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用思想点燃课堂》序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23:44:16


小书《用思想点燃课堂》出版

刘支书助理    

 

 书拿到手差不多一周了,我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一开始很高兴,后来越看心里越不踏实,好多文章以前看还不错,现在看就觉得脸红了,以至于失去奔走相告的勇气。前天,文龙玉编辑打来电话,希望我能够配合他们做好发行工作,专门嘱我“发挥网络的作用”,所以我硬着头皮在这里摆个摊,望各位包涵。

 

首先,我要感谢漓江出版社的勇气,象这样一本思想近似于裸奔的书籍,目前出版界已经很少有人做了。我想,言论空间也许就是象挤牙膏一样,一点点挤出来的。在此,我要对所有致力于挤牙膏工作的出版社和新闻媒体表示最诚挚的敬意。然后,我还要感谢文龙玉编辑,感谢她的眼光和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从而使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比较好的形式呈现出来。她经常为了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而与我沟通,这种专业态度既让我敬佩也让我惭愧。

 

其次,我要感谢傅国涌先生为我做序,感谢萧雪慧女士为我撰写书评。我一直有一个梦想,我的书一定要和那些追求民主自由并为之付出代价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我想聆听他们呼吸、感受他们的情怀,将手紧紧的握在一起。但是,我知道他们是国内知名学者,很忙,我只是一个中学教员,我能有如此荣幸吗?

 

没想到当我尝试着征求他们的意见时,傅国涌先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爽快地让我猝不及放,原来事情这么简单!如果跟傅国涌先生提作序的事情时我还有一点勇气的话(毕竟大家年龄相差不大),那么找萧老师时,我几乎是处于崩溃边缘,完全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我心目中她是中国最出色的女学者。

 

当我拿起给萧老师的电话时,我根本不敢提写序的事,只是小心翼翼地说:“萧老师,我有一本书麻烦你看一下,如果你觉得有话可说就帮我写几句话。”萧老师问:“究竟要写几句?”我说:“有一句话就写一句,有百句话就写百句,没话可说就一句不写,我都理解”然后,就听见萧老师笑了。

 

在病中,萧老师帮我写七千多字的序言(根据萧老师的建议,后用作书评),收到她的文章后,我都感动得不知道说啥好了。还好,记录当时我心情的那段文字还在,是我发给她的邮件:

 

萧老师:

 

现在是凌晨422,一个小时前我刚从成都到涪陵的火车上下来。读了你写的评论,我十分激动,所以马上回信,同时也十分不安。之所以不安,是因为我知道颈椎病给人带来的痛苦,我母亲得的就是颈椎病。这两天我到了成都却没来拜访你,原因是怕你误会我是来催稿的,不想给你带病写作的压力,但没想到萧老师你却已经完成。

 

说实话,我对萧老师给我写序或者评论,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我知道你很忙,且一般不给人写序,但是,因为我很喜欢你的文章,尤其是你文章逻辑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我怀疑你的性别,呵呵,请萧老师不要介意我的偏见——我一直以为只有男性才能够写出逻辑性极强的文章,所以,情不自禁地希望得到你的序言或者评论。当那天得到你的邮件,说文章已经写了部分时,我简直喜出忘外,仿佛发了笔意外之财。在这里,我要给萧老师三鞠躬,谢谢!下次再到成都,我将登门拜谢。

 

读了萧老师的评论,我再次从你身上感受到了前辈学人在学术上严谨、在待人上宽厚的气质。以前,我对你们成都那个圈子抱有极大的希望,我是多么希望早日融入到其中,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事情,使我这个愿望逐渐淡了。我觉得我们70年代出生的这批人,真的有很多地方需要向你们这样的前辈学习,不只是知识学术,还有为人处世。我说的不是客套话,而是有感而发。

 

前不久,傅国涌兄到了我这里,我们谈到了你。我们都是你的粉丝,傅对你文章推崇备至。而我除了喜欢你的文章以外,还敬佩你的人格。在成都那个圈子里,你是我交往最少的人,却是最敬重的人。我们写文章时,往往只谈学术不谈道德,然而在与人交往时,我觉得道德、人品这些东西的重要程度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不知道什么原因,从跟萧老师第一次见面时,我对萧老师就有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源于直觉,源于一眼可以看到底的透明和清澈。没有信任就没有朋友,没有信任就没有勇气,信任,是我敢鼓起勇气提出作序的请求的另一个原因,结果居然得逞。在此,再次表达我对萧老师最真诚的谢意!

 

最后,请萧老师保重身体,强烈推荐成都康骨医院(不要以为我是医托哈),祝萧老师早日摆脱颈椎病!

 

魏勇

2007107日凌晨

 

 

另外,我还要感谢小狐,身体那么差,还戴着眼镜,却被迫替我打短工,把我的文字仔细捋了一遍,果然有了化妆的效果。有时,我还凶神恶煞地吼她,实在缺乏绅士风度。借此机会向小狐检讨,以后一定改正。

 

还要感谢人民大学哲学系的陈壁生老师,作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壁生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写封底评论的要求,写完后还问我是否满意,还可以修改。真的感谢!

 

最后,还有一些我最应该感谢的人,因为他们的谦虚和我的冷血,我就不一一致谢了。

 

我想,我是幸运的!

