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学俊:“指导思想”从何来?如何“一元化”?(2009-3-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02:55
“指导思想”从何来?如何“一元化”?
应学俊
2009年伊始,在主流媒体上先后看到了一系列有关“指导思想一元化”的文章,它们大多发表于强势媒体《求是》杂志、《人民日报》等。比如,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志民教授的《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客观规律》;有趣的是,一个多月以后,北京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梅宁华竟然发表了与前述闫志民之文同题的文章,此类现象以往几乎从未见过;而最近《求是》杂志则发表了署名秋石的《意识形态领域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一文。联系到此前不久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先生发表的《筑牢抵御西方多党制的防线》;还有,最近听说有人著书立说要为文革翻案,要来第二次文革推翻改革开放的成果退回到文革前;再回顾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宣示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这一切着实有些扑朔迷离而耐人寻味,令人产生某些遐想。后来悟到,这些有关“指导思想一元化”的文章好像就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议题下的“构建”之举吧?但似乎给人以“折腾”之感……于是,就不得不认认真真地就“一元化指导思想”思考一番。
一、“指导思想一元化”或“指导思想多元化”都是不能成立的命题
“一元化”——对于五十年代生人的一族应该尤其耳熟。何谓“一元化”?辞典释义:由多样向单一发展;由分散向统一发展。亦特指集中统一。什么是“指导思想一元化”?顾名思义,即由一种思想理论体系指导数千万数亿人的“思想”,即指导他们如何去“想”。看到这里,不知怎么突然想起了林彪在文革中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中国有八亿人口,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这个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难查出处,但经历过文革的人大多都会背出这一当时到处张贴、书写过的标语)。这大约可以成为“多样向单一发展,由分散向统一发展”一种通俗而形象的注脚。
在一个政党组织内部,提出“指导思想一元化”当然是绝对可以成立的,因为加入这一政党组织的每一个体成员必然是认同这一指导思想以及组织宗旨的,否则就不会自愿加入这一政党,而这一政党也不会批准他的入党申请。在这样一个由“志同道合”者组成的政党中,怎样提“指导思想一元化”都没有任何问题,完全合情合理。
但就社会所有成员来说,提出“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原因有三:
其一,提出“指导思想一元化”无疑是想基本达到“思想一元化”的目的。但是,在一个数千万数亿人口的国家里,思想的多元化几乎是一种永远存在的客观现实,更不用说世界范围;就人民的大多数来说,思想的“一元化”只能是表面的、相对的、暂时的,而思想的“多元化”状态却是实质的、绝对的,长期的。尽管可以提出“指导思想一元化”的主张,但是却无法真正达到“思想一元化”的实际目标。文革时期应该算是我国“指导思想一元化”的鼎盛时期,但还是有很多人——甚至共产党员,在那种空前绝后的高压态势下不顾身家性命持有异议,表达异议。更不用说当今了,批判文革的虽然是多数,但公然否定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要为文革翻案的也有;坚持改革开放的虽然是大多数,但公开著书立说要再来一次文革退回到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政治状态的也有之,如何“一元化”?难不成把持异议者统统抓起来定个思想罪?对此,当局似乎还比较宽松,没打算这样做。所以,提出一个无法实现的主张有何意义呢?那岂不是自言自语?但由于是强势推出,倒是徒然设置了思想的藩篱,对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利——因为很难说清楚怎样就是“解放思想”,怎样就突破了一元化的“指导思想”。还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哲学上是靠得住的,因为这是一个经过争论和实践检验的带根本性的方法论命题。
其二,人的思想从哪里来的?是因为被“指导”而产生还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答案当然是后者。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关于此,毛泽东有过令人信服的阐释:“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即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本源,又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人们要想获得关于梨子滋味儿的“真知”是要亲口尝一尝才行的。所以,提出“指导思想”以及“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显得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其三,就社会所有成员——尤其是占社会大多数的中下层,总体来说他们的“思想”其实很简单,有没有“指导”都一样,那就是要实现《宪法》所赋予的基本人权,追求平等、自由,追求社会公平、公正,争取日渐改善生存状态;他们才不管什么“主义”呢。仅以西藏的民主改革为例,尽管政教合一的“指导思想”牢牢禁锢了奴隶们数千年,但他们一旦知道奴隶主真的永远被打倒了,他们真的拥有了平等的权利和土地,他们原有的“奴隶社会的一元化指导思想”立刻改变了,他们不再对奴隶主有任何人身依附的想法了,欢天喜地地接过属于自己的地契,打碎奴隶枷锁,庆祝解放。西藏数千年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顷刻间土崩瓦解。这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哦,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吧;亦即毛泽东所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所以,不遗余力地向社会大众大肆宣讲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一元化”有何意义呢?人民要看“实”的,不管“虚”的。
