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数学-第14课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49:11
辅导孩子学数学一上·第14课时 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 郑祥旦 编著 #TRS_AUTOADD_1282485992655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82485992655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82485992655 TD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82485992655 DIV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82485992655 LI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JSON-- {"":{"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学习内容

课本第32~33页,第36页第2题。

学习目标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课文讲解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因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的感知方面的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儿童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一些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材料等。有研究表明,形状是物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儿童在感知熟悉的物体时,首先注意的就是物体的形状。儿童的形状知觉在出生不久即已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加而逐步发展。

形状知觉是物体知觉的组成部分,是儿童认识物质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有重要意义。发展儿童的形状知觉,有利于增进儿童对所处环境的认识,并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形状知觉是对物体的轮廓及各部分组合关系的知觉,它在儿童对物体的感知中常常发挥着主导作用。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和运动觉的协同活动来完成的。

课文第32页,图上画有鞋盒、粉笔盒、魔方、易拉罐、笔筒、足球、玻璃球等孩子熟悉的实物图,15种直柱体,这些直柱体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图中的小男孩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接着,把15种直柱体分成5类,其中4类为学习内容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第5类直柱体不予命名。每一类立体图形中,画有一个标准图形和几个分类出来的图形。

最后,课文还提了一个问题:你身边哪些物体是上面这些形状的?引导孩子把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圆柱,哪些是球形?

辅导精要

辅导前家长要准备一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和一般模型(如积木块)。可以准备教材上列举的,也可以就地选一些孩子常见的实物。例如,各种包装盒,有长方体的,有正方体的,还有圆柱形的,中成药的药丸大多数是球形的。为了加强操作,最好在家里长期准备一套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模型的学具。

辅导时,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可让孩子自己观察和摆弄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形状的实物,让孩子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一说这些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孩子可能会把长方体说成长方形或长方块,把球说成圆,家长不必马上纠正,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

接着,让孩子试着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由于圆柱和球的特征比较明显,容易辨认,而长方体和正方体容易混淆。分类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随机进行,而不一定要从长方体到正方体、圆柱和球。根据从易到难的原则,还可以让孩子把圆柱和球的物体先区分出来。

辅导的重点是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它们的不同,使孩子知道有些方形物体的每个面都是相同的,而有些不是,从而把它们看成不同的两类。先区分出正方体,再区分出长方体。当然,只要能初步辨认就可以了,不要求知道各个面的形状。

所以,分类顺序可以是圆柱→球→正方体→长方体,或是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剩下的物体只有一类,所以不分类。

孩子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以后,给每一类物体进行命名,如足球等(每个实物都应说出来),我们就把它叫“球”;易拉罐等,我们把它叫“圆柱”; 粉笔盒等,我们把它叫“正方体”; 鞋盒等,我们把它叫“长方体”。

观察实物,让孩子拿起一个实物,说出是什么图形,并试着从形状的角度说一说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圆圆的。圆柱体,有两个面也是圆圆的,有一个面是弯弯的(曲面)。正方体,每个面都一样。长方体,有的面不一样。在这里,教学的重点是让孩子顺利完成从实物图到一般模型的抽象过程。孩子一般会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描述,比如,“长长的”、“又长又方”等等,家长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有的孩子可能会把长的长方体和扁的长方体看成是形状不同的两种图形,家长可以通过把长方体翻转,使孩子认识到这两种图形实质是相同的。

让孩子把课文里实物图与分类图中的各种立体图形用线连起来,并发现还有一种图形,它只有一个,就没有再分类了。有四个标准与实物也没连上,它是这一类实物的代表。家长说立体图形的名称,让孩子找标准图形,并认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词语。

最后,让孩子说说身边哪些物体是以上这些形状的。要鼓励孩子积极开动脑筋,尽量多说出一些物体,可以先说出在家里可以看到的物体,再通过想像说一说平时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以上这几类,使孩子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

“做一做”,第1题,让孩子通过滚圆柱、推长方体、搭积木、转球、摸球等活动,利用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协同作用,感性的、初步的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例如,圆柱、球很容易滚动,球还可能在地面上转动,而长方体、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侧面是曲面,球的表面是曲面,搭物体时,两个平平的面搭在一起不容易发生倒塌,使孩子感受平面和曲面的区别。活动的形式可以参考教科书,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例如,可以让孩子从斜坡上把圆柱、长方体、球滚或滑下来,看哪个先到底端。

 “做一做”,第2题,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游戏的范例,要求孩子在看不见实物的情况下,按指定的形状摸实物。使孩子通过触摸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可以采用教科书上蒙眼睛摸实物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在一个箱子里或袋子里摸实物。做游戏时,可以选一些比较大的便于确定形状的实物,摆在桌子上。由家长说出一种图形的名称,让孩子蒙着眼睛摸出这种形状的实物,家长把同一类物体放在一起,最后由孩子再一起判断自己的劳动成果。要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孩子全做对了,家长给孩子一个吻,肯定他的成绩;孩子没全做对,家长也给孩子一个吻,肯定他的劳动,鼓励他努力学习。

习题解析

第2题,以数一数等不同的形式,对各种几何图形的辨认进行巩固。可以直接数出图中的不同图形分别有多少个,也可以先用学具照着书上的样子摆一摆,再数一数。

学具准备

收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三角直柱体的实物若干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