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燃料告缺(流氓国家--谁在与世界作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52:52
第四章 燃料告缺2010-07-28 16:12

流氓国家--谁在与世界作对?     作者: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

第四章 燃料告缺

电价和汽油的价格一样


2002年3月10是星期日,当天报纸头版新闻和脱口秀节目话题都是阿富汗。塔利班已被废黜,崎岖不平的托耶巴德山区已布下天罗地网开始追捕奥萨马·本·拉丹,代号“蟒蛇”行动。《华盛顿邮报》头版约一半版面都被一幅大规模轰炸山区据点的照片占据还附有详细介绍行动进展的报道并说明到目前为止美国伤亡人数总共为58人。这是一篇不可不读的惊天要闻。在这份报纸的A12版上还有一篇文章却默默缩在那里很少有人问津。文章是关于该周参议院的辩论,辩论主题是将汽油的英里数要求应用到休闲越野车上的问题。这些要求是继1973~74年石油冲击后于1975年对轿车采用的称为企业平均燃料经济标准。当时美国汽车每加仑燃料所行驶的平均英里数为13英里。该标准要求到1985年美国制造商新生产的小客车要达到每加仑燃料行27.5英里的平均燃料节约标准。轻型卡车到1979年要达到平均每加仑燃料行17.2英里。最初效果十分明显。七年内美国新出轿车的每加仑平均行驶英里数便从13英里上升到了25.1英里1987年达到26.2英里的高峰。然而从那时起休闲越野车和皮卡开始作为日常家用车流行起来。到2002年数量已占汽车总销量一半还多。汽车市场上这一变化使汽车生产商获利甚丰,休闲越野车和皮卡车的利润要比轿车高得多但对节约燃料却造成了严重破坏。参议院着手处理这个问题时平均汽油英里数已滑到每加仑24英里。美国汽油消费量和石油进口量都在猛增。为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参议院正考虑通过一项将轿车标准延用到休闲越野车上的议案,目标是将全美休闲越野车每加仑行驶英里数增3英里大约升到1987年水平。《邮报》的文章引用参议院少数派领袖特伦特·洛特的话说,提高标准一事无法接受因为“这里还是美国”。标准要是提高了他就不“能再开车带孙子绕着牧场转了”倘若这不是大肆夸张就是太不幸了,每个美国人听了都会心碎的。然而洛特这番话与“蟒蛇”行动那篇头版报道之间的联系却似乎无人看到。为得到一桶油好让我们能在牧场上转一圈我们到底愿牺牲多少条性命?当然这个问题问得不大公平。但问题的结论我们却难以逃避。那就是洛特认为石油就该便宜因为这是美国,而美国有权享用廉价汽油。“蟒蛇”行动造成的人力物力损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想法造成的结果只不过这点深藏未露而已。在伦敦或欧洲其它地方和日本难得看到休闲越野车。主要原因是在所有这些地方加油泵里的汽油每加仑要卖3.97美元(日本)到4.66美元(英国)。没加税前这些国家的费用要低得多。实际上美国的税前价最高为每加仑1.20美元,其它发达国家平均大约为1.10美元。但美国只加约38美分的税,其它发达国家所加的税比它高6倍还多。欧洲和日本生产的汽车能达到每加仑行大约34英里——或说比美国车每加仑高10英里,真是一点都不奇怪。美国车如能达到欧洲和日本车节油水平美国就根本不必进口波斯湾石油了。节能方面的差异并不仅限于轿车和卡车。如果从布鲁塞尔去巴黎可乘高速列车,坐日本有名的子弹头列车的欧洲改进型,大约1小时20分就能到,距离大致相当华盛顿到纽约那么远,可所需时间只有乘美铁市际高速列车的一半。因此乘火车从巴黎往返布鲁塞尔的人要比坐飞机的多。欧洲建了现代化高速铁路系统后大大降低了对节能较差的飞行旅行的需求,人们更偏好效率极高的铁路。电价和汽油价一样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同样较贵,难怪美国人均用电量比用电第二大户日本多一倍。事实上日本很强调节能,他们可用比美国少一半的能源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中一美元的产出。当然日本是个小国大多数人口和工业都集中在东京与大阪之间狭长地带上所以距离与气候的差异都不如美国大。但欧盟地域辽阔气候与地形差异大人口比美国多国民生产总值与美国大致相当,但情况却类似日本。要创造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一美元的价值欧洲人只用美国人所用能源的2/3。假如美国像欧盟那样节能就可不从波斯湾进口石油,连石油进口周期也可没有了。这样美国的贸易赤字每年可减少1000亿,美元也可不再通过中东石油生产国再流去为恐怖主义和激进的*教的传播提供资金并可大幅度减少美国在波斯湾部署军力的必要了。这些兵力的部署每年要花费600亿,这就将海湾石油的实际成本抬高到每桶大约200美元。世界各国许多观察家都感到不解,为什么美国不纯粹从自己利益出发认真考虑一下防止浪费能源的问题。依我看个中缘由与美国的应得权利感有关另还牵涉到我们对个人自由的热爱问题。但这种自主换来的却是不自主。这种不自主会使我们很脆弱,而脆弱反过来又会导致战争、毁灭和死亡。最后便是提醒我们做深刻反省。

