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应用大事记--2006年回顾暨2007年展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48:08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应用大事记——2006年回顾暨2007年展望(上)
上网时间:2007年01月17日 打印版 推荐给同仁 发送查询

相关文章
•CMMB固步自封,广电拒绝参与移动电视国标方案征集(2007-01-19)
•专注DSP技术,中星微将涉足移动电视解调器研发(2006-11-16)
•网通力挺AVS,电信与国外芯片巨头还在观望(2006-11-14)
伴随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广大视频应用工程师来说,掌握最新技术和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技术本身同样重要。数字电视网站特为读者提供了数字电视应用和事件06年回顾和07年展望供参考。
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颁布
2006年8月18日是中国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必须记住的日子,那一天,多方博弈了长达5年之久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终于发布,标准号为 GB 20600-2006的这项国家强制标准命名为《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将于2007年08月01日正式实施。
命名为DMB-TH的标准是北京清华大学DMB-T和上海交通大学ADTB-T的“结合”——与其说是研究成果的结合,不如说是两种调制方案的共存。
标准颁发不久,清华凌汛立即推出了支持该标准的多载波信道解调芯片,并且与ADI合作推出了针对地面数字电视前段接收模块的解决方案,国内 各大彩电厂商也纷纷推出“地标”电视和机顶盒抢占市场。11月份,复旦微纳电子联合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研发的基于DMB-TH的信道解码芯片“中视二号” 获得成功,清华DMB-T阵营再次抢得先机。
上交ADTB-T方案也在奋起直追,12月19日,国家开发银行和上海交通大学签署了“数字电视产业合作协议”,国开行将向交大的控股企 业上海高清公司提供首批3000万贷款,用于支持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产业推广。上海高清透露已经开发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第三代ADTB-T芯片,明年初 即将实现大规模量产。ADTB-T采用单载波调制,主要面向广大有线电视信号不能达到的农村地区,上海高清公司也已经开发出了“神州家家通”地面数字电视 全业务平台。
究竟会出现集成两个方案的统一的平台,还是双方形成割据各自为战?也许07年就会出分晓,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链接:
中国数字电视,后标准时代的“圈地”运动
听陶显芳讲DTV故事:第三个眼睛看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
“中视三号”设计工作基本完成,专家指点中国标准乐观前景
5年等待终成正果,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出台
解密即将发布的中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IPTV全球大规模部署,本土还需破冰
2006年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IPTV的“丰收年”,几乎每个星期都可以听到世界上某个国家的某个电信运营商开始部署IPTV,或者开始提供IPTV试商用服务。根据In-Stat的统计,在2006年全球又约有20家电信运营商部署IPTV。
传统电信运营商在移动运营商、甚至是VoIP提供商的打压下,语音业务收入已经今非昔比,他们不得不考虑通过提供视频业务来挽回败局。而技 术的进步为电信运营商们提供了良机,首先每两年就会翻番的接入带宽,以每年20%速度递增的视频编码效率,都使得电信运营商向家庭用户提供基于IP的视频 业务成为可能。同时,技术成熟带来的成本下降,使得运营商铺设IPTV的成本下降到其可大范围部署的程度。这些因素都导致了06年IPTV在全球爆炸式增 长。可惜的是,在中国本土由于政策等各方面的原因,IPTV并没能形成大的突破。
全球来看,尽管面临着有线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网络视频等多个竞争对手,但IPTV在06年毫不示弱,预计07年IPTV增长势头将 更加猛烈。随着H.264等高级压缩算法的广泛部署和高清视频内容的丰富,高清IPTV将成为下一个明星级应用;而随着P2P机顶盒的推出,P2P流媒体 IPTV则有望成为下一个黑马级应用。
2007年IPTV将充当网络设备及半导体市场增长的主导推动力量
GPON——迎接黄金时代的到来
IPTV主要技术的发展趋势
欧洲IPTV步入规模商用,中国正迎头赶上
IPTV——三网融合的开端
中国移动电视标准CMMB,蛋糕还是鸡肋?