人的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存在与人们的大脑中,而不是来源与“指导”。即使“指导”,社会大众还是顽固地不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用自己或一些人的社会实践之“实”来检验“一元化指导思想”之“虚”;检验结果如不对,再“指导”也是白搭。
如果上述观点是可以成立的,那么毋庸赘言,我们可以说“指导思想多元化”也是一个没有多大意义的命题——既然“多元”,谁“指导”谁?只能是并存,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完善或自我改变。
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最终必由人民选择,并非强制推行的结果
如果说,在某些国家某些时期确实存在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一元化”之现实的话,亦即当今某些教授所说是“客观规律”的话,那么,这样的历史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这也值得人们去考究一番。
其实,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最终还是人民选择的,并非靠强势推行。
就中国而言,即以马克思主义来说,并没有人以强制手段要人们接受,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一些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那些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真理,尽管它像“幽灵一样”飘荡在欧洲的上空,但俄国人、中国人还是千方百计把它拿来了。正如梅宁华教授在文中引用毛泽东的话:“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到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这就是自觉拿来。而当马克思主义中一些论断和阐述不适合中国之实情时,毛泽东则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当然是一种有选择的“选择”……而同样是在俄国,他们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再次对“指导思想”进行了重新选择。1917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选择用舰炮轰开冬宫的大门,而1991年,叶利钦却站在几欲冲进克里姆林宫的坦克上阻止了一场武装夺取政权的流血斗争。前苏联对于“指导思想”的重新选择就这样开始了。
曾经执掌着国家政权的蒋介石虽然极其强调“一元化”的“党国利益至上”,鼓吹“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并以法西斯手段推行它们。但最终他还是输了,彻底地输了。“一个政党”由中国共产党取而代之(当然是与其它民主党派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一个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取而代之,“一个领袖”由毛泽东取而代之,新中国的建立也确受到人民的广泛拥护。而逃到台湾的蒋政权,则在几十年后却自行抛弃了原先至高无上的“指导思想一元化”而选择了多党制、普选、三权分立式的所谓“西方民主”模式,不再谈什么“一个主义”了,且并未经过暴力革命。无巧不成书的是,原先自己选择了一元化之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绝大多数国家,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又都不约而同地抛弃了原先选择的“指导思想”而改弦易辙。这也是客观规律,客观存在的历史规律有时就是这样无情。这说明,靠硬性推行某种“指导思想”是没有意义的。一种付诸实践的正确的指导思想,无须强势推行,人们自然会认同它、接受它;而对经实践检验证明是错误的思想,人们就会抛弃它。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对原来“一元化指导思想”体系中某些内容的再次遴选,是一次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审视,作与时俱进的选择和创新,从而使之更加“中国化”,更具“中国特色”;选择的标准回归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选择及其标准符合真理,符合人民的要求,人民的绝大多数支持了,认可了。没有绝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和认可,改革开放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中国的和平崛起也不可能如此迅速。
三、梅宁华《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客观规律》一文中的硬伤举隅
为了强调国家需要一种“一元化指导思想”是不可动摇的客观规律,梅宁华教授在文中说:“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色彩最鲜明,坚持一元主导最坚决”,“……我们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批评资本主义社会乃至宣传马克思主义是被允许存在的,但任何主张改变私有制,实施革命,改变现行制度的思想,都会被禁止,更不可能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但是,梅宁华此说甚是无力,且为硬伤,建议重新论证。因为梅文在这里做了自相矛盾的阐述。前面刚说“批评资本主义社会乃至宣传马克思主义是被允许存在的”,后面又说“任何主张改变私有制,实施革命,改变现行制度的思想,都会被禁止”——注意,梅宁华这里说的是“思想被禁止”——这里的自相矛盾岂不是太明显了吗?况且,“思想”又如何能“禁止”得了呢?如果不是真正认识到而由衷地信服,即使刀架在脖子上,思想还是不能被“统一”到另一种思想中去的。由此看来,梅文就不仅仅是自相矛盾的问题,而是非常可笑了。即使要“禁止”,也顶多是禁止“实施革命改变现行制度”的行为,而绝对不可能是“思想”。
作为北京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的梅宁华文中出现这样的硬伤,实在令人意外和遗憾。
