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新民教授谈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3:28:42
关键词:桑新民   教育技术   范畴体系   建模研究   94定义
2008年4月12日晚,南京大学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桑新民教授应邀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三楼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的报告,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焦建利教授主持了本次报告会。尽管由于时间原因,桑老师未能准备演示文稿进行报告,但持续三个多小时的报告确实令人入胜,加上桑老师满怀激情与风趣的讲解使“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的话题深入浅出,轻松了不少。
据悉,桑新民教授此次报告主要围绕其最新力作《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 ——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1]展开,也是桑老师首次在国内就此文进行完整报告。因此,能得此机会聆听桑新民教授对此文现场讲解乃笔者之幸。尽管此前,笔者曾研读此文数遍,但聆听桑老师现场讲座,方觉自己对于论文思想之精髓把握之不足,同时也引发了自己对于教育技术学范畴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思考。
首先,桑老师采用模型化的方法与视觉化的图形语言对教育技术学的范畴体系进行研究至少有几、两点重要的突破。一是对于教育技术定义研究视角与方法的突破,即采用模型化的方法开展对美国94定义的研究,不仅拓展了教育技术定义研究的方法论,也直接触及了教育技术定义研究的内核;二是一改传统研究美国教育技术定义的固有模式,即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教育技术定义研究其在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上的演变与发展,创造了建基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之上研究美国教育技术94定义的新模式。这也必定是一种超越定义本身研究、突破已有定义研究局限、切实把握教育技术本质的全新视角和有效途径,也开创了研究在新的层次上开展高水平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的新路径。
其次,尽管桑老师对于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的建模研究确实是当前教育技术理论界的一项重要创新成果,但其中某些方面笔者尚有点滴疑惑或新思。
1. 文(指《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 ——与美国“94定义”研究群体的对话》一文)中运用模型化的方法对94定义展开研究,最终构建形成了建基于94定义五大范畴模型之上的全新的教育技术范畴体系结构化模型(参见文中图2),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却没有与这一全新模型相对应的教育技术新定义,也即没有将这一新模型用文字表述成一个教育技术的新定义,就像美国教育技术94定义对于“教育技术”的界定不仅有范畴体系模型(参见文中图1),还有一个完整的文字表述: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那么,桑老师所构建的教育技术范畴体系新模型可否有一个简明的文字定义呢?
2. 文中所构建的教育技术范畴体系新模型对于94定义原有模型的一个重要改变就是将“利用”范畴改为“实施”范畴,文中也对更改的理由做了详细阐述。然而,“实施”范畴正的避免了“利用”范畴在已有几个范畴中分界不清的问题吗?譬如,“评价”范畴在同样存在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这里的“设计”与“实施”与新模型中作为五大范畴之二的“设计”与“实施”又如何划界?在笔者看来,无论是94定义原有的“利用”范畴还是新模型中的“实施”范畴,其实是相对于一个完整的教育技术事件而言的,比如一个课件、一个方案,其实都必然涉及设计——开发——实施(利用)——管理——评价等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如果要对五大范畴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绝对地区分几乎是不可能的,概念范畴之间的相异性只有在同一层次上才有意义。毕竟一个教育技术事件五大活动(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很可能是其所属上级教育技术事件的一个环节(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而已。
3. 新模型的五大范畴在模型图中似乎有一定的先后次序,按文中表述,“设计”范畴居于五角模型的顶端显示了其首要作用,而“开发”与“实施”则位于左(上)右(上)两端,“评价”与“管理”则位于左(下)右(下)两脚。这一布局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即对各个范畴重要性的强调通过其位置加以体现,但是正是这种布局却掩盖了五大范畴之间在时间维上前后相继的关系,即“设计——开发——实施——管理——评价”五大范畴之间的顺次关系无从体现。当然,如果缺如新模型所言,它们之间并无确定的先后关系,任何一个都可以作为始点,倒也罢了。但事实上,一般的教育技术事件都是始于“设计”,终于“评价”。倘若这一假设成立,如何在新模型中既体现各个范畴之间的双向的相互关系和稳定结构,又能展示五者之间的前后顺次关系呢?确实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4. 文中在分析、归并94定义原有五大范畴的二级范畴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模型五大范畴的二级范畴。然而,我们知道自94定义问世以来,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15年来,由于教育技术学科、技术、市场的空前发展使得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新模型五大范畴的二级范畴建模过程中仅从94定义原有范畴中重构二级范畴的具体目标内容充分吗?是不是应该考虑十多年来,世界范围内教育技术实践领域发生的沧桑巨变呢?笔者认为一个好的定义、一个好的模型应当反映十多年来实践领域的发展与变化。这样它才可能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引领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与发展的旗帜与里程碑。
第三,听完桑老师的报告,笔者除了上述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方面的思考以外,还有许多潜在的收益。
1. 学术研究要树立国际意识和全球化视野,任何一项研究的开展若能从全球化的视野加以审视,其研究成果的视角和水平必将是激动人心的。
2. 研究问题要注意视角的选取和方法的创新,用新视角审视旧问题、用新方法研究旧问题同样是了不起的创造。毕竟,当局者和旁观者认识事物的角度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要尽量发现研究同一问题的新角度、新方法,必然会有新的发现与创造。
3. 研究问题(课题)首先要研究它的“境脉(context)”,所谓“境”指问题的横向空间维度,即问题的现实情境;“脉”,即脉络,指问题发展变化的纵向时间维[2]。研究问题的“境脉”有助于认识问题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条件,将为研究问题本身奠定重要基础。具体而言,研究问题要注意同国外同行之间的对话,同相关学科之间的沟通以及加强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的融汇。
4. 读书要能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味道来!桑老师如此之读书境界确实令人钦佩,看来读书这“活”儿的境界还有待提高啊。
5. 要在研习经典与追踪前沿双重变奏中把握学术研究规律与趋势。
6. 数字、图形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跨越语言障碍的特殊作用。
7. 要成为一名理论研究者,如何让自己的理论系统化、体系化,需要日积月累,但同时要在积累的过程中适时地阐发,从而为自我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奠定基础。
8. 学术论文的用语措辞要严谨、精炼,要理清部分之间、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力争词尽其意、句有其用、精益求精。
9. 任何研究,包括理论研究都应站在巨人的肩上,这样才可能有惊人的创造与发现。同时,研究任何问题都要有所取舍、突出重点,毕竟进行大而全的研究往往是不现实的。因此研究问题时要设定有限目标、量力而行。
10. 研究方法论和方法可以有偏好,但不能有偏见。毕竟,方法论和方法都是工具,问题解决才是根本目标。
笔者曾言,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聆听桑老师的报告让笔者有幸细细品味了一本好书。确实很棒!
[1] 此文系桑新民教授与李曙华教授合著,总长3万余字,分上下两部分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11期和12期,
[2] 该解释源于黎加厚教授对于“境脉(context)”的解释。据黎老师介绍,该词(context)的翻译由华东师范大学吴刚教授首创,其最大的亮点便在于空间维和时间维的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