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证中的气虚表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20:06
【关键词】  气虚
摘要:阳虚证源于气的物质(属阳的部分)耗损所产生的证候。所以除了见有虚寒证外,应该同时见有气虚证。阳虚证中气虚的表述所以不一,是由于虚有相对、绝对不同,绝对中又有多少、轻重之别,所以气虚相对而言也随阳虚程度有早迟、多少、轻重的不同,开始时可能是神疲乏力,以后逐渐加重,出现如气短、少气、气不得续、动则益甚等症。症状越多,阳虚程度越重,阳虚证更典型。这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阳虚;气虚;证候
阳虚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证候之一,其临床表现说法不一,尤其是对气虚的表现认识很不统一。如全国统编《中医诊断学》教材在表述阳虚证时,有的直接表述有“精神不振,少气乏力”(五版教材)的气虚表现。有的表述“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新世纪规划教材)的气虚表现;有的表述没有气虚表现,如《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中解释阳虚证说:“阳虚,指阳气不足,临床表现有面色白光白,手足不温,容易出汗,大便稀烂,小便清白,唇色淡,口淡无味,舌质淡,苔白润,脉虚弱等。”这值得探讨。
1 阳虚与气虚有必然联系
《管子?枢言》说:“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是说人的寿夭与气密切相关。气存在于体内,运行不息,是生命存在的体现;气的运动停止,则标志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停止。所以,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是人体生命的体现。可见,气对人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人要减少疾病,要健康长寿,就必须珍惜、保养身体中的气。《庄子?则阳》说:“阴阳者,气之大者也”,《春秋繁露?五行相生》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则阴阳”,指出阴阳是气的两种不同属性的表达,阴阳二气合而为一,即是机体本原之气。本原之气,一分为二,则为阴阳二气,可见气能分阴阳。如果种种因素影响气的生成或耗损或运行障碍,均会发生病变,常见的有寒、热病变等。反之,寒、热病变与气关系密切。因此,阳虚与气虚有必然内在联系。
2 一身气虚的“虚”有多种含义
2.1 一身之气虚
这里的气虚,与一身之气的生成有关。一身之气的生成,与元气、宗气及肺、脾、肾关系密切。其过程是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与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气相合而成宗气,积于胸中气海。元气由肾精所化,积于脐下丹田。宗气下降丹田,后天以充先天,以资助元气;元气上升胸中,先天以助后天,以促进宗气。元气与宗气的升降交合,则为一身之气,所以《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提示一身之气虚包括了元气虚、宗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等。
2.2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其中的虚,⑴相对虚:如温疫流行,毒气、虫兽损伤等。邪气过强,正气不虚,但邪气就是犯体了,这种所谓乘虚而入的虚,未必是“精气夺”的虚,故只能是相对虚。⑵绝对虚:正气已虚,失去保卫,邪气乘虚而入的为绝对虚。如内伤表虚的肺气虚证。由于肺脾功能减弱,宗气不足,失去充养、保卫机体作用,所以机体不仅表现自汗,容易感冒,而且有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神疲体倦、呼吸气短等症状。这种虚,精气已夺。
2.3 “阴盛则阳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其中的阳病,指阳气受损。由于寒湿邪气属阴,容易伤人的阳气,所以阴偏盛时,则阳必衰而为病。这时的虚,往往是虚实错杂,虚的程度各有不一。一般而言,有实中夹虚,或虚中夹实,或虚实并重。但总以寒的特征冷、淡、稀、润、静及虚为其主要表现。实中夹虚,指实证为主,虚证为次。虚中夹实,指虚证为主,实证为次。虚实并重,指虚证与实证并重。三者之中虚的表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
2.4 “阳虚则外寒”(《素问?调经论》)
这里的阳虚,是指内伤虚损,元阳衰微,卫阳不足,机体失于温养。由于机表失于温养,所以感觉外寒。阳虚与脾肾,尤其肾阳密切相关。肾阳,又称元阳、真阳,是人体阳气之根本,正如张景岳所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传忠录》)。肾阳源于先天,受后天精气充养,故有上述认识。
3 气虚与阳虚是层次、结构、量化的差异
3.1层次差异
中医学基础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精微物质。因此,这种气被称为一身之气。一身之气中,因来源、作用不同又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等之分。如果说一身之气为一级层次,则以元气、宗气为代表的气为二级层次,以肺气、脾气、肾气为代表的为三级层次。元气,又称“原气”、“先天之气”、“肾气”、“真气”等。元气是禀受于父母而藏于肾的精所化,赖后天之精以充养,是激发推动脏腑功能活动或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又称“后天之气”,也称“真气”。由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成,积于胸中,上出息道,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水谷之精气始于后天饮食,由脾胃受纳腐熟消化转输,为气血生化之源。三者之间,脾胃水谷精气,斡旋于肺肾之间,上与肺吸清气结合为宗气,下藏于肾而为肾精。先天资助后天,后天补充先天,共同维持一身之气。所以,一身之气分则为不同层次,合则为一。
3.2  结构差异
根据“天人相应”学说及“阴阳学说”的理论,一身之气可分阴阳,阴气本主凉润、宁静、抑制;阳气本主温煦、推动、兴奋。阴气、阳气中,凉润对温煦,宁静对推动,抑制对兴奋,彼此相互抑制不至过分,维持人体阴阳相对平衡,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明?王肯堂《证治准绳》说:“阴阳各因其对待而言之:形与气对,则以形为阴,气为阳;寒与热对,则以寒为阴,热为阳;升与降对,则以降为阴,升为阳;动与静对,则以静为阴,动为阳……一气之中而有阴阳,寒热升降动静备于其间。”指出一身之气虽是微细物质,但有不同结构,最基本的有阴、阳属性不同。如果气的阴阳失调,随之则有寒热升降动静变化。如因阳气(温煦、推动、兴奋)的不足,则为阳虚。
