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人才保障持续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04:45

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人才保障持续创新

关于促进企业经济迅速发展的思考

高景富  覃建飞  李勇平

摘要  作为促进企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力因素,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来解说创新理念,当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创新是思维观念加实践论证的一种形式,主宰这种形式的是人,是高素质的人,被称为人才的人,这就不得不涉及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话题。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管理创新  经济发展  人才保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信息复杂多变,人类知识日益膨胀。在美国,每天约有1090家企业诞生,同时每天又有1000家企业倒闭。人们不禁要问:面对纷繁复杂的变化,企业如何才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注1)

以不断的创新来促进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就能保持企业永久的生命力。

在我国,“创新”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以知识经济主导社会发展的21世纪以来,所最受重视、使用频率最为频繁的词汇。作为促进企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动力因素,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来解说创新理念,当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了科技创新是实现企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这个论断提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重视科技创新。

在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在现有的知识资源和物质资源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已形成世界性潮流。

企业是国家、社会最基础的组织机构和经济细胞,企业的科技创新怎么搞,如何才能激活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是企业界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1 核心专长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必须在拓展核心能力上狠下功夫。

“中国的企业总体来讲,在技术方面是处于下游或者是中下游的水平。……200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受理的发明专利当中,国内企业申报成功的只有27.3%,国外企业占到73%,而且国内企业的专利大多是实用新型和外观的设计,一些新兴行业、新技术行业,比如信息、生物、医药行业等,90%的专利是国外公司申报的。”(注2)由此可见,中国企业的技术核心能力是多么的薄弱,也由此可见,技术核心专长与专利的发明与掌握是多么的紧密相关。一个没有核心专长、没有技术专利的企业,就不可能独立自主地迅速发展经济,就只能在狭窄的市场空间中以艰辛的付出来获取微薄的利润。浙江嵊州是领带生产最有名的基地,其1000多家生产商所生产的领带虽已占国内市场的80%、世界市场的30%,但由于他们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是为世界上一些名牌企业进行加工,因此在整个价值链中,其产值只占10%,利润只占5%,其余的都被品牌所拥有的企业占据了,付出与回报悬殊如此之大,足以说明企业核心专长的拥有和核心能力的拓展是多么的重要了。

当然,强调对核心专长或核心业务的注重,并不是强调单打一的经营之道,企业可以开展几项业务,但核心业务只能有一项;企业可以搞多元化经营,但不可以搞多核心经营。用核心业务带动其他业务,用其他业务促进核心业务,这是先进企业的成功之道。

1.2  信息技术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先导,必须运用网络功能掌握运用信息。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高科技的运用与发展是一个显著的标志,而知识门类涵盖广、传播速度快捷、准确的信息技术为高科技的运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展现的平台,企业掌握了信息技术就等于把握了经济迅速发展的制胜先机。

当今世界对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运用,靠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靠的是是各种数据管理系统的支撑,没有网络作为载体,信息就不可能得到如此快速、准确的传递,信息技术也不可能得到如此重视和发展。

企业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应抓好两个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

一是为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CAD的应用实施再上新台阶已迫在眉睫。当前,三维CAD/PDM系统从三维设计入手,将产品转为数模化以提升开发设计水平、提高技术资料的有效安全管理,已成为新的应用设计平台在广西汽车行业推行。但这还不够,还必须大力普及,才能够大幅度提高产品研发效率,以促进整体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社会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二是为实现企业资源的集中管理和有效利用,提升整体经营效益,运用ERP系统管理软件建立厂商供应管理平台,将财务管理系统与物流管理系统进行集成,成为涵盖销售、生产、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的资源规划系统,ERP理论及其前身MRP、MRPⅡ理论已成为公认的工业企业信息化的成熟而有效的理论。近年来,通过国家863计划对新一代ERP软件研究开发的推广实施,其技术已日臻成熟,应用环境也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而呈现良好气象,实施ERP项目具有实际性和普遍性意义。

