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国家资深教授-南国农先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39:12
南国农


[发布单位:教务处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5-05]
  一、个人简历 南国农,男,汉族,1920年9月出生,江西清江人。 南国农教授194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教育系,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获硕士学位。1950年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召唤,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1953年被聘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教授。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国家资深教授,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同时兼任全国二十余所高校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曾担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电化教育系系主任,担任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前身)组长、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50多年来,南国农教授一直工作在西北师范大学,躬耕于大西北这片沃土。曾于1979年受教育部委托举办了第一期“全国电化教育研讨班”,并积极倡导在全国开设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1980年创办了《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担任主编至今,该杂志现已成为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近20年来,南国农教授组织编写出版了《电化教育学》、《教育传播学》等十几部电化教育专业教材和一套近20本的“电化教育丛书”,有多部专著修订再版。多年来,担任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专业《教育传播学》、《电化教育原理》等课程,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学生好评。 现在虽年近九旬,仍活跃在电教第一线,担任博士生导师,著书立说,培养后学,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耕耘不止。 二、名师心得 人生三件事:做人、做事、做学,都重要,做人最重要。 做人,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品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对他人和同事,要多一点尊重,少一点苛求。在与他人交往中,应采取接受而非拒绝,亲近而非疏远的态度,求同存异。第二,对社会和集体,要多一点奉献,少一点索取。应该为社会提供大于社会为自己提供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人生存的价值。 做事,要使自己保持朝气和良好的敬业精神。只有保持朝气和良好的敬业精神才能将事情做好。 做学,要放胆、细心、拿来、拿去。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要学习、借鉴他国的优良经验,积极吸收人类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外国的一切好的东西,可以采取拿来主义,把它“拿来”。但是,不能止于“拿来”,而应在“拿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它变成“拿去”,既要借鉴,更要超越。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发展,只有通过创新、超越,才能实现。 .名师寄语 陶行知先生讲:“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让我们努力做一个有胆量的、开拓的、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者。 在信息时代,应该学会在三个世界学习:(1)经验世界,在做中学习,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科学实验。(2)语言文字世界。向书本学习,要正确使用印刷图书馆,多读书,勤思考。(1)虚拟现实世界。进行数字化学习,要正确使用互联网,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这三个世界的学习都很重要,不能重此轻彼,不能有所偏废。我们要善于同时在这三个世界中学习。 名师名言 名言一:做事先做人,凡事人为先。 名言二:始终保持朝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名言三:立足本国实际,具有全球视野。 名言四:既要借鉴,更要超越。 名言五:知识的拥有与知识的应用都重要,而后者更重要。 名言六:继承与创新都可贵,而后者更可贵。 五、名师先进事迹 南国农教授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50年7月响应周总理的召唤,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1953年,为支援西部建设,南国农受聘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教授。50多年来,南国农教授一直工作在西北师范大学,躬耕于大西北的这片沃土上。其先进事迹有: 1. 1979年,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五所师范院校在开封召开师范院校教材会议,在会上南国农先生提出在“教育学”教材中列入“电化教育”专章。该教材198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俗称“五院校教材”,在教育学领域中有很大影响)。这是我国首次将“电化教育”纳入“教育学”的教材体系中,也是“文革”后南国农先生对电化教育探索的第一个阶梯和对我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的第一个重大贡献——使电化教育成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 2. 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了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由“七论”(本质论、功能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发展论、管理论)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并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和精辟的阐述。在其后20年的时间里,不断完善和深化这一理论体系的内容。南国农教授构建的“七论”理论体系对指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活动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奠定了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和学科发展的基础,被认为是具有奠基和开创性的工作,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 3.1979年6-8月,和萧树滋教授一道受教育部委托在西北师范学院举办了“电化教育研讨班”,全国37所高等院校的50余名教师参加,本次培训班培养了一批电化教育骨干和电化教育课程教师,为全国电化教育的开展和电化教育专业的举办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积极倡导开设电化教育专业,在其指导下,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先后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4.1985年,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发行40余万册。该教材已成为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先后于1998年修订为《电化教育学》(第二版)、2004年修订为《信息化教育概论》,目前正在进行第3次修订。同时,这本书被台湾新学识文教出版中心购买了海外繁体版权,以“视听教育学”的名称在海外出版发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学者在台湾合法出版发行的第一本电化教育著作,受到海外教育界同仁的赞誉。 5.1980年创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并一直担任主编。该刊成为我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的主要园地,也是最具权威性的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刊物,现已是教育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列教育学科37种杂志第4)。20多年来,《电化教育研究》对我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促进我国电化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6.1983年-1990年,南国农教授任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前身)组长,组织编写或主编了《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基础》、《电化教育导论》等10余部教材和《传媒·教育·现代化—教育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等近20本的“电化教育丛书”,为我国电化教育教材建设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 7.1978年,西北师范学院成立电化教育馆,1983年,开始酝酿举办电化教育专业,1984年,正式成立电化教育系,南国农先生担任首任系主任,当年开始招生。在南国农先生亲自指导下,西北师大教育技术学专业已跻身于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之前列,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被评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 8.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原称电化教育)公共课和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建设,并且亲自指导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和教育传播学课程建设,并担任主讲教师。在其指导和总体设计下,《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于2005年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精品课程,《教育传播学》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鉴于南国农教授为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南国农教授被誉为新中国电化教育的开创者与奠基人。1998年,南国农教授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0年,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国电化教育协会联合举办了“南国农先生教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近年来,虽年近九旬,仍活跃在电教第一线,担任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著书立说,培养后学,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耕耘不止。 六、所属专业领域、学校文字介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受教育部委托先后于1979年和1982年分别举办了“全国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理论研讨班”和“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课教师进修班”,全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由此发端。1983年率先在全国开办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专业,分别于1993年、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学位授予点。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合理,教学、科研成果卓著。1998年,本学科被表彰为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本学科主办的《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是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学术期刊,1998年被认定为教育类核心期刊,2002年被确定为CSSCI来源期刊。 西北师范大学现为教育部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三所大学之一、甘肃省重点大学。学校现设 18 个二级学院、 46个系、2个教学部、72个教学科研中心(所)、35个实验室(中心),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重点学科,20个校级重点学科。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具有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现有教育学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普通本科专业。现有各类学生35200余人。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38人,教授(研究员)23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84人, 203人具有博士学位,491人具有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