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奸相”严嵩质疑》的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00:31
去年就见到署名“村学究”的网友的《 “奸相”严嵩质疑》一文(以下简称《质疑》),这几年像这类翻案文章多如牛毛,我既无时间亦无条件去纠缠。但严首辅是明朝臭气最大的大臣,而我又对明史颇有兴趣,因此在新年来临后终于将酝酿许久的想法付诸实施。说来惭愧,我对明史虽有兴趣却无研究,只能鄱翻从网上下载的《明史》、《明通鉴》,是硬着头皮上阵的。
作者认为严嵩“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的罪名都是空穴来风,夸大其词,他抗倭有大功,御虏(鞑靼)有谋略,拔擢人才,约束家人。首先,举出严嵩试图给儿女亲家欧阳必进谋得吏部尚书职位,却只过半年(《明史》载为三个月)就被罢斥的例子,证明他不可能有专权树党的能力,但作者却没有说明此事的背景是明世宗对于严嵩屡屡安插私人任官已经感到厌倦,想必认为这段记载是揣测之词,没有他举出的事实更有说服力吧。
作者又试图证明扳倒严嵩的徐阶才是真正的奸佞、贪官、恶霸。徐阶确实有罪恶,也可以说他老奸巨滑,平时明哲保身,看严嵩、仇鸾“父子”反目成仇时才着手弹劾仇鸾,到风头完全有利时才指使御史邹应龙给严嵩以致命一击。但我要问了:既然徐阶如此可恶,为何就没有出现像群起弹劾严嵩那样弹劾徐阶的情景呢?也没有出现那么多攻击斥责徐阶的文艺作品呢(张居正功绩比严嵩怎么样?还有一部《小红袍》把他说成是严嵩的死党余孽呢)?如此狡诈,为什么严嵩稳稳当当做了十五年内阁首辅,而徐阶只不过才做了六年首辅就被高拱赶下了台呢?
兵部武选司郎中杨继盛和锦衣卫经历沈炼倒是没那么狡诈,不看风头就上章弹劾严嵩了,当然没有好结果。但作者却又说“未见记载沈炼有何才识”、“(杨继盛)颇精律吕之学,此外不见他有甚所长”,这倒怪了,难道非得才干出众的人才配称为忠良?看来忠良不仅要从上层社会挑选,还得符合“精英”的标准才行。
作者评价杨沈二人性格狂放、偏激、才识不足,被害“是性格上的弱点所致”,这让我联想到“新左派”对彭德怀和梁漱溟的评价,一句话:吹毛求疵。每个人性格上都有弱点,历史上的忠良如果个个都是绝顶聪明、面面俱到,一切坏人都不会有容身之地了。
作者认为沈炼之死主要是由于“与地方当局常闹纠纷,被总督杨顺杀之”,而杨顺“亦非嵩党”;杨继盛被害是明世宗的意思,严嵩是代人受过。我们先来看看沈炼和宣大地方当局闹的是什么“纠纷”:
先是,许论总督宣、大,常杀良民冒功,炼贻书诮让。后嵩党杨顺为总督。会俺答入寇,破应州四十余堡,惧罪,欲上首功自解,纵吏士遮杀避兵人,逾于论。炼遗书责之加切。又作文祭死事者,词多刺顺。 ——《明史·沈炼传》
如此伤天害理的暴行,作者却轻描淡写地用“纠纷”就带过去了,实在不知他是什么用意。至于说杨顺不是严党,我不知道作者查了哪部史籍,反正我那两部书上都没这么说。作者引用谈迁在《国榷》里的评论,说沈炼被流放之后念念不忘铲除严嵩,此举有所过分,如果杨顺不是严嵩的党羽,不是因为取悦主子才杀害沈炼,谈迁又何故发此言呢?
再说杨继盛。作者根据《世庙识余录》的记载,判定他和沈炼的上疏都是“空疏无实”,触怒明世宗因而得罪。我认为那不过是史家的不同意见,一家之言罢了,个人意见是不同意的,请看下面的记载:
初,继盛之将杖也,或遗之蚺蛇胆。却之曰:“椒山自有胆,何蚺蛇为!”椒山,继盛别号也。及入狱,创甚。夜半而苏,碎磁碗,手割腐肉。肉尽,筋挂膜,复手截去。狱卒执灯颤欲坠,继盛意气自如。 ——《明史·杨继盛传》
读到这段记载,相信多数人都会感到触目惊心甚至心颤肉麻。试想,一个只会捕风捉影诬陷他人的狂妄无才之辈,可能有这样的意志吗?杨继盛的事迹被选入《上下五千年》是有资格的。如果朋友们认为这些都是“帝王家谱”精心编造的谎言,那么我不能不佩服张廷玉等人的文才。
不仅沈炼、杨继盛,还有谢瑜、叶经、童汉臣、赵锦等十多人,只要是弹劾严嵩,非死即贬。如果说他们都是因为触怒皇帝获罪,那么皇帝之怒自然是由于这些上疏都是冲着严嵩来的,仅仅严嵩没有显示度量为他们求情,就不能说他没有责任。何况严嵩整人的手段非常高明,不是在皇帝面前先称许后中伤,并有意激怒皇帝,就是假借升降考察加以打击,足以使人相信他是无辜的。
作者认为严嵩的家财最多只有白银20万两,史书上的记载都是徐阶恶意夸大的,而徐的田产比严多出15倍,因此“孰贪孰廉岂不昭然若揭了吗﹗ ”20万两白银至少折合人民币200万元,何况还不排除严嵩赃款隐匿流失的可能性(作者并未举证说明这种可能性不存在),严大人即使算个小贪,也不能说他“廉”吧?作者还举出严妻欧阳氏仁厚贤德、治家严谨的例子来证明严嵩品质是很好的,这事我听说过,不过我还听说欧阳氏去世后,严嵩、严世蕃父子没有制约力量更加肆无忌惮,终于自我毁灭。
由此看来,《沈小霞初会出师表》,《呜凤记》、《一捧雪》等文艺作品并不是“谣言重复多次便变为‘事实’ ”,而是它们的作者被仇恨蒙住了心窍,没有像《质疑》一文作者那样冷静地挖掘人物的闪光点,从而为自己博得万古芳名而不是一时赞誉,可说是“历史局限性”使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