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两面干部”考验官方选拔干部的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26:17
“两面干部”潜藏的主要有两面:  一是女人。上面提到的区委书记名为董锋,徐州一位律师评价:“董锋作恶太多,经济问题太大。个人生活方面太烂,而且作风霸道。”《中国青年报》文章指出,董锋是徐州的名人。一位宣传部门人士形容,他就像文学名著《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从底层爬上来的人物。董锋生于徐州农村,12岁成了孤儿,1977年参军,1980年与公社干部之女睢传侠结婚。1981年退伍后,历任种牛场场长、镇党委书记等。2006年任区委书记。董锋生活作风极不检点,情妇先后有支某、王某、黄某、陈某等。早在1994年,即任区委书记前12年,董锋就与比他年轻22岁,称他为“三叔”的支某发生关系,并强迫妻子观看他们做爱,不看就报以拳脚。这种“一夫二妻多妇”的生活长达数年。
  二是金钱。据其妻睢传侠举报,董锋利用批地权力疯狂受贿,公开对开发商表示,谁不出个十几、二十万元就别想拿地。举报人王培荣告诉记者,董锋仅受贿房产少说也有十几处。
  “两面干部”公开的那一面,主要也有两面:
  一是政绩。一方面,董锋从一个农村娃娃一路攀升到区委书记,政绩是不错的,这也是大多数“两面干部”的通例。根据泉山区纪委6月17日发布的信息,“董锋书记提出‘四抓四促进’,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他对部分机关干部作风问题提出严厉批评,强调“奖要奖得怦然心动,罚要罚得刻骨铭心”。6月21日,董锋在《徐州日报》发表一篇谈解放思想的专访,提出“三看三想”,其中“一看一想”是“看干部政绩评价标准、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和作风建设情况,想一想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观”。另一方面,老板们是看准“权”花“钱”的,权力越大,价码越高,董锋的价码是“谁不出个十几、二十万元就别想拿地”。政绩换来了权力,睢传侠说,随着官位越来越高,董锋“每次回家都耀武扬威”,经常讲:“在徐州还有我董锋办不成的事情?”
  二是叫廉。“两面干部”口头上都大叫廉政,也成了通例。董锋在各种会议上喊反腐“很坚决”。今年4月,他在纪检工作会议上向各级党政部门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要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提出了四个“紧抓不放”:一是紧抓不放廉政教育这一基础工作,二是紧抓不放制度建设这一根本措施,三是紧抓不放监督这一关键环节,四是紧抓不放惩处这一重要手段。用上述“基础工作、根本措施、关键环节、重要手段”反衬董锋所作所为,岂非天大讽刺?
  由于“两面干部”的上述特征,选拔干部难度极大,一是潜藏面都在“地下”,其潜藏行为是“地道战”,组织部门考核不到真实情况,而政绩又“突出”,只好提拔。二是“两面干部”往往权高霸道,没人敢惹,民意测验往往还获得“多票”,组织部门很难掌握真实民意。一位律师指出,自己经手的多起案子,背后都有董锋的影子。但他仗着有权有势,十分嚣张。董锋东窗事发,在徐州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记者的采访并不顺利,许多人三缄其口。举报人王培荣本人曾遭殴打,生活和事业均承受压力,不止一次接到恐吓电话。他说“有时我感到灰心,家人也提心吊胆。”直至董锋被抓,王培荣仍在担心,他对记者说:“看来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我一直担心的是能不能真正查下去。”一个已经被“法办”的区委书记,仍有如此大的“威慑力”,其在位时的威力岂不吓人?这样的干部在台上时,谁敢说个“不”字?在这种情况下,考核与民意都要打多大折扣?
  笔者以为,宜昌市委组织部研究室刘显成“慧眼察秋毫,善识‘两面人’”一文值得参考:1、建立和完善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价相互比较、互为补充的干部素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德才表现“隐性”的一面主要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因此单靠组织评价难以识别。要通过组织评价与自我评价相互比较,以对干部的思想质量作出一个基本评价。2、准确考察“两面干部”,必须扩大考察范围。不能仅局限于工作圈子,还要考察其工作圈子以外与其结交最为紧密、关系最为密切的人,进一步印证干部的德才素质。3、最大限度地了解群众对干部的“公认度”。哪些干部具有双重人格,群众比组织更为知情。运用随机访问、“微服私访”等非正式的考察方式,在群众中了解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表现。4、大力推进干部试用期制、任期制,让实践来识别“两面干部”的庐山真面目。在工作实践中,“两面干部”隐性的一面会逐渐表露出来。笔者以为,“隐性”一面更能体现干部本质,及时发觉、识别并撤换“两面干部”,才能增强选干能力。 (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