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想引领课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22:34

用思想引领课堂  

文登市三里河中学  解增文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种新理念、新内容、新方式也相继涌现,有力地冲击着“传统教育”的弊端。教师们忙忙碌碌地改着,这就使“课改”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累”,有“苦中作乐”的累,有“无所适从”的累。在“累”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却走上了一条歧路,似乎染上了一种怪病即“形似而神不似”,诸如莫名的互动、华丽的包装、无谓的辩论等,使鲜活的历史思想在课堂上变得幼稚、肤浅、干瘪,表面上热热闹闹,风光无限,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于是我迷茫困惑了,难道这就是课改吗?经过思考,我认为这种怪病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关系。而治病的根本措施是用正确的思想引领课堂。  

古人云“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诱”字的关键是教师引领与指导的策略,“思”字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只有把“诱”调谐到“思”字的频率上,才能发挥历史的反思与借鉴的社会功能,“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奖善惩恶,取是舍非”,而要达此目的,必须要用新的课程思想来引领课堂,让学生产生思想的冲动和交流的欲望,然后用思想来塑造思想,使学生产生绚丽的思想火花。对于历史教师,这一点尤其重要。我曾在山东省初中历史优质课比赛中听了一位历史教师的课—《大一统的汉朝》,本课的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是这样要求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位教师首先展开“君臣对话”。汉武帝说:“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因此向董仲舒问计。董仲舒回答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也就是提倡儒家学说,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而排斥其他各家思想学说。董仲舒的主张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因而为汉武帝所采纳,而思想上的大一统则为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通过“君臣对话”,使学生穿过时间的隧道,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体味历史的思想。这位老师的课很精彩,他总能用一定的历史思想将沉睡的历史知识点激活,赋予历史以灵魂和现实的思考。在讲完西汉的大一统后,她又出示了两则材料。材料一: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材料二:2009祭孔大典9月2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市举行,以纪念中国伟大的先贤孔子诞辰2560年。并提出问题:分析上面两则材料,你能说说今天的祭孔和当年汉武帝的尊孔从目的上看有什么区别吗?新颖的材料和问题点燃了学生内在的学习激情,激发起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促使学生消化知识并思潮奔腾,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汉武帝的尊孔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而我们今天的祭孔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历史与现实的撞击,使学生在思想中深化了认识,我们的课堂也在“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中迈进了一大步。  

 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说:“谁掌握了历史,谁就掌握了现在。”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改成“谁不能掌握历史,谁就不能掌握现在。”遗憾的是,在新课改的今天,在众多的中学生看来,历史仍然是繁冗的事件和枯燥无味的的年代,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历史教师的悲哀。要想使历史鲜活起来,在用时间的挂钩把一件件具体真事吊起来的同时,必须要用现实的思想来激活历史,赋予历史以新的生命。2010年4月,在文登市课例教学研讨会上,我听了一节关于英国的专题复习课《辉煌与衰落》,使我受益非浅。这位老师把课堂分为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三个部分。学习目标主要是本课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教学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自主探究部分以三个表格显示本科复习内容,归纳完整,线索清晰;合作探究分为辉煌近代篇和衰落现代篇两个大的部分。合作探究按照英国历史的发展线索又分为英国崛起之政治蜕变、英国崛起之工业先声、英国崛起之殖民扩张、英国崛起之文明之光四个标题,从英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殖民夸张、文化文明等四个方面完整地阐述了英国是如何从一个岛国发展为幅员广大的“日不落帝国”的历程,全景式地阐述了大国崛起的一系列必须的因素。他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思想去浏览观察历史,透过过去去思索现在和未来,使学生明白了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没有灿烂的文明之光,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这位老师自始至终以自己的思想去激发学生的思想,使历史与现实水乳交融。听了这位老师的课使我明白:学了、背了、记住了,但没有认真思索过,等于是将所有的一切翻开又合上;我还懂得了感想要提升到沉思,沉思要提升到实践,实践要提升到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思考,互动与提升互为表里,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课堂成为思想的殿堂。  

在新的教学改革中,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思想者,才能用高屋建瓴的思想,引领那些幼小的思想萌芽畅游于思想之河,让学生感受到思想的博大和思维的快乐,教师和学生从“上课 ”转变为“思想”,没有了“累”的感觉,历史课从莫名的互动、华丽的包装、无畏的辩论的表演课升华为启迪“绚丽思想火花”的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