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光---后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9:31:19
生命之光---后记2008-05-23 15:36

后记

    后记

明朝“俞都”遇“灶神记”

  明朝世宗嘉靖年间,在江西地方有一位儒生,名叫

俞都,字称良臣,博学多才,曾与朋友们共同建立了一

座文昌社,在社内提倡惜字、放生、戒淫、戒杀、戒口

过等的善事,但他参加了七次科试,都没有考中,生了

五个儿女,其中有三个儿子夭折,他的第三个儿子,左

脚生有双痣,他们夫妇俩极为喜爱,八岁时在村里中游

戏,突然失踪了。生了五个孩子,只存了一个女孩,这

个人家处在这样一个悲惨的环境中,说来是很悲惨的,

因此他的太太为了痛哭儿女,眼睛亦哭瞎了,从此家境

更为贫困窘迫。他想想自己并无过错,竟惨遭天罚,当

他四十岁后,每逢腊月底,就写疏文向灶君祈祷,请求

上报 玉皇大帝。

  在他四十七岁那年的除夕,正与瞎了眼睛的妻子和

一个女儿很凄凉地坐着时,忽见一位头戴方角中,身穿

黑衣服的人,他的头发已经半白,自称是从远路回来,

听见俞公忧愁叹息的声音,故特地来相安慰。俞公听他

这么一讲,觉得很奇怪,因此陈述他家中状况,并讲起

上疏文的事情。这位客人答道:“我早已知道你们家中

的事情了,你内心对人恨意太重,专爱做那虚名的事,

满纸诉着怨恨,用亵渎的话呈报 上帝,恐怕要受的处

罚还不止如此呢!”俞公说:“我立誓行善事,严格遵

守规条,岂是虚名吗?”那位客人说:“你所遵守的规

条中,按那‘惜字’一项来讲,你见学生用旧书的纸张

糊窗包东西,你就不予警戒。讲到‘放生’,你不过因

人而成其事,内心并没有动慈悲的念头,并且虾与蟹,

亦放在厨房里烹煮,难道它们就不是生命吗?如果论‘

口过’,更不能禁止,你一声争论就触怒鬼神,暗中所

作的恶事被登记的正不知有多少。邪淫的行为虽不见有

实际的行动,然一见美色,内心就放不开,只是没有邪

缘相凑而已。你的疏文到达上天 玉帝面前,玉帝就派

着使者查察你的差恶,几年中,没有一点真实的善功可

记,但见你在单独相处的时候,贪念、淫念、嫉妒念、

高视自己、卑视别人的意念及恩仇报复的念头,心志不

定地藏在胸中,固结不能解,想逃祸还恐不及,怎能得

福呢?”

  这时俞公见自己的过恶都被说了出来,就伏在地上

流着涕泪道:“你能通晓幽冥的事,一定是位神明,愿

求你救度”。他说:“你亦知道慕善为乐,但你善根不

深,恒性不固,所以生平善行,都是一套敷衍和虚伪。

从今以后,凡属贪念、淫念、虚伪客气、以及所有妄想

杂念,一律要收拾得干干净净。你念头来了,只能理会

善的一边去,自己力量能做到的,要不图报,不求名,

不论大小难易的事,要耐心去做,如果自己力量办不到

的事,亦要勤勤恳恳,使得善意圆满,并要发自恒心,

不可有始无终地形成怠惰。待人处事不可自欺欺人,自

然会有不可测之效验。因为你家中奉事我很虔诚、很洁

净,所以我特用这些话告诉你,作为报答。”他说完这

话走进厨房就不见了。才知道他原来是灶神光临,于是

点起香来叩谢,就在第二天大年初一,祈祷上天,立誓

痛改既往的过错。自己取了一个号叫“净意”,来驱除

坏的念头。当他初实行时,感到杂念纷来,不是怀疑,

就是懒惰,于是他就在观世音佛像前叩头流血,自己发

誓求善念,真诚纯洁,如果有丝毫对自己宽赦,则永远

堕落地狱。每天早晨虔诚念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圣号一百声,来祈求菩萨冥冥中保佑。从此他的一言一

行都好像有鬼神在旁,不敢作欺骗。凡有济人利物的事,

不论事情的大小,本身的闲忙,别人知道与否,他本

身力量够与不够,都欢喜去做,甚至委曲求其成就。且

以因果报应,逢人就予以劝化开导,因此在善行的熟练

下,心念一动则万善相随,内心静的时候则一念不起。

  像这样持行了三年,适遇张江陵任相国,就聘请他

去训导儿子。后来他去参加乡试,得蒙考取而成进士。

  有一天,他见杨内监的几个孩子中,有一个孩子年

方十六岁,看来很面熟,问他籍贯,是江右人,说小时

候误入粮船,还有点儿记得姓氏和村里,再脱鞋子一看,

果然有两颗痣,俞公叫道:“他是我的儿子”!杨内

监就将孩子送回俞公家里,俞夫人怃着孩子痛哭,血泪

都流了出来,儿子棒着母亲给她舐眼睛,眼睛就复明了。

  俞公乃辞去官职,得张江陵相国的厚礼相赠,后来

他的儿子长大成婚,连生了七个孩子,并承继着家庭书

香。俞公年寿活到八十岁才归天,他曾写了一篇“遇灶

神记”来训导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