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温家宝质疑中学地理教材的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02:32

对温家宝质疑中学地理教材的质疑(2009-09-11 16:41:40) 易苇航的BLOG

     2009年9月6日,温家宝总理到北京35中学听课。据新华社等媒体报道,温家宝总理赞成地理课把地理和地质、气候结合起来,也指出了教材中的问题——教材对我国地区的划分不清楚,甚至有错误,缺乏自然的或行政的依据。昨天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该校选用的地理教科书把陕西、甘肃划入华北地区。

     嗣后,全国各大网站以“温家宝听课发现地理教材误将陕甘划入华北”为题,对此事作了报道。从媒体的行文看,基本上认为把陕甘划入华北是一个地理知

识的错误。

     华北,对这个地理名称的由来暂不做更远的历史追溯。就其所指称的地理区域说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中国的广大区域。

     新中国成立以后,“华北”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在多种意义上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曾设置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6大行政区,分别管辖若干省、市、区。其中华北区辖京、津、冀、晋、内蒙古5省、市、区。这是在行政区域范畴使用“华北”这个地理名词。

     1950年~1952年,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是较所辖省、市、区高一级的地方行政机关,并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领导地方的代表机关。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从1952年起,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改为行政委员会,作为中央人民政府在各大行政区进行领导和监督地方政府的机关。1954年,为减少层次,加强中央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直接领导和提高工作效率,各大行政区均撤消。

     作为行政区的华北区撤消后,1958年,国家计划部门将全国划分为七大经济协作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1961年调整为六大区,其中华北区包括京、津、冀、晋、内蒙古。

    今天,很多人认为华北地区仅包括京、津、冀、晋、内蒙古两省两市一区基本上源于建国初期基于华北行政区和华北经济协作区的先后设立。

    然而,地理学区划的研究不仅仅限于行政地理区划和经济地理区划,自然地理区划研究也是地理学区划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几代地理学家对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做了持续的探索性研究,对中国自然地理的地带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一、罗开富方案  
    最初发表于1954年。两年后由科学出版社以中华地理志丛刊第1号《中国自然区划草案》正式出版。该方案明确提出以自然综合体或景观作为区划对象,以植物与土壤作为景观的标志即区划标志。在标志不确定处,则选用气候界线或地形界线加以补充。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当时已经有了“对于水分与热量配合关系的考虑,并将其视作为农业服务方向的体现。为“表现我国景观的地带性与递变性”,该方案把全国分为七个基本区,即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康滇区、青藏区和内蒙古新疆区,其下又分23个副区。基本区和副区的命名,除康滇区因西康省撤消和卫藏区因习惯性称谓发生变化,目前已不用或少用外,其余区的名称一直被普遍沿用。区划等级单位只有两级,则显然是由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尚未及开展大规模综合考察,气象、水文台站少而且资料系列短等客观因素所致。

    

 
    二、黄秉维方案
    1958年发表,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方案运用地带性规律,首次在全国划分出6个热量带,1个大区,18个地区和亚地区,28个地带,88个(一度为90个)自然省,并拟进一步划分自然州和自然县,堪称我国自然区划史上规模空前宏大、等级单位最完备和内容最丰富的方案。
    这个方案为农业服务的目的非常明确,其区划原则、等级单位系统的设置以及省以上单位的分区标志、划界指标等都充分表达了为农业服务的宗旨。
    区划工作者也对此方案提出过不少商榷性意见,如继承中国和亚洲自然区划传统不够,自然省以上各级单位根据活动积温及干燥度等值线划界的准确性不足,省级区划分有忽视非地带性区域特征的倾向,“地区”未能充分反映非地带性规律等。