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2006年10月份正式颁布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CMMB),并已经在11月1日正式实施。与两个月前颁布的 地面电视标准DMB-TH不同的是,该标准采用广电系研发的信道解调标准STiMi,主要面向手机、PMP等便携式设备的移动数字电视信号接收。
该标准同DMB-TH还有一个重大的不同,DMB-TH为国家标准,而CMMB仅为广电提出的行业标准。因此,该标准一出,立即引来了各 方的争议。首先就国际上来说,DVB-H和T-DMB已经投入广泛的应用,产业链更加成熟,而且国内已经有很多地方开始了DVB-H或T-DMB的试水, 北京更是已经开始运营DAB(T-DMB正是基于DAB)广播。其次,国家标准DMB-TH同样适用于移动接收,虽然目前还没有适用于便携式设备的低功耗 芯片发布,但相关芯片已处在研发阶段,另外参与移动电视标准竞争的还有电信主导的T-MMB技术和已经在香港投入商用的华为CMB广播技术。
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的临近,移动电视商用的日程已经刻不容缓。据广电相关人员透露,目前CMMB测试已经在北京开展,设备采购、站址 选择和参数调试等都在开展中,四五家芯片厂商已经与华旗、UT斯达康、英特尔等国内外大厂商紧密合作,产业进程在顺利进行。而不少人内人士则表示担忧, CMMB“天地一体”将会面临卫星、地面信号增强器等设备的巨大投资,而用于终端的相关接收芯片还没有发布,对于刚颁布不久的CMMB,能否在短时间内产 业化还是个未知数。
相关链接:
当前移动电视标准缺乏权威性,产业面临困惑
CMMB地位尴尬,250亿巨资谁来买单?
广电总局出面否认CMMB侵权一说,产业进程稳步进行
强推移动电视规格,广电总局拔苗助长?
移动电视行业标准CMMB正式颁布,接收标准采用STiMi
新一代视频监控迈入全新境界
和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不同,在2006年大展拳脚的智能视频监控(IVS)集成了网络、管理系统等功能,要求其硬件的处理能力远远高于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
如果认为监控的难点仅仅在于取得实时的高质量图像,那就大错特错了。最先进的技术一大部分都用在了对图像的处理和分析上,这才是“智能监 控”的精髓所在。IBM最近也宣布拿出最先进的技术进入这个前景无限的行业,通过更新电脑性能增加搜索功能对视频内容进行识别,并利用实时分析技术分析摄 像机所拍摄的画面。
对硬件的更高要求则为各大芯片厂商提供了用武之地,他们藉着一款款高速、高可靠性的芯片纷纷进入这个潜力无限的市场。在COMS图像传感 器市场表现不俗的美光推出的七款传感器新品就专为智能监控系统所用,各芯片厂商如本土的海思半导体也开始发力诸如H.264等更高级的算法,而ADI、 TI等知名厂商的DSP也备受青睐。
凭借着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应用,监控技术在2006年刮起的这阵旋风将一直持续下去,2007年相信会有更先进的技术应用在这个领域,并吸引更多的相关厂商参与。
“平安城市”战略将加速数字监控系统的升级换代
日韩芯片厂瞄准高清H.264编码,明年将掀起应用高潮
视频监控等热门应用带动视频存储市场升温
IP摄像机将成为视频监控主流,DSP和IP设备大有市场
IPTV尚未大热,编解码供应商看重视频监控应用
下一代DVD之争如火如荼,各大阵营厮杀激烈
蓝光DVD和HD-DVD这两种下一代DVD的标准之争贯穿了整个2006年,而在人们把目光集中在蓝光DVD与HD-DVD之时,国产EVD标准也开始积极武装,欲在下一代DVD市场中分得一羹粥。2006年,是各大阵营奋力拚杀的一年。
