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新校长的办学人生(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7:56:41
董志新校长的办学人生(图) 时间:2008-08-14 【来源:常州日报】

董志新校长像

  1941年冬,时近年关,大雪纷飞。沪宁火车上,一位学者模样的乘客默念祖国之灾难,联想到办学之艰辛,百感交集,口占一绝——“声传腊鼓雪纷纷,倦鸟归巢欲断魂。锦绣江南阴霾在,何时大地欣回春。”这位诗作者,就是省常中沪校的校长董志新,是他,在学校最艰难的时候苦苦支撑,主持校务。

  董志新(1904-1971),字紫星,宜兴和桥人,国立中央大学英语系毕业。1932年任江苏省立常州中学英文教员,后任训育主任。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因常州接近战区,省常中迁至宜兴丁山湖洋渚,不久被迫解散。1938年10月,董志新等省常中教职员辗转到达上海,而学生在上海借读者为数甚多,于是师生倡议复校。于上海复校时校名称江苏省立常州中学沪校。江苏省教育厅委派董志新担任代理校长。

  沪校租赁上海公共租界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960号楼房1幢为教室,龙门路178-179号楼房两幢为师生宿舍。1939年2月1日,沪校正式开学。学生240余人,其中旧生复校170余人,招收插班生70余人。高、初中均单轨,共6个班级。教职员12人,大多为省常中旧任。

  沪校开办之后,在董志新校长的指导下,规模不断扩大。1939年9月,高一改为双轨,全校7个班级,学生增至350人。1940年秋,原有校舍不敷使用,租用国强中学(今上海京西中学)教室及宿舍为高中校舍,操场两校合用。高一、高二双轨,全校8个班级。1941年夏,沦陷区青年来沪求学者激增,要求寄宿,情词恳切。董志新校长设法筹借巨款,与江苏中学合赁宿舍一处,足够100多人寄宿。房屋租约订期3年,租金每月1200元,学校经济困难可想而知。至1941年9月,在校学生500多人,8个班级,教职员25人。

  沪校虽地处上海闹市区,但学风依然淳朴,师生教读认真。董志新校长在可能范围内努力推进校务,利用宿舍、膳厅辟作物理实验室,并逐步添置教学仪器。办学条件虽然艰苦,但办学成绩并不逊色。1939年9月,沪校第一届高中毕业生17人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升学者13人,学生程心一获得全国统一考试第一名。教育部因沪校办学成绩优良,指令自1940年起每年保送5名高中毕业生免试直升后方国立院校。沪校办理期间,共毕业3届学生,总数200余人。除少数就业外,大多往后方升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上海租界,董志新苦苦支撑了三年的沪校被迫奉命结束。房主通过律师警告沪校履行三年租期契约,否则诉至法庭。董志新迫不得已,酌给钱款了事。此外,急需归还所借租赁费和添置校具费共2万余元,并须筹措教职员积欠薪金,向银行告贷均遭拒绝。万般无奈,经校务会议议决,忍痛将数年置办的校具变卖以偿还欠款。即便如此,还缺2600元,只得由董志新设法借垫。先后费时两月,沪校宣告结束。

  沪校解散后,董志新回到家乡宜兴。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省常中筹备复校。江苏省政府委派董志新担任江苏省立常州中学校长。

  省常中复校,困难重重。始业式上,董志新校长向师生作了讲话:“常中复校,须从头做起,师生生活必异常艰苦。倘能戮力同心,可望成功。”一口宜兴国语,时时夹杂两句英文,诚恳的态度、婉转的语气,师生感到董校长给了大家一个非同等闲的感觉,顿时信心倍增。

  1946年1月4日,原驻扎在校内的国民党军队迁出,学校才得以迁回玉梅桥原址。

  抗战时期,沦陷区不准教授英语,因此,复校后招收的高一新生,英语程度参差不齐,学校便按英文程度编班。作为校长,董志新亲自执教水平最差的一个班。刚开始用英语授课时,学生便只有目瞪口呆的份,但随着他的循循善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水平提高很快。

  1946年夏,复校后的第一届学生毕业。董志新校长欣然题词“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在毕业纪念册序言中,寄希望于青年学生——“能推其平日爱校之心,以爱国家、爱民族,则将来无论为教育家、工程师或任何建设人才,必能为国家求生存,为人群谋幸福。”

  1947年11月26日,董志新因病辞职,学校师生代表至其住处苏州浒墅关挽留,结果无效。

  董志新辞去省常中校长职务后,离开江苏避居上海,为维持生计,受荐到上海私立南洋中学担任英语教师。1958年受上海潘汉年、杨帆一案牵连,被定为历史反革命,判处有期徒刑12年,在青海德令哈农场服刑。1970年刑满后,因害怕回到家乡再遭“文化大革命”迫害而留场工作。年近古稀思乡心切,归期难卜,郁闷中只得借酒浇愁。1971年突患脑溢血去世,终年67岁。1997年,经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复查,历史反革命冤案最终于11月24日予以纠正平反。长眠在青海的在天之灵终于可以得到告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