为了证明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不可动摇性,梅宁华教授还说,今天在全球面临金融危机巨大困难的时候,西方重新兴起“资本论热”、“马克思热”,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征服世界、影响世界的巨大理论力量。——可是,梅宁华教授顾此失彼了,因为梅文所说的这一切不仅说明了他想要说明的观点,同时还证明在他所说的西方国家,思想并没有被禁止——即使是学习和宣传号召推翻资本主义的马克思的思想理论;这一切又恰恰证明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似乎也在奉行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论什么“主义”什么价值观,都要以实践来衡量之、审视之。这是实事求是的务实表现。这一切证明梅宁华教授所说的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色彩最鲜明,坚持一元主导最坚决”似乎又有些自相矛盾且空穴来风了。
说到禁止“思想”和言论的事儿,这大概只发生在中世纪、某些法西斯国家或中国的文革,比如布鲁诺、伽利略、遇罗克、张志新、李九莲、钟海源、王申酉等许多因犯违反“一元化指导思想”的思想、言论罪而被杀戮的公民,就是最典型的例证。那时,确实是强调“一元化指导思想”的鼎盛时期,许多违背或被冠以“反对毛泽东思想”之罪名的人就被杀戮了,所谓“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
再次想到,梅文中的上述硬伤不知是笔误还是某种价值追求的反映,笔者不得而知。
或许梅宁华教授该文中的另一段话可以为这一谬误的出现做一注脚:“中国为什么特别需要强调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这是由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国。历史上不断地分分合合。分则弱、合则强。在历史上,尽管中国社会分合无定,但是中国人的大一统观念却愈加强化,最终凝结成为中华民族心理底层不可动摇的文化根基。”在这里,梅宁华把中国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归结于是否有“大一统的观念”, 把“一元化指导思想”上升到国家统一的高度,然而这显得非常苍白无力,也无法自圆其说。因为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袁世凯发布尊孔令,再到蒋介石的“一个主义”,从来不缺推行“指导思想”大一统的追求与举措,可结果如何呢?前文已述,不赘。
其实,所谓“指导思想”亦即某种官方强势认可的某种核心价值观。以所谓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美国来说,美国如果有立国之“指导思想”或曰核心价值观的话,那也是美国人民的选择,美国的由来及其独立战争的历史告诉了我们这一点;美国的历史还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不缺乏武装斗争、暴力革命基因的国家,在这个法律上没有“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国度,如果公民普遍认为他们不能接受某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的禁锢,而合法途径又不能解决问题的话,发生暴力革命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很遗憾,美国久久没有发生这样的暴力革命,而且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尽管它有时因强大而显得似乎有点有恃无恐。这些怎能不耐人寻味。
四、结 论
就社会大众而言,一切正确认识必来自于实践,并由实践检验,而非经“指导”而产生;“一元化”,从主观来说提出这样的主张也无甚不可,而在客观层面它是无以实现的(政党内部如何“指导思想一元化”不在此论及),思想文化多元并存、不断完善或自我改变是必然规律。
一切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符合人民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理论以及价值观都会被人民认同和接受,并努力付诸实践,它并不需要特别的强势推行,更不需要强迫接受;一切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违反人民利益、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理论以及价值观,必将遭到人民的最终唾弃,不论一些人以何种手段固化它。
许多理论问题人民中的大多数也许并不懂它,他们其实并不关心什么“指导思想”什么“主义”,但人民的眼睛是亮的,心中的一杆秤是无须校准的,人民的感受更是一种看起来非理性而实际上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尺——那就是“民心向背”的实际状况,谁也不可轻视。抛开这一点而大谈“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显得过于僵化和教条了,使人感到又回到了争论“社会主义的草”还是“资本主义的苗”的年代。
从历史发展的事实和规律来看,我们正在看到资本主义并不讳言对社会主义某些方面的借鉴,如梅文所说,他们也在研究马克思和《资本论》;而以中国为“标杆”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明确无误地借鉴了资本主义体系中那些具有科学性和普遍价值的成分。为了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正在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梅宁华教授等也不至于否认这一点。
思想的多元化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存在,必须允许并存和它们的自我完善。如果真要说一个国家确实需要一种“指导思想”的话,那么,能够实现社会公正、政府官员清廉、民富国强、人权保障的思想理论或曰核心价值体系,无须强迫,人民的大多数自然都会接受并努力付诸实践甚至不惜代价地捍卫它,而无须在这样那样的“主义”或“姓社姓资”或“一元化”还是“多元化”一类标签、概念上争论不休。
还是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的方法论指导我们进一步去探索真理、改善民生,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祖国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这倒是国人大多数都已经认同和接受的“指导思想”,无须再折腾什么了。
(转载本栏目下文章,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作者赐稿     2009-3-26     本网站发布时间:2009-3-26 11:20:21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PrintNews.asp?NewsID=14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