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新民教授谈教育技术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02:02
文章上载日期:2006年9月25日   出处:http://chinwee.blogchina.com/3896998.html        【编辑录入:guozeping】
2005年12月14日晚,在赴华南师范大学参加博士论文答辩评审之际,南京大学数字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育技术学专家桑新民教授应邀在教育信息技术学院103课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研究生做了一场题为《教育技术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趋势》的精彩报告,受到与会研究生的热烈欢迎。
桑新民教授结合自己八年来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教育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扫描、回顾与把握。据称,他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推动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建设,尤其是基本理论的建设。
第一,倡导对学科历史与现状的系统考察和国际比较研究,呼吁要研究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五个十” (十位大师级人物、十本经典著作、十个权威专业或权威科研机构、十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十个专业网站)。
第二,倡导对学科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的系统构建,并提出了“18个圈”,直观地表现教育技术学专业各类知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显然只是一家之言,但已经引起本专业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普遍关注。
第三,倡导建设本学科最基础的一门核心课程——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理论与实践。过去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只有《学与教的理论》这门课,主要介绍学习心理学和教学论的思想流派,而且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始终认为,对于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来说,应该将学与教的理论分开,首先需要系统地学好《学习理论》,而且应该把心理学中的学习流派介绍,改造成教育技术学中的学习理论与学习技术,尤其要将本门课程的重点放在更新学习观念,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而教学理论则应该与教学设计这门核心课程结合起来,离开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设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经过七年多的艰苦努力,我们创建了《学习科学与技术》这门网络课程,初步形成了一整套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在不少学校开设。
第四,自2004年初春开始,在南京大学的舞台上开展了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继往开来的研究与艰苦创业实践:一方面系统挖掘与激活我国早期电化教育专业的历史经验和丰富资源,另一方面在综合性大学探索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创新之路。(以上四点引自桑新民教授报告ppt)
桑 教授从以上四个方面谈了八年来他们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并从中把握了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和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历史资源的挖掘与再认识。谈到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挑战时,他认为主要原因是:“本学科培养出的专业人才缺乏‘专业特色’,尤其是专业之‘不可替代性’!正如许多用人单位所评价的:‘电教系的毕业生,技术不如计算机系,理论不如教育系,许多学生的文字水平和外语水平也不高’”。应该说这是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如果一个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或者社会对这一专业方面的人才根本没有需要的话,那它要存在、发展下去无疑是非常困难。诚如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赵勇在首届E-Learning大讲堂中谈到:“就教育技术这门学科本身而言,在大学中的存在和作为研究对象的存在是不一样的,大学中教育技术的存在和社会的需要是相关的,只要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这门学科就必须存在下去”。如果没有社会的需要,至少作为一门大学的学科专业存在下去的确很困难。对此,业内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的学科建设理念和课程设置方案。桑新民教授结合他在南京大学的开办教育技术学科(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专业的实践探索和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认为教育技术学就是要培养学习化社会中的ICT人才。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不可替代性应体现在以下几种能力:1、运用数字媒体进行高效学习和知识管理与创新的能力;2、设计、规划和评价能力,尤其是网络课程与教学设计、开发、管理的能力;3、较高的信息素养,尤其是在信息的海洋中迅速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和跨时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4、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高绩效培训和学习指导、服务的能力。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能力就是运用数字媒体开发、管理教育资源和整个社会文化资源的能力。
对此,首先的一点疑惑是为什么教育技术学专业又要称作“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专业呢?无疑在他们看来二者具有同意性。据 桑 教授讲,数字媒体和知识工程是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当然为了与“传统”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有所区分,称其为“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又何尝不可?这可能正是桑新民教授对教育技术未来把握的重要体现吧! 桑 教授称这是“在综合性大学探索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创新之路”。似乎确实如此,然而从名称的隐喻来看,“教育技术”这一名称历史使命似乎大限将至一般,至少从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专业的名称可见一般,当然这也可能反映了某些教育技术专家对我国教育技术历史的某种反思。另外这种“在综合性大学开办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创新实践”似乎潜在地将教育技术专业区分成了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两种,而师范院校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开办最早和目前最多的高校其教育技术学专业究竟办的怎么样呢?想来应当是成熟的,而事实上似乎是不尽人意的,从近年来的就业状况可见一斑。那么师范院校如何才能办好教育技术学专业呢?值得我们思考,如果我们将其与综合性院校开办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特点方面有所区别的话,这似乎是有必要探讨的,毕竟师范院校是不同于综合性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 于桑 教授提出的专业人才的能力特色以及核心竞争力,无疑是令人振奋的!如果真正能够付诸实践,并能在未来的几年得到社会的认可,那必将给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就业树立起一个典范。仔细分析其中的每个能力项,却不难发现这样的人才必然是受欢迎的,这种新的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定位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能否成功实现?也许只有时间可以验证一切。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北京师范大学 何克抗 教授“一直强调上述两个方面的背景,即既要有较强的教育学、心理学背景,又要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人才也必然是受欢迎的,就像一个既精通英语又理科专业背景的人比单纯某一项的专才都要受欢迎,但是我们能将这种综合作为专业人才的特色吗?如果可以的话,那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个有两方面专业技能的通才肯定比具有单一知识背景的人才受欢迎,也无需论证。笔者以为一个专业人才的“不可替代性”在于专业自身具有的特殊性,是由专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就是学科人才培养的“应然”究竟是什么?而“实然”为什么又与之有一定的距离?它不是通过将其他专业所拥有的能力进行简单的加和形成其专业人才的特色的,应当是源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自身特色,而不能是以“多”来定位特色,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并不是很好,要实现一种深层次的融合,真正让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育学与信息技术专业之间站起来”(桑新民,2005)!
桑新民教授在总结美国同类专业的现状与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对中国早期电化教育资源的挖掘和认识,阐述了南京大学创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他认为中国的教育技术发展是一条不同于美国教育技术演化的道路,它应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发展之路。只有仔细的研读历史、考察现实,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创造美好的未来。或许这是正确预测未来的一条艰之路,但它也必是一条有效之路。
曾兰芳,关于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学科发展——访我国教育技术著名专家何克抗教授,开放教育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