 






序言

黑夜给了他黑色的眼睛

傅国涌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在一堂关于“文革”的公开课结束时,他曾引用过顾城这句诗。魏勇只比我小两岁,都是1980年代读着这样的诗句长大的。我最早从朋友口中听说他,是他的网名“刘支书助理”,他在网络论坛上很活跃,后来才知道他的姓名,知道他是重庆涪陵五中的历史老师。第一次见面已有好几年了,他到杭州来,好像是和蔡朝阳、周仁爱一起到我家小坐,他那次来去匆匆,聊了些什么,我都已经忘了。大约去年梅雨季节,他再到杭州,第二次来我家,郭初阳陪他一起来的,因为行程紧张,那天晚上他们到我家已经比较晚,谈得也不多。就是这一次谈话中,我知道,他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尤其有兴趣,多年来不断收集有关日本的书籍,很有自己的见解。今年春天,我到涪陵停留了两天,我们才有机会畅谈一番。涪陵在长江和乌江汇合处,曾以榨菜闻名于世,那是个山城,到处是坡,如同一个微型的重庆,他在那里教书、读书、上网、写作、喝酒……,日复一日,他用黑夜给他的黑眼睛,寻找有意义的生活。现在,他的文章要结集出版,嘱我写序,我总是想到那首名为《一代人》的诗。

 

    他的角色是中学教师,这是他安身立命的职业,他首先在这个位置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在日常的课堂以及与课堂有关的事务(比如评课、讲座、公开课、班主任工作等)中体现他自己的关怀和价值。历史课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大,很难上好,尤其难出新意,因为受教材、教参、大纲、应考等种种束缚,很少有教师个人发挥的余地。他的课诚然也只是在螺丝壳里做道场,或者戴着镣铐跳舞,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他的课堂确实挣脱了不少旧习惯、旧框框,引入了丰富的、多维的背景材料和思想方法,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我觉得,一个人能在少年时代遇上他这样的老师是有幸的,这是他对2006级高三毕业班的讲话:

“很荣幸,我们能够一起经历历史上激动人心的事件,能共同分享一些伟大人物的心路历程。你们不但精通教科书,做了六七十套高考模拟试题,还了解了教科书以外的一部历史,你们知道了‘米兰达宣言’、‘网球场誓言’,知道了《〈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初步了解了自由的价值,你们还可以点评古今,臧否历史。 ……”

我最欣赏是还是他开的系列“中学生常识讲座”,那大概是课余的。从《批评是最深沉的一种爱国方式》、《国家等于政府吗?》到《中国比日本差在哪里?》、《民主会导致动乱吗?》、《关于美国的几个误区》,这些题目都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很吸引人,他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纵横来去,深入浅出,把问题讲得清清爽爽。他做的是嚼饭哺人的事情,普及常识看似小事,实是千秋大事,他普及的不光是历史常识,还有人类的普世价值。今天的中学生能听到老师这样的讲座,无疑是值得欣慰的。

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这三者,他都做到了。他不仅是历史教师,对语文课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让一些有建树的语文老师都大为折服。这应该得益于他的阅读,他在谈到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时说过,经济学、哲学、政治哲学、文学等都为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他关注学术界的动态,而不是局限于中学历史教学的狭小天地,所以常常能跳出既定的结论看问题。我们可以说,他像是一个人文教师,在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课缺席的时代,我们还可以把他看作是公民教师。

作为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人,在课堂之外,他写下了不少与课堂没有直接关联的文章,在精神气质上,他属于1980年代,他身上仍保留着未曾被商业和娱乐绞杀的理想主义情结,虽然他也是非常务实的,对现实既有深入的洞察又能适应。难得的是,他在直面现实的同时还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对许多公共事务表达自己独立的看法。,在思想上,他是清醒的;在表达上,他是清晰的。

“凭良心教书”,是魏勇的自我定位。良心提供的只是一条为人立世的底线。我曾编过一本《过去的中学》,如果将他放在那个已消逝的坐标系上,像他这样的中学老师也许算不得什么,那个时代的大多数老师都拥有这样的底线,他们都有一颗崇尚知识的心,说真话,独立思考,他们永远活在一代代学生的记忆里,不仅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有他们的个性特征、逸闻趣事。但是在今天,在围绕高考轴心转动的中学围墙里,像他这样长期保持广阔阅读和自由思想习惯的教师已经越来越稀罕了。好在有了互联网,让这些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星星有了相互碰撞的机会,一个具有精神独立性的中学教师群体浮出水面,他们包括浙江的蔡朝阳、郭初阳、周仁爱、周慧英、吕栋等,包括湖北的苏祖祥、梁卫星等,包括四川的范美忠,同在涪陵的魏勇、周迪谦,还可以包括上海的一位小学教师朱煜,还有许许多多我说不上来的名字。他们的出现未尝不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安慰。

二十年前我也曾做过中学教师,在他们的生活中我仍能依稀看见自己的某些影子。“按照自己的内心来生活”,是魏勇一篇文章的题目,这是他追寻的梦,一个美好而奢侈的梦,无论如何,有梦的人生是值得过的。杭州与涪陵,钱塘江与乌江,很远,也很近。远是地理上的,因为那里生活着魏勇、周迪谦这样的朋友,也就变得很近。                                  

2007年10月6日  杭州

 

最后编辑时间:2008-03-19 09: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