1.3  市场竞争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必须有承担风险压力的思想准备

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同样,没有创新也就难以提高竞争实力,这是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验总结。

企业科技创新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独辟蹊径,采取一种非常规办法来避开企业之间的正面厮杀,创造一种优于别人的竞争态势,这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开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按照竞争制胜的规则,开发生产一代,研制储备一代,做到人无我有,即在创新对象上追求能为市场所接受的第一;人有我优,即在已有产品和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以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人有我新,即在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产品的新品种、新功能而出新制胜。创新能使企业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创新能使产品更具强盛的、持续的竞争力。

竞争激励创新,创新体现竞争,但无论是竞争还是创新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科技创新要承担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这是测算投入回报所必须考虑的关键。此外,科技创新需要资金投入,这是支撑科技创新的不可或缺的金融支柱,它承受的风险压力比以上几项风险更大,被称为风险资金。因此,在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上一定要慎重,一旦失误,将会给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无穷的麻烦。

1.4  发展战略是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必须遵循客观、准确定位的原则。

企业发展战略是对企业发展整体性、长远性、基本性、谋略性的定位,客观实际地确定发展战略定位,这很重要。因为企业发展战略不是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更不是年度计划,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灵魂与纲领。因此在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定位时,要考虑社会的现实需求及潜在需求,竞争的现实对手及潜在对手,可用的现实资源及潜在资源,自身的核心优势及潜在优势,这就是客观实际性。

企业发展战略能做到客观实际地定位,企业的科技创新也就有了准确的目标,就能积极地拓展核心业务,减少资金投入风险,增强竞争实力,赢得经济迅速发展的胜算。

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战略决策要公字当先,不唯书本,不唯经验,不唯上级指示,也不唯职务权力,只唯实际情况。”(注3)这就是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脱离了这个原则,所制定的发展战备将无从指导科技创新,也无从指导生产经营。

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决定了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经济迅速发展的活力基因

“管理是科学,是艺术,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需要不同的管理思想,所以我们还应创新,在创新中博采众长,创造出适合我国企业和经营环境特点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注4)

由上所知,企业管理需要创新,在创新中需要博采众长,创新的着重点是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创新必须结合企业和经营环境的特点进行。因此,管理如何创新,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探讨。

2.1  管理理念创新的定位是可持续发展

按照传统的观念,办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本是勿庸非议的问题,但最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管理实践所遇到的最大困惑和挑战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已是企业难以避免的现实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模式。”即“既要吃好眼前的饭,又不能断了子孙的粮。”这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所在,为了这个伟大的社会责任,只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自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已日渐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社会意识,我们必须从传统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跟上世界的潮流。

2.2  管理思想的创新定位是以人为本。

工业社会时代把人看成是“经济人”、“社会人”,认为人仅仅是生产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忽视了人的精神需要与创新精神,因此人的潜在作用并未能得到真正地、完全地发挥。

而知识经济时代把人看成是“文化人”,它注重发掘人的潜力和积极性,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的实现。近年来提出的“柔性管理”就是一种以人为本,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管理思想,它通过管理者与员工的直接交流,使管理者更加关注员工的需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事业的空间,从而使全体员工都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与自己的生命联系在一起,使企业成为一个强大的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团队。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提高企业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条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必须拿准这个定位。

2.3  管理方法的创新定位是现代化管理。

中国的经济处在一个巨大的转轨期,中国的企业管理也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中国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从企业改革的实践可以看出,企业管理现代化是增强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的创新途径。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创新可说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从先进科学、潜力久远的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角度看,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信息创新。企业信息化过程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它带来生产经营过程的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电子化和网络化,使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营销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促进生产力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给企业带来最本质的变革是管理体制、管理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二是知识创新。知识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资源,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知识创新使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质量得到提高,社会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增加,附加价值不断提高。知识与经济的一体化,经济与文化的交融,使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高度的协调与统一。

