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因有“杂音”而质疑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16:53
大部分出版社通过改制提升了竞争力,出版了许多好的图书,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这些是主流
据《新华每日电讯》9月5日报道,从成功学泛滥,到养生书失控,国内图书出版繁荣的背后是抄袭、跟风和扎堆现象严重。不少业内人士反映,当前国内图书市场的虚假繁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之所以如此,出版行业市场化改制带来的“马太效应”让出版社产生两极分化:有的企业华丽转型,有的出版社则相当痛苦,生存的压力让其不得不向利益妥协。
应该说,当今出版市场的繁荣是有目共睹的。据统计,目前新闻出版行业总产值已超万亿元,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图书,不仅给读者提供了充足的文化产品,而且提升了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但与此同时,出版文化市场的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比如“浮肿”,虽然图书出版量巨大,但种类并不多,同质化现象严重,仅四大名著就有100多个版本。比如“堕落”,虽然改制后提升了出版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但竞争压力的加大,也促使一些出版单位片面追究经济效益,追求“短平快”,获取短期利润成为不少出版社的主要选择。一些出版单位迎合“旁门左道”,不仅没有起到培养高雅阅读的作用,反而在社会上迎合了一种走捷径、抄近路成功的浮躁心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即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即通过引入市场因素,提升文化出版企业的竞争力,更好地培育我国的文化市场。大部分出版社也确实通过改制提升了竞争力,出版了许多好的图书,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这些是主流。文化出版市场存在的一些乱象,只是改革过程中暂时的现象。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出版市场出现了一些杂音,而质疑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质疑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些杂音给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消极影响。一些文化出版单位向利益妥协,无疑给质疑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些人提供了某种借口,给有意拖延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些人提供了某种“依据”,从而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阻力。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种负面的因素,并通过政策、法治等方式进行引导,通过加快改革革除这些弊端。同时,一些出版社向利益妥协的行为,也恰恰证明了市场化改革、建立竞争机制的必要性。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必然促使文化出版企业努力练好内功,找准定位,做出特色,增强竞争力。同时,通过市场竞争淘汰一些不适应文化行业发展的企业,实现优胜劣汰。(郭振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