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青:新的阶段里中国管理教育发展的状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09:55
陈国青:各位同行,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些想法。我想跟大家分享,在新的阶段里,中国管理教育发展的一些情况。我从一个管理学院,特别是MBA教育的角度。
我想主要谈两个问题,第一个,我想说就是我们现在处在一个MBA教育和中国MBA教育发展的新阶段。第二个意思是说,在这个新阶段里,我们也遇到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当然也有很多的机遇。因此跟大家分享四个方面的思考。
第一是关于使命,第二是关于研究,第三是关于一个商学院或者是一个管理学院怎么样能够持续的发展。最后是在人才的培育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我想现在MBA教育发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国际上,现在可以说是处在一个反思和改革的这么一个阶段。像特别典型的,最近的一些报告和相关的讨论,在斯坦佛、哈佛、耶鲁很多学校都有过非常激烈的内部的一些讨论,包括他们的一些初步的想法也都在一些相关的场合进行讨论。这个从背景来讲,当然是全球一体化,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市场和企业,因此在现在大家在反思MBA教育在国际上来讲,它有点反传统的意味,特别是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整个国际上对这个的研讨,它反映了这样几个基本的元素,一个是这些学校,它们的讨论都是来自不同的角度,因此对它们的一些见解也是各有褒贬,但是各家都在求一个创新,因为想从现在一个状况来获得一个新的更高的这么一种发展。那么在他们的反思和改革的内容上,我概括一下,斯坦佛、耶鲁和哈佛,他们都有一些相关的报告和讨论,有的是公开,有的是内部。跟他们最近比较多的一些交流,我发现,一方面他们在强调客户化,这个主要是以斯坦佛的反思和改革思路,以这个为主导,更好的从企业的各种职能出发,更好的反映企业的一些基本需求的特点。
第二是耶鲁,他们反映比较多的是集成,认为现在的MBA教育比较集中在职能和功能上,他们认为一个综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他们强调问题这方面。因此他们现在内部做的很多的改变都是围绕着他们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哈佛也比较强调的是相关性,我们的培养应该和我们的目标,包括我们整个环境的发展相关。在某些事情上和管理没什么关系,因此这些讨论有的已经开始实施了,那么对当前的课程,当前的老师,对于当前的体系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冲击。
在国内,我想我们可能出现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变化的情况,这里面的背景是有诸多因素,当然现在 中国经济发展,中国有各方面的影响。另外中国的管理教育已经有相当的积累,如果从91年开始正式的MBA教育,另外从中国整个教育来讲,从WTO往后基本上是完全开放的这么一个情况,因此挑战应该是相当的激烈。因此我们人才培养在数量和质量上相对于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仍然是滞后的。当前我们国内MBA发展,特别是管理学院和MBA教育来讲,目前基本上可以说,我们已经有了比较标准的课程体系,大纲的方案这些。有了比较完整的教学的培养环节,基本上都不同程度上融入了实习、校友的这些环节。也有了比较多样的教学方法,由原来的最早的教授到案例、团队模拟、讨论这样的教育方式。另外大家也非常重视国际的合作。不管是学生还是项目还是教师。这是国内在过去这些年来,MBA院校呈现一个增长的趋势,MBA招生也基本是在增长的趋势。围绕着我们MBA的学校的增长或者是招生的增长,我们国内还是有很大需求,我们有40万个国有企业,30万个外资,有一千万的乡镇,我想仍然对中国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有非常非常大的影响。
新阶段有什么特征?这是一个刺激与响应的螺旋。第一,管理教育和管理学院做很多思考,一个是国际化,这个国际化已经融到了我们管理教育的各个环节,大量的外国学校进入中国,大量的外国学生进入中国,不管是 留学还是交换,有大量的英文授课的需求。从另外一方面,对中国知识的探求,不管是历史文化的,仍然是非常迫切。不管我们自己解决中国问题,还是国外的学生到中国来,他也想到中国。另外从研究来讲,我们只能研究中国问题。另外一个挑战就是我们有百家主要的商学院培养了这么多的人才,经过16年的探索或者是实践,我们现在实际上处在一个我们的管理要更进一步的精细化,也就是说,我们的项目管理要更好的反映出这个社会的需求。我们学生本身怎么比较好的能够对他们进行更好的定位和培养以及课程的建设。因此这里边有创新的东西。我们围绕着当前出现的一种对MBA教育的反思和思考和求变的这么一种态势或者是情况。