在国际市场,下一代DVD标准之争主要围绕着索尼和松下支持的蓝光DVD标准以及东芝和NEC主导的HD-DVD标准展开。从技术层面来 看,蓝光和HD-DVD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不过前者强调的是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数据存储容量大的优势,而后者则强调其发展的渐进性与功能的实用性。
围绕着两大标准,各大厂商结成各自阵营,分别推出不同标准的光盘播放机、刻录机。此外,两大阵营还各自联合电脑厂家、好莱坞制片商、电子 游戏出版商,以扩大市场。例如,在电脑生产商方面:蓝光“笼络”了诸如苹果、戴尔、三星等大批一线厂商的“芯”,而HD-DVD则是通过东芝自己来力挺; 在游戏厂商 方面:微软已在新一代游戏机Xbox360中配备支持HD-DVD标准的光驱,而蓝光则有索尼的下一代游戏机PS3的捧场;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也是各自站队,有的甚至是脚踏两条船。
就在两大阵营势均力敌、激烈竞争的同时,国内EVD标准也顽强地在夹缝中求生。国内40多家EVD硬件商、内容商、渠道商成立了EVD产业联盟,欲以低价取胜,力争国内DVD市场。
下一代DVD市场究竟谁主沉浮?可能目前谁也不能给予一个确切的答案。未来充满无尽的变数,这一场战争还将在2007年继续下去!
相关链接:
高清时代到来,DVD与DVDR仍然占领媒介存储领域
Broadcom最新单芯片方案支持蓝光和HD DVD
索尼与东芝磋商未果,下一代DVD标准各自为战
千呼万唤始出来,三星蓝光播放机登陆美国市场
东芝推出HD-DVD播放器点燃高清DVD制式之战
下篇: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应用大事记——2006年回顾暨2007年展望(下)
作者:马一丁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应用大事记——2006年回顾暨2007年展望(下)
上网时间:2007年01月17日 打印版 推荐给同仁 发送查询

相关文章


伴随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广大视频应用工程师来说,掌握最新技术和设计的发展趋势与技术本身同样重要。数字电视网站特为读者提供了数字电视应用和事件06年回顾和07年展望供参考。
高清视频引领新一轮消费电子革命
年底走进各大家电市场,各种各样的高清电视宣 传可谓是铺天盖地,国内外家电品牌几乎都瞬间上市了多品种大批量具备1080p显示屏的平板电视产品,高清终端设备正在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进入寻常百姓家, 然而高清节目源产业的发展还需加一把劲。在北美、日本等地,高清广播已经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应用,而蓝光和HD DVD的推出也为高清终端提供了更多的节目源,然而在具备世界最多电视人口的中国,由于缺少高清信号源,说高清普及还为时尚早,不过这一点有望在07年得 以改变。
在广播电视领域,美国四大电视网、日本NHK、韩国KBS均开通了高清电视节目频道,欧洲也在06年初开通了第一套高清频道。06年初,央视高清频道的开播为中国高清电视产业打响了第一枪,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有更多的中国观众了解并使用高清。
除了广播电视领域,下一代DVD、游戏机、个人录像机等应用同样是高清设备的主战场。蓝光、HD DVD和PS3游戏机在06年的推出和热卖,数款高清H.264编码芯片的发布促使高清录像机价格雪崩,高清IPTV的试水,这些刚刚发生没几个月的事件 告诉我们,高清应用的另一轮热潮即将来临,高清视频将引领新一轮消费电子革命。
2007年及之后的全球数字高清浪潮发展趋势
高清晰度并不是最终目标!
高清无线传输成为CES焦点,WiFi、UWB、Wireless HD大比拼
IBC 2006荷兰开播,高清与移动仍是关注热点
1080p能带来什么?