    
    三、任美锷、杨纫章方案和任美锷、包浩生方案
    任-杨方案于1961年发表,划分全国为8个自然区、23个自然地区、65个自然省,未划分自然州。这个方案把大兴安岭南段划入内蒙古区,把辽河平原划入华北区,把横断山脉北段划入青藏区,以及把柴达木盆地划入西北区,而同时又将其周边山地划入青藏区等,曾在地理学界引起热烈的讨论。方案中等级系统与更高级单位的联系问题,把地带与地区等同问题,也有不少学者进行评论。
    1988年发表的任-包方案或多或少继承了任-杨方案的特点,此方案只有两级,包括8个区、30个亚区。最显著的变化是将柴达木盆地与阿尔金山、祁连山、东昆仑山北翼全部划入西北区,从而使西北区南界相当接近1978年“综合大学方案”和历次“冯绳武方案”。华南区北界比所有其他区划方案偏南、西南区北界偏南,也是这个方案的特点。

   
    四、赵松乔方案
    1983年发表的赵松乔方案,当时曾引起强烈的反响。该方案在其等级单位系统中与《中国自然区划概要》同时把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作为一级区推出,并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同。自然区之下,又分出7个自然地区和33个自然区。地区命名因区而异。在东部季风区内依据水热状况命名,如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等,实质上体现了水热组合对划分地区的标志作用。西北干旱区所属地区按热量和植被类型命名,如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自然区的命名采用地貌-植被法或热量-植被法。

   
    五、席承藩方案
    1980年完成,1984年以《中国自然区划概要》正式出版。这是一个包括区域、温度带和区三级单位的为农业服务的自然区划方案。三大区域为东部季风区域、西北干旱区域和青藏高寒区域,与赵松乔方案互为借鉴。温度带共分为14个,其中大部分是与纬度位置相关的温度带,但在青藏高寒区域内划出的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和高原温带,则显然与纬度没有密切关系,而更多受海拔影响的温度带。温度带下共划分出44个。
    顺便提及,1988年发表的丘宝剑、黄秉维的中国农业自然区划,也划分三个区域,14个温度带,但只有38个区。这个方案引人瞩目的特点是,在自然区(三级区)这一级,分出了湿润(A)、半湿润(B)、半干旱(C)和干旱(D)四种类型。

   
    六、赵济方案

    

    七、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撰写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一书中所使用的区划方案

    

    在以上七种中国自然地理分区分案中,罗开富方案、任美锷方案、赵松乔方案、席承藩方案、赵济方案、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撰写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总论》一书中所使用的区划方案都直接使用“华北”这个地理概念指称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祁连山以东这个自然地理区域。黄秉维方案则对这个区域做了更细致的划分。
    以上几个自然地理区域划分方案尽管有一些不同,但是我认为他们代表了建国后半个多世纪里我国地理学家对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研究的重要成果。
    华北,在建国初期一段时间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存在过,后来作为区域经济名称也延续了一段时间。但是行政区域的划分和经济区域的划分与自然地理区域的划分,无论在依据上还是在着眼点上都存在很大不同。时至今日,在中国经济区域地理划分上,也不再沿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提法。

    温家宝在35中所听纽方萍老师的地理课是初中八年级一节“中国区域的差异”,属于自然地理区域范畴。

    纽方萍老师授课时所使用的地图如下:

   

   图中所示华北地理区域,与前边文中引用的几种地理学专家划分的中国自然地理区划方案区域基本一致。就是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祁连山以东这个自然地理区域。教材并不存在科学性错误。

  温家宝在谈到把陕甘划入华北地区是错误时,提出“缺乏自然的或行政的依据”,实际上,自然地理的区域划分正是依据自然因素。

  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委员会在进行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时,主要应用了生物气候原则。以划分热量带为例,使用这一方法的步骤大致是:把已有的土壤、植被、景观等资料与各种气候指标等值线加以对比,确定哪一指标与热量带分布具有最大的相关关系。中国科学院区划委员会还采用了≥10℃积温等值线。然后又根据某些已有的土壤、植被和景观分布资料初步确定划分各带界限的积温数值。例如,划分我国南北方界限的亚热带北界,初步确定为相当于≥10℃的4500℃积温值。以这个数值为主导标志,同时充分考虑与其他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最后确定出各带界限。这些指标的选取必须保证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相对一致性,并反映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丰富的知识内涵,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遵守学科内专家意见第一的原则。温总理听课后质疑中学地理教材事情报道后,媒体和网络大众所表达的声音,恰恰体现出当下媒体和公众对于地理知识的普遍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