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教师画像-周新桥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9:58:00
 

苏格拉底的教师画像

 (2010-09-19 11:43)
  • 标签: 苏格拉底的教师画像   分类: 教育

哲学家心中的教师画像—《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读书札记之一

 

苏格拉底的教师画像

 

文/周新桥

 

        苏格拉底是生于二千多年前希腊哲学家兼教育家。我们可从“为学态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看到苏格拉底勾勒出的教师画像。

 

        苏格拉底的为学态度:一是自我反省与沉思;二是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三是求知若渴,殉道也不悔;四是有教无类的态度。稍具体一些说, 首先,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或观念都是自我形成的。自己的内心就是知识的宝藏,肯定自我沉思与反省的态度,知识就会源源而来,品德也会步步趋向于善。知识的多寡,则靠自我深思的努力而定。时时反省自己,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苏格拉底深信,与他人讨论或对话,也是自我沉思的一种,因为将自己和别人的沉思过程作一种公开的陈述,可剌激自我的沉思范围和性质。其次,苏格拉底为真理而殉道的精神,开奏了西方学术自由奋斗史轰轰烈烈的序曲。他劝告人们在饱食逸居之后,应兴起一股求知若渴之心。他认为当人们积聚了最大量的金钱、荣华与名气,却很少注意智识、真理及心灵的改善是可耻的。他还认为知识交流是纯粹心灵的事,最好不要有物质介入,以免芥蒂核横梗,污染了美好的教学画面;师生一心要以真理为念,真理之价高过教师。

 

        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一是“知你自己”——无知之知;二是少数人的精英之见,胜过多数人的陈腐言论;三是知其德,知行合一。具体地讲, 首先,一个人必先抱持无知,才能够有知;知是无止境的,凡事先认定自己无知,然后透过自我反省冥想及向他人虚心求教,则知就能滚滚而出。知识的第一步,是必先放弃未经怀疑过的信念;如果自信满满,则新知就无隙可入,不止知识贫乏,顶多只能维持旧有的水平,更不用说自信满满的知识多半是禁不起考验的。其次,民主有两大要件:少数服务多数和多数应尊重少数。因此,要特别注意少数专业的看法,公开事实应注重品质,绝对不能迎合大众的口味。社会要进步,只有依赖知识,“一种良好的判断,是根据知识,而非取决于数量。”再次,苏格拉底主张,应将“事实上的认知”与“价值上的判断”二者合而为一,要知善而行善。知即德的涵义还包括,行为以知识作基础,才是真正的善行。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一是产婆术;二是归纳法以寻求定义。具体地讲, 首先,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源于他的“先天观念”说,其意为:先天的观念类似于潜能,如推理、判断、思考、分析、记忆、想象等,这些上天所赋,犹如胎儿早存于产妇子宫中,教师之责在类似产婆将胎儿“引出”而已。产妇产子,必有阵痛,如同追求知识的辛勤;但阵痛后的喜悦,益显拾获知识时的兴奋。有些人可以自行分娩,犹如名家无师自通;现代医学发达,也与教育普及。其次,苏格拉底十分重视归纳法和普遍性的定义。“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就是归纳法,定义具有普遍性,就是不受时空的限制。苏格拉底认为,名词的界定相当重要,是进行讨论的基本要求,定义犹如“名”,下恰当的定义就是“正名”。

 

        苏格拉底描绘的教师画像给了人们如下启示:

 

        一教师不仅自身要做到积极的自我沉思和反省,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沉思和反省,要教会学生学会讨论和对话。套用“没有经过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可以说,没有经过省察的教育是不值得进行的;没有经过省察的学习和活动是不值得提倡的。

        二是不仅教师要追求学术自由和真理,也要引导学生追求学术自由和热爱真理。若中国教育具备了追求学术自由和真理的品质,也许中国就不会出现李约瑟难题——“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近现代科学”、诺奖之痛——建国六十年来仍未获得诺贝尔奖以及“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等问题。

        三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抱持“无知”的态度才能虚心求教,才能获得真知;同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要不随波逐流、迎合世俗,要学会根据知识作出良好的专业判断,学会以专业知识和判断作基础坚持真理。

        四是教育应建立“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即真正的教育应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为基础,教育实践建立在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上。教育“知行合一”便是知教而行教。相反,不知教而行教,可能碰巧能做出符合教育规律的事(即“不知善而行善”),但更多的情形是教育违反了教育规律(即“不知恶而行恶”)却还自以为是。显然,不知教而行教对教育是极其危险的。

        五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是学生自己,犹如产婆绝对无法“由外往内”地赐给产妇婴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最终必须依赖自己。因此,教育不能仅作眼于教育环境的完善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应以人为本。优秀教师应像专业好、服务好、差错少的产婆。

        六是教师要重视运用“引出”法。“引出”与“注入”都是重要的教育方法,对思考层面较多的方法宜以“引出”法为主,而对一般记忆要求多的学科或内容则偏重“引入”法。但引出的知识或自己得到的知识更加可贵。

        七是教育要从“普遍的定义”出发。由于背景、立场等不同,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可能不同,但教育的本原却是共同的。如“教育是什么”、“教育质量是什么”、“人的发展是什么”以及“教育培养什么人”、“教育怎样培养人”等这些教育的根本问题,须遵循“普遍的定义”的要求。否则,教育就“名不正言不顺”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参考文献:

        林逢祺 洪仁进主编,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苏格拉底的教师画像-周新桥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亚里士多德的教师画像-周新桥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马尔库塞的教师画像-周新桥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维特根斯坦的教师画像-周新桥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如果教师没有知识【暑期博客征文】-王立宏的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名教师成长在课堂-周新桥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把关教师该把什么关-周新桥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中国教育人博客 教育惩罚的误区-陶李满-中国教育人博客 需要商榷的三个教学观念-周新桥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我国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鲁安新华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过度教育”过度在何处?-周新桥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当教师遭遇学生的质疑-李红岩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解读:“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周新桥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中国教育之十大怪状-教育评论中心-中国教育人博客 中国教育之十大怪状-教育评论中心-中国教育人博客 应试博弈中的“囚徒困境”-周新桥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再谈基础教育到底要教会学生什么-周新桥教育博客-中国教育人博客 刘尧: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教育评论中心-中国教育人博客 新课程实施的瓶颈___教师质量-思索的芦苇-中国教育人博客 教师的“根”在哪里?-天山园丁-中国教育人博客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初中科学汤洪波的blog-中国教育人博客 教师怎样做研究-自在飞鸟的网上家园-中国教育人博客 教师怎样做研究-自在飞鸟的网上家园-中国教育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