南方都市报 2009-5-8) 社论:于民意沸腾中保持法律的理性愈加重要(南方都市报 2006-12-13) 玖龙炒掉外包劳工(南方都市报 2008-6-18) 社论:政府应培养消协的独立品格(南方都市报 2007-4-15) 社论:《国家赔偿法》应体现权利与权力的平衡(南方都市报 2010-4-28) 社论:警惕房子成为撕裂社会的一道鸿沟(南方都市报 2010-4-14) 社论:心一寸,人千古,当时承诺应记取(南方都市报 2009-5-12) 社论:让义务教育成为一种“国家义务”(南方都市报 2008-7-7) 社论:让义务教育成为一种“国家义务”(南方都市报 2008-7-7) 社论:“本溪干部选拔风波”能否刺痛制度神经(新京报 2008-5-3) 社论:对不起小姑娘,你被所有的邪恶伤害(南方都市报 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