三是运作创新。随着工业型经济向知识型经济不断转换,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企业运作模式也要进行创新,目前发达国家所采用的虚拟运作模式足可借鉴。这是一种企业仅以优势的、有限的、关键的资源,将其他功能虚拟化,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外力进行集体弥补,仍能实现总体的各项功能,最大地发挥其有限资源的运作模式,这是企业运作创新的方向。

四是竞争创新。由于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传统的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已经无法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一种新的以合作求竞争,共同将利益蛋糕做得更大,从而使双方都受益的合作竞争战略思想在世界上应运而生。合作竞争战略具有高风险性,但慎重选择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团队,以共享资源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优势,仍然形成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

管理方法在企业的现实中当是多种多样的,但从科学的、前卫的、有潜力因素考虑,以上几种方法做为管理方法的创新提出,只是一种思路,具体实施还有待理论地拓展和结合企业地实践验证。

3  支撑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

科技创新是实现企业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经济迅速发展的活力基因,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犹如战车的两个轮子,协调一致的推动着企业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偏颇的关系,这是企业在进行创新活动中所必须引以重视的问题。

我们还必须引以重视的另一个问题是:创新是思维观念加实践论证的一种形式,主宰这种形式的是人,是高素质的人,被称为人才的人,这就不得不涉及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话题。

由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关于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话题在当今已经炒得火热,企业对人才的选拔、任用、考核非常重视,累积了许多很好的经验,对此已不必多说,但对人才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却不能不说。

3.1  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一个原则。这就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原则。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并作为衡量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效果的根本标准,同时也作为对人才选拔、任用、考核的政治标准,这是一个谁来选人,才为谁用的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

3.2  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走出二个误区。第一个是关于人才标准的误区:1982年我国确立的人才标准是“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这在当时为扭转十年“文革”践踏知识、鄙视教育的局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内涵在现实中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才的标准已定义为“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人。”这样的标准就将过去的以学历为本位变为以能力为本位,并将人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去考察,以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大小去衡量,从而形成人人讲创造、人人做贡献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第二个是对技能人才评价的误区:过去对人才的引进只考虑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才,对人才的培训也只注重有一定文化知识功底的人,而把工人中有实际经验、有独特技能,并具有一定社会贡献的人排除在外,这很不公平。实际上,博士里面有庸才,工人里面有人才,如果现在制定人才规划、人才战略仍按学历、职称来进行,将难以培养、选拔、引进和激励真正的人才,路肯定会越走越窄。

3.3  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完善三项制度。一是要继续完善分配激励制度,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各类人才特点、体现工作业绩、鼓励创新创造的激励制度,做到人尽其才,各有所得。二是进一步完善规范有效的奖励制度,即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充分发挥经济利益与社会荣誉双重激励的作用;奖励与惩戒相结合,做到奖罚分明,充分发挥有效激励的作用。三是全面完善人才保障制度,在积极探索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加快福利制度改革,逐步实现福利货币化,不断改善各类人才的生活待遇。

总之,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推广先进经验、改进和完善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注5)

 

 

 

参考文献

摘自网络文章《新思维之论管理创新》。

摘自胡新欣网络文章《关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十二个前沿话题》。

摘自孙延海网络文章《透视企业发展战略》。

摘自金雄、杨泽民、肖暮雨网络文章《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2004-6-24

 

该文在2004年柳州机械厂企业文化论文评比、柳州机械厂科协论文评比、五菱汽车集团公司论文评比中分获一个优秀奖和二个二等奖,柳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获入选奖。入选大型文集《现代化前沿理论科研成果精粹》并获“现代化前沿理论科研成果”一等奖。入选《共和国的辉煌·理论成果卷》、《共和国改革文集》并获优秀论文奖。2008年1月8日经国际专家评审委员会论定,正式入选《世界华人重大学术科研成果公报》,并荣获“世界华人重大学术科研成果”特等奖,成果存档号TGB120168。授予作者“世界杰出华人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