2007,让我们共享“数字家庭”的盛宴
相信大家对于“数字家庭”这个概念一定不陌生,在经过这几年的市场培育期之后,2007年数字家庭即将步入成长期。
这一场饕餮盛宴,惠及的不仅仅是某个群体而是一个链条。半导体厂商、家电厂商、无线设备厂商、PC厂商、软件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制造商、广播电视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数字集成商都将从中分得一羹粥。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线影音娱乐、网络游戏市场等服务内容的不断增加、数字电视节目的开通、家用电器控制家居安全监控以及更多3G业务应用的 丰富,大大推动了数字家庭的发展。目前全球范围内安装的数字家庭网络超过4,500万套,预计到2009年数字家庭网络的安装总量将超过1.2亿套。
但数字家庭是否能够高速发展下去,还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诸如:缺乏完整统一的标准,内容共享、数字版权管理、成本问题等等。可只要有用户需求,随着体系的完善和技术的发展,这一切也都不是问题,需要的只是时间。相信数字家庭这颗明珠会在2007年继续大放异彩。
拨开数字家庭迷雾,分析前进方向
家庭娱乐将续演“数字”风潮,本土芯片和设备厂商须抓紧研发时机
新兴技术不断驱动,数字家庭走出迷雾
数字家庭风起云涌,英特尔欲借Viiv独占鳌头
售价飞流直下,液晶全面取代CRT在所难免
关于液晶电视取 代CRT的讨论我们在过去的06年已经看到了许多,但事实证明,CRT仍是彩电多元化时代的主力,尤其是在中国,CRT仍然是出货量的大头。不过在 2007年,随着各大液晶面板厂商不断降低ASP(平均售价),更高次代生产线相继投产和高清的普及,液晶电视取代CRT电视将是大势所趋。
液晶电视ASP在07年将迎来大幅下跌,据iSuppli预测,总体LCD-TV ASP从2006到2010年将以12.8%的CAGR下跌,跌幅最大的将是35英寸和更大尺寸。然而,总体LCD-TV收入将在同期以17.2%的 CAGR增长。降价将带来液晶电视销售又一次井喷,尤其是在大尺寸液晶电视领域,iSuppli预测,2007年交付的LCD-TV中,高涨幅的是40英 寸和更大尺寸的电视。对于40英寸到41英寸的LCD-TV,iSuppli预测到2007年第四季度制造商将交付230万台,比2006年同季度的 140万增加60.3%。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07年到08年人们更新换代电视机的欲望将会更加强烈。市场调研公司DisplaySearch总裁Ross Young表示,2008年电视领域LCD所占比例将从2006年的27%上升至48%,CRT成为明日黄花已经在所难免。
相关链接:
平板电视热潮席卷全球,电子产业引来新的增长点
液晶电视拉动电视IC行情,07年前途一片光明
ASP下挫,LCD-TV增长速度2007年趋缓
iSuppli:2007年上半年将出现对大尺寸LCD面板的强劲需求
FID 2006热点:大尺寸TFT-LCD面板制造走到十字路口
移动电视步履艰难,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随着06年夏天世界杯的热闹开演,移动电视迎来了商用的春天,各大市场调研机构和专业研究组织也对移动电视寄予厚望,然而半年过去了,移动电视非但没有火起来,反而陷入了声名日下的尴尬境地。
在世界杯上,依赖3G网络提供视频流的电视手机在用户数目增多的情况下难以避免掉帧现象,而通过DVB-H或者T-DMB接收广播信号的电 视手机则受地理位置影响很大,人们甚至不能在室内接收到信号。而最先开通T-DMB的韩国则面临更大的困境,据06年十月份的统计,韩国T-DMB正式开 通7个月以来,其亏损已超过1000亿韩元(合计超过1亿美元),面临中断的危机。
虽然移动视频在未来几年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是大势所趋,但并不代表移动电视可以高枕无忧,在欧洲,诸如Slingbox等产品的服务就让移动电视运营商大伤脑筋。07年将是决定移动电视发展关键的一年,如果没有更加成熟的技术和盈利模式,移动电视将很难有所作为。
相关链接:
半年亏损超1亿美元,韩国T-DMB移动电视面临生存危机
移动电视热潮来临,工程师应冷静面对
Slingbox——电信网络的杀手?