3.3 量化差异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量的变化过程,常言说“量变到质变”。对照人体疾病证候的发生,也是如此。⑴一身之气中,脾虚轻,肺虚重,肾虚更重。一身之气由元气、宗气组成。元气来源于先天。人体出生后主要依赖于后天,并由后天充养先天。而宗气为后天之气,所以宗气不足是人的一身之气不足的早、中期阶段,而宗气中又以脾气不足为最早阶段。因自然界的清气对每一个人的分配都是公平的,只要呼吸道通畅,则清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般不虚;先天元气由父母所赐已成固定;唯有饮食的受纳、腐熟、吸收、转输受其制约而影响宗气、元气发生虚证,如《灵枢?五味篇》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气衰、气少属气虚不足,从临床实际看,饮食不足的脾虚以神疲乏力为明显。若影响呼吸如气短、少气,则又是脾虚发展到肺虚。宗气不足,肺脾亏虚,久久不愈,元气或肾气一方面不能得到后天补充;另一方面又因资生肺脾等而耗损,必然带来元气不足或肾气虚。此时病情更加严重,可出现气不得续、动则益甚等证。故临床有气虚重在脾肺,阳虚重在脾肾之说。⑵阳衰阴盛。气分阴阳,气虚则包含阴阳的不足,而阴阳中由于阳的温煦、推动、兴奋等的物质受到耗损,甚至衰竭,则凉润、宁静、抑制的物质由少到多,寒的征象更突出。与此同时,气虚亦相应出现而加重。⑶由实至虚或因虚致实。疾病发生,总是有原因的,外感疾病,外邪停留体内;内伤杂病,引起脏腑功能失调,致病理产物停留;因为虚,无力温运,亦致病理产物停留。外邪或病理产物,不能及时消除,必然消耗一身之正气,形成实证夹虚,虚证夹实,虚实并见等差异。由于有量变的过程,所以阳虚中的气虚有神倦、乏力、气短、少气、气不得续、动则益甚,出现早迟、多少、轻重的不同。如气虚出现早、少、轻,则阳虚证轻,气虚不明显;反之迟、多、重,则阳虚证重,气虚明显。若邪气初犯,一身之气不虚,亦有神倦、乏力、气短等表现,此时应注意辨别。属邪气初犯者,为正气被遏制,暂时不能发挥功能所至;属阳虚证候者,为耗损阳气,发挥功能不足所致。
由上所述,阳虚、气虚、实寒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在选择益气、温阳、散寒等药物时,亦应随其病理变化适当增损相应药物,才能针对性强,取得预期效果。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阳虚证中的气虚表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中药联合多贝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甘肃中医学院学报》--医学期刊频道--首席... TGFβ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广东医学院学报》--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医护工作中的抚慰艺术--《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医护工作中的抚慰艺术--《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吡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中的应用--《临床医药实践》--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实验研究列联表资料的SPSS分析--《中国热带医学》--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肛门护理--《中华医药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跟腱断裂术后缺皮15 例治疗体会--《安徽医药》--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闭合性跟腱断裂22例治疗--《中华中西医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论医护人员提高语言艺术的途径--《淮海医药》--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肠炎的体会 --《中华医药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北京郊区医生莱姆病KABP调查--《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论医护人员提高语言艺术的途径--《淮海医药》--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新癀片外用临床观察--《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合理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实用医技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白内障术后散光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后发性白内障的防治新进展--《国际眼科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超声诊断肾包膜下大量积液2例--《中国疗养医学》--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氦氖激光治疗仪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吉林医学》--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中国社区医师》--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_好读书读... 经皮微穿刺技术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创伤外科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麻醉及手术中心跳骤停的诊断与复苏--《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维生素C漱口急救高锰酸钾口腔灼伤2例--《实用医技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