我想对今后的发展有这么几个思考。一个是,我觉得MBA教育从现在再往下发展可能大家会更关注使命其做,也就是说,我们的发展要和我们的使命更密切的相结合。这个不像在早期很粗犷或者是根据一些想法我们就做了一些事情。使命的本身我们有比较长远的思考和愿景,有比较长远的战略和实施,因此由使命来定位我们自己MBA的项目和我们MBA培养的方式。因此从使命出发,我们怎么样定位我们自己的培养方案,包括各种目标,包括学习的保证,这种定位就决定了我们学院到底是一个教学型的,还是研究型的,还是教研型的这么一个学校。我们的研究取向是纯学术的,还是应用的,还是政策研究的等等。研究的问题是国际的,还是中国的,这里边我们学生的素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我们的使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围绕着这个使命,围绕着使命来定义我们整个办学教育的中心,我想中心一点,一个是学生,就是我们所有的活动,所有的办学环节应该是围绕着学生的。要达到这个,非常重要的,这里面队伍建设和能力培养。
第二个思考的,我想在研究上,因为学校是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因此研究的定位,一方面从管理学院来讲,你既关注一些普适的管理理论,又要关注一些特定的管理问题。一方面要研究非常敏锐的一些探讨,另外要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复活又要关注应用。从这里面我们应该思考,包括管理学院,包括我们自己在清华经常思考的,最近讨论比较多的是我们跟着西方学还是我们在新的基础上,我们能够续写一些新的篇章,在管理教育上。
另外我们能不能够总结出中国式管理,而不是像在很多年前是由西方人总结一大堆的很多的管理理念。衡量学院的研究成果,形式很重要,到底是一个发表的学术文章还是研究报告,影响非常重要。就是你的研究到底对学术界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这个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这是第二。关于这个研究。
第三,我觉得现在到了一个阶段,就是管理学院应该考虑我怎么样能够持续的提升,能不能构建一个机制,而不是说,我是一个院长,我会努力工作,后边的人也会继续努力工作,应该从体制上和机制上能够构建一个持续改进的机制。使得学院的发展能够比较可持续。第一条我能够对外边的变化有比较强的洞察力,同时要做出及时的反映。
第二,我们技术这么多年,我们可能更追求精益管理,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质量保证体系,我们应该追求在我们这个行业或者是MBA教育的这个圈里边,我们能够达到一个基本的标准或者说我们要达到其中的一个高标准。也就可以和我们国际同行或者和国内同行在办学理念方面能够有一个对话的平台。因此这个机制的建立是保证管理学院进一步发展,也是非常重要。能够继续提升我们整体的办学水平,我觉得这是下一步从MBA发展的角度来讲,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个考虑,我想就是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前面提到国外的几个主要的商学院,前面几家都在考虑,我怎么样能够更好的符合我们企业的需求,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综合的能力,更好的培养学生能够相关。因此提出了很多方面。在当前来讲,我想多数,特别是我们国内的学院里边,整个的设置和人才培养素质的基本的框架,还是以职能和功能的导向为主。因此可能在下面一段时间里,可能在下面几个领域或者是知识点上,我们应该花更多的工夫,这样的话,一方面能够满足我们挑战的需求,另外是我们发展的需要,沟通能力是非常得到共识的。最近有很多相关的企业界和管理学院的一些讨论,都围绕这么几个,要有非常强的沟通的能力。再有,要能够有比较好的 执行力和商业能力。我想这些方面可能更多的比较偏软一些的,而不是一个具体的职能部门的问题。但是是非常重要,基本的人才素质的特点。因此我觉得,从管理学教育来讲,这方面应该花比较大的工夫。
最后总结一下,用非常短的时间跟大家分享,第一个是中国管理教育进入了一个思考与变革的新阶段,第二是什么样的使命决定了发展方向,由使命决定了发展方向。第三我们需要构建持续改进的一个发展的机制。最后我们要把握重要人才的素质的需求。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