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哈尔滨断水危机公众基本平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39:54
哈尔滨断水危机公众基本平静
松花江上游化工厂爆炸造成河水污染
中国东北都市哈尔滨发生的供水危机仍然在持续,当局处理危机信息以及处理供水危机的问题对公众信心造成一定影响,哈尔滨公众显示了对危机的承受能力。从总体上看,哈尔滨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尚未受到太大影响。
从昨天晚上开始,这座数百万人口的黑龙江省会已经将城市供水系统切断,防止松花江上游一座化工厂泄漏的剧毒物质苯和硝基苯进入供水系统。
不过前天和昨天出现的抢购瓶装饮水的风潮似乎已经缓解,当局出动许多运水车送水。哈尔滨市几家医院都处于戒备状态,以便抢救任何可能发生的中毒病人。
平息公众恐慌
黑龙江省副省长王立民说,当局正在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供水,他呼吁民众保持镇静。他保证说会有有大量水源源不断运进哈尔滨,水价会得到严格控制,水源也会得到保证,他呼吁公众不要恐慌。
据市民反映,眼下家家都储存了不水,而各家商店也从外地运进了大批瓶装水。一位乐观的市民说,他们的生活很正常,有饭吃,有水喝,满街都是矿泉水,满街都是水。
另外一位市民说,水危机这两天缓解了,昨天水送来了。前天有问题,水送来后,他们现在还存了不少水。自来水也有,就是不能饮用。一切正常,他们该上班还上班。
与此同时,有关专家已经对吉林和黑龙江地方当局的处理危机的方式提出质疑。环保学者马军认为,有关当局在处理危机过程中,缺乏信息交流,也缺乏对民众的信心。
断水影响餐饮业的客流

水质量还是可以的,政府说,供应的水都正常,可以放心,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有没有信心
哈尔滨一名餐馆经理
他上游水污染的信息没有及时传达到下游,部分是由于各自为政的体制因素。另外化工厂这类高风险的企业没有最严格的安全、专业管理,和周围社区沟通也不够。
他认为当局对危机信息处理不当影响了公众的信心。所以人们对于4天后恢复供水的承诺,以及恢复后水质量如何,都没有完全的信心,尽管黑龙江省长说恢复供水后要喝第一口水,这都不能令人信服。
学校放假
据报,当局目前把大专院校作为供水重点,调集大批水车从水,确保学生生活基本正常,以免引发抗议事件。而一些中小学则开始放假。
克雷格·哈奇逊在哈尔滨教英文,周二他亲历了市民争取得到饮用水的紧张情况。他看到城市中到处有人们排长队,他们在大量买水。昨天和前天人们大量抢购水引起恐慌。显然超级市场和商店的水已经售空。各种车辆正在运进瓶装水。
克雷格·哈奇逊自己很幸运,因为他所在的学院的自来水供应来自一口深井,显然那个水井很安全,所以他们仍然有自来水。
克雷格·哈奇逊说他教英文的寄宿学校没有水供应。学校刚宣布到12月1日以前放假。他还听说哈尔滨其他地区的学校也在实行放假。
浮在松花江上的死鱼

河水看上去并不太糟,当然仍然和平常一样看上去不干净
克雷格·哈奇逊
还有谣传说不久还要发生地震。谣传和缺水可能增加了人的焦虑。他已经努力不去他教书的校园里的厕所,因为没有自来水,厕所里的卫生状况很糟糕。学校里的学生也没有了淋浴。
克雷格·哈奇逊说,河水看上去并不太糟,当然仍然和平常一样看上去不干净。
餐饮业受影响
不过民众比较担心的事,一旦大停水时间超出四天,恐怕危机将会恶化。眼下许多民众都选择离到外地躲避,而大批外地游客纷纷逃离。受到直接冲击的是当地的餐饮业。
哈尔滨一家著名火锅城的一名经理向BBC中文部记者介绍说,眼下水还够用,饭店照常营业,但是光顾的客人明显减少了。她说她的客流量少了1/3。感觉来水就能恢复。游客也减少了。亲属朋友都去别的城市了。
另外一名餐馆经理说,他们的水来自一口30米深的水井,一天拉一吨水,所以水够用,他们可以接待更多客人,"水质量还是可以的,政府说,供应的水都正常,可以放心,取决于消费者对企业有没有信心"。
杨炎(音)是一个青年旅馆的经历,她也说对于断水不太担心。他们从一口井中取水,所以情况还可以,但是城市的主要水供应来自松花江,所以供水被中断。
他们被告知断水情况可能持续4天。她说人们并不太担心,他们能够从超级市场购买纯净水饮用。人们正在储存水,有人在街上卖水。公众从其他地区得到水,如大连也帮助哈尔滨。
杨炎说他们感觉很安全。虽然城市其他地区的人不能淋浴,至少他们还有饮用水,能够有水做饭。杨炎说她相信情况不太严重,她不太担心。
_xyz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哈尔滨断水危机公众基本平静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冲入中国汽车市场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中国:"世界第一"情结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中国:新生代婚恋新潮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面临巨大政治挑战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长城""竞选""新世界七大奇迹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春运-中国式劫难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希拉克不满英语愤然退场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变化中的俄罗斯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苗条的法国人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日:破冰?融冰?如履薄冰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华人电影的外热内冷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分析:美朝热络 中朝趋冷?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分析: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从“中国威胁”到“中国责任”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清理煤矿“官股”未见积极回应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当局警告豪华饭店会受袭击”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证实首批人类禽流感病例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官员:富人超生影响社会公平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中国 时尚劲吹超短风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动用五十万士兵和武警帮助抗雪灾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信息欺诈缘何频频出炉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一个城市的诚信细节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李肇星就松花江污染向俄罗斯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