移动电视世界杯期间遭遇现实尴尬
移动电视步履艰难,服务质量和盈利模式遭遇瓶颈
HDMI 1.3将飞的更高
2006年八月份,Silicon Image率先发布全球首款HDMI 1.3规格的发送和接收芯片,当人们还在惊叹HDMI 1.3带来的高传输带宽(10.2 Gbps)、“深色”(Deep Color)和“xvYCC”色彩等强大功能时,索尼PS3的推出可谓是火上浇油,让人们对HDMI 1.3的未来产生了无限憧憬。
随着视频分辨率从标清到高清的演化,视频带宽的不断增加将是大势所趋。索尼公司预测,电视帧速率从目前的60帧/秒达到120帧/秒的目 标估计将在2007~2008年实现,空间分辨率将于2010年以后达到4K×2K;电平分辨率预计将在2009~2010年达到12位,而色域方面,预 计配备xvYCC的机型今后将会逐渐增多。近期来看,毫无疑问HDMI 1.3将在07年迎来应用的高峰。
预计07年初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将会出现更多的具备HDMI 1.3接口的电子产品,索尼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07年将有30%的“BRAVIA”系列电视机配备HDMI 1.3接口。
对于广大本土消费电子设计师来说,HDMI 1.3的应用设计相对HDMI低级版本,需要考虑更多高速布线、ESD保护、兼容性测试和成本方面的因素,面临的挑战也更多。06年已经有多家厂商推出了 与HDMI 1.3有关的ESD保护IC以及测试和测量产品,可以预见的是,07年将有更多家半导体厂商推出符合HDMI 1.3规范的发送和接收芯片,批量价格也会大幅下降,届时我们有理由相信,HDMI 1.3将会在07年飞的更高。
HDMI 1.3高带宽引发音视频革命,新版本在中国大有可为
HDMI 1.3世界技术巡展上演,引领“深色”革命
HDMI 1.3常见问题解答
Silicon Image率先发布HDMI 1.3发送和接收芯片
HDMI迈向更高带宽,但面临DisplayPort技术挑战
上篇: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应用大事记——2006年回顾暨2007年展望(上)
作者:马一丁
相关信息
* 什么是移动电视?
移动电视俗称手机电视。它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地面或卫星电视信号广播、地面设备接收的方式播放和接收电视节目,目前多通过手机、多媒体播放器、车载、USB接收器等终端设备实现电视信号接收。它最大的特点是在处于移动状态的交通工具上保持电视信号的稳定和清晰。
* 什么是液晶电视?
液晶显示器,英文通称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电视用液晶屏主要采用TFT型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主要的构成包括了背光源、偏光板、彩色滤光膜、玻璃基板、薄模晶体管、配向膜、液晶等等。液晶电视即采用LCD面板作为显示屏的电视机。
* 什么是高清电视?
高清电视即高清晰度电视,英文:High Defintion TeleVision, 缩写为HDTV, 高清电视显示屏幕必须至少具备720线逐行(720p)或1080线隔行(1080i)扫描的物理分辨率,屏幕纵横比为16:9, 同时能兼容接收其它较低格式的信号并进行数字化处理重放。
热点文章上周排行榜
• 数字电视产业技术应用大事记——2006年回顾暨2007年展望(上) (2007-01-1)
• DVB-T测试分析 (2007-01-12)
• TFT LCD液晶显示器的驱动原理详解 (2006-08-02)
• 国标ADTB-T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2006-12-11)
• JPEG 2000简介 (2007-01-15)
• LCD电视原理图祥解 (2006-06-01)
• 移动电视的技术及解决方案解析 (2006-11-28)
• HDMI 源端(source) 物理层一致性测试技术 (2007-01-11)
• 主规范H.264编解码器:针对消费电子应用的一种低功耗实现方案 (2007-01-16)
• 基于MSTAR MST718BE的液晶电视设计实例 (2006-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