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潮的“不出事”与四个“不为”有何深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11:35

李源潮的“不出事”与四个“不为”有何深意?



    8月25日,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地市委组织部长培训班上提出了“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不出事”中的用人观,其中的“不出事”意义深刻、发人深省,饱含启迪、引人深思。近日,在井冈山干部学院开学典礼上李部长又指出,“领导干部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细致的揣摩李部长的两次讲话不难发现:“不出事”与四个“不为”其实是一脉相承、完全统一的,“不出事”是对四个“不为”的高度概括,四个“不为”则是“不出事”的完美诠释。


    不出事,就要不为权力所累。权力说白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不是用来谋取私利、扬名立万的“金字招牌”。若想使权力高效有序地运行,需在以下三方面着力。一是党员干部自觉加强个人修养。古人云:“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党员干部要养德为官、修身从政、正确用权、一心为民,谦卑地对待手中的权力。二是各级党委政府深推制度改革。权力如猛虎,控制稍有不当,就会兽性发作。要想给权力套上制度牢笼,在有效控制下运行,就必须深推行政审批、财政、干部人事三项制度改革,从源头上扼住权力滥用的咽喉。三是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要发挥无孔不入、无所不在的优势,让掌权者感到无论在做什么,哪怕什么都不干,都有人在看着你、指点你、提醒你,甚至是唠叨你、批评你、诋毁你,时时刻刻都绷紧“用权”这根弦。


    不出事,就要不为地位所累。地位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含义。有的人身居高职,但在百姓心里地位很低;有的人官小职微,但在百姓心里地位却很高。对党员干部来说,地位就是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是一块树在老百姓心中的无字碑。孟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党员干部要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觉悟,面对宦海沉浮,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管身居何职,都要把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放在第一位。


    不出事,就要不为名利所累。和人民利益相较,名利皆是秋毫之末。有的人舍本逐末、追名逐利一辈子,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党员干部在对待名利得失上要保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有“不以一时之得意而自夸其能,也不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堕其志”的境界,不断加强人品政德修养,把个人的名利地位看得淡些、想得透些,这样才能立信于人、表德于世,才不会为名所累、为利所缚、为失所挫、为欲所惑、为色所诱,真正做到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名节。


    不出事,就要不为私情所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感情是把双刃剑,它能温育一个人健康成长,也能捕获一个人的正义良心。党员干部也有七情六欲,但绝不能因“私情”放弃公平正义,因“私情”影响科学决策,即使是至亲至爱、知己难得抑或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也不可能凌驾于党的事业之上。要像原潍坊市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一样,即使亲妹妹违反了计生政策,也一分不让、坚决处理。党员干部要牢记当组织原则与“私情”发生冲突时要坚决站在公平正义、真理道义一边,敢于对“私情”说“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