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58:24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转)钢笔尖 发布于: 2010-05-18 18:03 历史与现实: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变一国两史已故知名史学家徐中约撰写的《中国近代史》饮誉海外,大陆版近年也问世,并被评为“好书”,但书中涉及敏感历史事件章节却遭大砍大删,海内外学人深表遗憾。 两部中国近代史书最近在中国大陆获得荣誉,一部是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一六零零——二零零零中国的奋斗》(下称《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获得北京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一部是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获2009上海书展十大好书之一。这两本书都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有关,《近代中国史纲》中文简体版权由中文大学出版社转让,而《中国近代史》的中文简体翻译本是根据中文大学繁体译本搬去的。《中国近代史》的香港版、大陆版,一国两版,内容不同,大陆版既肢解名作,又涉嫌非法使用了繁体中文翻译稿,只是将之转成简体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甘琦说,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从牛津大学出版社买了《中国近代史》中文简体字版权,却使用了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的中文翻译稿,只是将繁体转为简体,不仅是译文,就连此书香港版的“繁体版序”(郭少棠),包括香港繁体版的书号也出现在简体版的版权页上。甘琦说:“可见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学术态度很不严谨。他们买的是牛津版权,却把我们的版权写在上面。简体版《中国近代史》既无对历史忠实,也无基本的版权等法律意识,他们从来没有到我社购买甚至询问翻译文稿的版权。我们早已去信质询,但几个月了至今不作实质性答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的《中国近代史》,由当时大陆的两位中青年学者计秋枫(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朱庆葆(现任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长)翻译,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茅家琦教授、世界史著名学者钱乘旦校审译稿。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业务经理黄丽芬出示了当年翻译合同,合约上标明“中文译本的全部及所有版权,俱为中文大学所有。任何人未经中文大学书面同意,不得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使用该译本的任何部分或全部”。出版社还出示了当年写给茅家琦、钱乘旦教授的文件:“中文大学出版社(甲方)现委托你们两位(乙方)安排将上书按下列条件将英文原本翻译、校对、正稿、完稿,成为繁体字中文稿本,并将完稿以繁体中文字电脑磁碟片形式,转交甲方出版”。包括两岸在内的华文出版界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教科书,囿于各种意识形态、史观的限制,未能对中国近现代发生的重要事件作出公平公正、客观冷静的评介。不过,香港的特殊性却成了例外。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一书英文原名The Rise of Modern China,是英语世界中解读和介绍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徐中约(Immanuel C. Y.Hsu, 1923—2005)生于上海,抗战胜利后于燕京大学政治系毕业,即被派赴中国政府驻日本代表团工作。不久徐中约赴美国留学,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硕士、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自五八年始徐中约任教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Santa Barbara)历史系,直至九一年退休,桃李天下,著作等身,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这部《中国近代史》。该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于1970年出版,甫出版即受到学界的极大赞誉,翌年获加州“共和奖”,1978年牛津大学出版社纪念成立500周年时,列举该社出版的数十部著作为其代表,该书即为其一。此书发行量大,不断再版。作者每次再版时不仅对内容有所修正,更跟踪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运用新近发布的历史资料,续写新内容。因此,此书多年来一直为欧美诸多大学指定为教科书。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翻阅简体版《中国近代史》,书中“出版前言”说“作者浸淫西方学术多年,其理论立场、观点、思想倾向及批评标准与我们不尽相同。经版权所有者授权,我们对本书的一些内容进行了适当而审慎的编辑处理”。于是他就不同版本作了对比,发现原本的42章居然遭大砍大杀,只剩下29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十年”之后,就直接进入“中国重入国际社会”,近三十年历史完全删除殆尽。贺卫方说,除了整章连片地砍杀之外,还有诸多字句删改。他就全书最后一节“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的一部分作了对照。“可以看出这种所谓‘适当而审慎的编辑处理’竟然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书中写道:如果中国经济按年增长率百分之八的速度持续下去,到二零二零年它的经济力量可能变成世界第一。在政治上,中国政府正在寻求“用一种结合的哲学取代行将朽木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改为“一种统合的哲学”)。这种哲学看起来应类似一种包含着传统儒学、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删除“和少许反映历史上王朝观念的‘大中华主义’”)所组成的混合体。与此同时,为了保持经济势头的强劲,政府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删除“并实施那种新型买办式的、以利润为中心的准资本主义”。)对于不能盈利的国有企业,政府将出售给私人股东;为鼓励个人购买住房,政府通过抵押贷款予以资助。军事上的投入也一直在稳步(删除“合理”)进行,使中国在国际政治中不失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革命组织变成了执政的政党。它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并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删除“它不再宣扬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也不再推崇第三世界的立场,而是渴望将中国提升到第一世界的前列。的确,追求财富、权势和国际尊敬,已经取代了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的理念。”)贺卫方说:“这样的删改法,果真得到了原著版权持有人牛津大学出版社同意了吗?徐中约教授已于零五年去世,简体字版标注他审订,这种删改歪曲难道都经过他的审订?”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甘琦认为,如此大的删节改动,书稿又是否给中文翻译者看过,又是否经拥有中文翻译原文的版权拥有者,即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看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郑会欣说,《中国近代史》是根据徐中约的最新修订本,即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的第六版翻译的。在第六版中,徐中约将中国近代史的下限一直延伸到九八年,其内容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八九年敏感事件、中国的改革开放路向、九六年前后的台海危机等问题。上述话题目前在内地仍十分敏感,因此南京大学的两位译者提出,最后几章是否可以略去不译。然而出版社和原作者却坚持无论是文字或是内容,译文都必须保持原著风格,不应予以删节。郑会欣说:“最后,时任中文大学出版社社长陆国燊出了个主意,他认为既然内地译者不便翻译,那最后几章的内容就由香港学者承担。这一提议立即得到双方的赞同,我就是这样被推了出来,承担下册第四十至四十二章的翻译。好在译文先由茅、钱二位教授审阅后,最终得到徐教授的认可,也算是完成了这一任务。”港台大学列为必读书郑会欣说,徐著中译本《中国近代史》于2002年在香港问世后,立即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香港和台湾的许多大学均将本书列为必读书目。《中国近代史》的出版同样引起内地读者的关注,他多次在网上看到大陆读者推荐此书的文章,将其列为最值得收藏的著作之一。简体本对原著作了较大幅度的删节,由上下两册变为一册,由原来的42章缩并为29章,特别是对四九年以后的新中国部分删节尤多,最后几章几乎全部删去,对此他只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