布巴与生俱来的权利

麻烦的倒是石油太多。每次出现一口新井油价就猛跌生产商就面临一次破产威胁。在石油河首次发现石油后不久这个问题就出现了。1861年初卖到10美元1桶的油到年底降到10美分。约翰·D·洛克菲勒通过新泽西托拉斯的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销售和运输渠道所以还能凭价廉的优势赚取巨额利润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市场秩序。但得克萨斯州那些巨大的油田尤其是黑巨人油田连美孚石油公司都难挡其势。1926年得克萨斯的石油卖1.85美元119315月底降到6美分,连最大的生产商都能闻到破产味道。于是他们开始寻找限制产量与稳定价格的办法。得克萨斯铁路委员会是1891年作为平民对垄断性铁路获取一定控制权而尝试设立的。1931年它被授予对石油生产中的自然浪费有一定控制权。凭着这一点点权力历经了种种艰难曲折它逐渐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限制住了石油产量稳定住了石油价格。直到1960年沙特领导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立才发生变化。实际上得克萨斯铁路委员会就相当于它那个时代的美国欧佩克。美国大量廉价能源储备将它推上全球领先地位。1913年美国人均收入达5301美元,当时的超级大国英国是4921美元,美国远居其上而且还成了钢铁等其它许多主要工业产品最大的生产国。19世纪80年代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开始取代油灯,石油业曾泛起一阵恐慌。不过1885不用马拉的车子一发明它便柳暗花明转败为胜了。汽车工业的兴起改变了美国和世界的面貌。美国参加一战时已有350万辆汽车在美国公路上跑了。1929年底这个数字增长到2300多万辆,那年美国拥有全世界汽车总数的78%。石油不只是一种经济力量。1914年一战开始把部队运上战场的是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拉大炮和补给车的仍然是马。四年后战争结束时装有汽油发动机的英国坦克横冲直撞地越过德军战壕而德国的潜艇却因缺少柴油而陷入灭顶之灾。石油是胜利的血液”--石油总委员会主任。当时石油80%均来自美国。与其说是由于美国军队的后期参战倒不如说是因美国石油及早和源源不断的运来才使协约国获得了胜利。如果石油在一战那场戏中唱了主角那二战可全是它的天下了。1940年日本推进到中国时美国曾考虑是否要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但由于这些石油对日本军事机器至关重要所以又担心这样做会促使日本入侵荷属东印度群岛以夺取对油田的控制。最后即19417月日本对印度*的接管于725造成了事实上的禁运。从那一刻起袭击珍珠港和太平洋战争只是个时间问题了。然而日本人即使掌握了东印度群岛油田也需把原料运回本国岛屿去。这条补给线距离太长又很容易遭到袭击。由于它的油船无法正常往返日本输掉了这场战争。最后日本的油船一启航便被击沉,日本舰队由于缺油而无法开动。原子弹也许是致命一击但导致日本失败的是缺油。欧洲同样上演了这一幕。希特勒之所以攻占不了莫斯科主要原因是他必须抽调很大一部分兵力去夺取巴库油田,这些油田对他整个战争能否顺利进行下去非常重要。同时俄罗斯恶劣的路况又使德军用的油比最初估计的多一倍。他们未能到达巴库,希特勒的军队在离莫斯科还有大约的地方就真没油了。阿登战役是希特勒将盟军赶下海的最后机会可他又因缺油而未得逞。德国的北大西洋潜艇部队一直在袭击驶往英国的油船护航队。美国和大不列颠1943年设法将其打败,轴心国的命运就注定了。石油从美国毫无阻碍源源流去为盟军提供动力。为了打这场战争盟军总共消耗了70亿桶油其中60亿桶来自美国。美国在日本投降后不久终于取消了战时汽油配额时,一声声加满成了这个国家的新口号。从19458月战争结束到1950年底随着美国人全新生活方式的建立,战争期间低迷的汽车销售骤然猛增。美国人花了300年建国后用15年熬过了大萧条和继后的战争,其间美国一直在苛刻自己克制自己如今该是享受自己对廉价能源与生俱来的权利的时候了。

布巴抵押了他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