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音乐市场05年回顾与展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36:13
2005年里,持续了几年的全球整体音乐市场下滑趋势终于出现了转机,市场销量让人惊喜地出现了1%的上升,从2004年的321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324亿美元。作为全球整体音乐市场中新兴力量的数字音乐,2005年规模达到47.5亿美元,增长率为38.5%。成为扭转整体音乐市场紧缩趋势的重要因素。
2005年,世界经济平稳增长,全球手机市场和互联网市场规模均持续增加;国内经济也继续高速增长,手机用户达到4.02亿,而互联网用户达到1.2亿左右。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加速了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飞速发展。2005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增长了64%,达到26.6亿元人民币。
图1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发展情况

这一年的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让人欢喜让人忧,欢喜的是移动音乐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忧的是在线音乐进展缓慢,但期待良多。回顾走过的一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呈现出如下特征:
1.市场增长很快,移动音乐成为主体
中国移动音乐市场规模在2003年为7.5亿元,2004年为15.8亿元,2005年市场规模可达26.0亿元,增幅达到64.6%。目前,中国数字音乐市场26.6亿的规模中,移动音乐已经占到了97.7%左右。在线音乐由于版权问题的解决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而且网民对在线音乐的消费习惯也需要时间来培养,因此,两到三年内,在线音乐的市场规模增长不会很快。悬殊的差距不禁激发了一种联想,移动音乐市场的丰厚收成让人联想到鲸鱼,良好的条件,保障了渔人过去、现在和将来“捕鲸”的顺利进行;而在线音乐市场很小的收成让人联想到小鱼,虽然条件艰苦,但渔人还坚持等待着大鱼的出现。总的来看,目前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增长速度较快,潜力很大。
图1 中国在线音乐与移动音乐市场规模对比

数据来源: 赛迪顾问 2005,12
2.彩铃成为移动音乐消费者新宠
2004年,中国移动音乐高速发展,功劳当属铃音下载和彩铃,其中彩铃业务收入达到8.6亿元,产业已形成规模化。2005年的彩铃业务发展速度依然很快,市场收入超过12亿元,在整个移动音乐市场中所占比重已居首位。相对于手机铃声业务而言,后起之秀彩铃业务在所有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已经超过10%,已经成为移动音乐消费者的新宠。
3. 三大阵营悄然变化,共同托起中国数字音乐市场
三大阵营共同托起了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第一个阵营,内容提供商(CP),包括唱片公司和从唱片公司购买了版权的数字音乐制作企业,主要企业前者如百代、华纳、滚石、太合麦田等,后者如中音公司等。以前,唱片公司谈数字音乐而色变,现在却开始懂得从中寻求利润。第二个阵营是数字音乐服务商,包括在线音乐服务商和移动音乐服务商(SP)两类,前者如A8.COM等,后者如TOM、腾讯、空中网等。由于对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前景一致看好,因而,SP数量增长很快,直到监管制度健全后,一些不合格SP被关闭,SP数量才有所减少。第三个阵营是提供移动音乐增值服务的电信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网通和电信虽然是经营固话业务,但看到移动运营商从移动音乐市场获得丰厚的利润,也凭借小灵通这一无线市话终端从数字音乐市场获得利益。
4.合法的在线音乐付费下载服务收入增长缓慢,但版权环境有所改善
2005年,在线数字音乐服务商也就是能够提供网上音乐下载的公司,目前中国有近7000家,但其中真正合法的、或者说看起来比较合法,大约有10家左右,如爱国者数码音乐网、九天音乐、A8.COM、网蛙等。这些合法或类似合法的公司,一年的营业额加起来不到中国整体数字音乐市场的1/10,因为有大量的盗版音乐和免费音乐下载服务,使得付费的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增长缓慢。
值得欣慰的是,2005年,中国音乐版权环境在逐渐的改善,有三个标志性的事件。第一是国家文化部、公关部、国家版权局、信息产业部、工商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发文,要求整治盗版环境,尤其是在线音乐。第二,网易和百度都对提供MP3音乐文件搜索服务进行了一些关于版权保护方面的调整。第三,中搜面对谈判僵局主动与唱片业合作,为网民下载一首歌垫付1分钱。上述事件对于整个音乐环境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提示。在线音乐正在向收费的道路上摸索着前进。预计2006年合法商家数量将增加到20家以上。
5.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在线音乐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产业链集成、盗版和版权定价。
第一,中国需要出现在线音乐市场的集成商,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完美服务,将唱片商和在线音乐下载网站甚至设备厂商连接起来,完成产业链的集成。
第二,盗版问题亟待解决。2005年,盗版现象虽然有所改善,但盗版还是限制在线音乐正常发展的瓶颈问题。非法音乐服务也有其弱点,如用户很难识别该文件的下载是否会带来病毒、木马等安全问题。因而提供更好的购买体验与安全保证,是吸引用户的关键所在。
第三,国际唱片商定价过高。国际唱片公司在与国内网络业界合作谈判时,对于版权定价过高,是限制合作进程的首要问题。目前国际唱片商期望的1美元一首歌的价位与国内百姓可接受的1元一首的预期差距很大。中国在线音乐相关利益团体联合起来与这些国际企业进行价格谈判是维护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
2006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环境的进步,用户对数字音乐需求将不断提升。赛迪顾问对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做出如下预测:
1.中国移动音乐市场:彩铃和手机铃声保持主力地位,移动音乐下载和无线音乐收听渐成发展重点
移动音乐下载和无线音乐收听开始成为产业发展重点,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以及一些实力较强的SP、CP已开始业务尝试,进行市场培育,但因为新型手机应用还没普及等问题,2006年这两项业务还无法实现规模效益。目前,彩铃和铃声的主力地位将持续一段时间,市场渗透率将继续增加。而随着具有音乐播放功能的手机得到普及,通过手机下载以及在线收听音乐的服务将显示出发展加快的趋势。
2.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盗版网站数量有所减少,为正版而付费的消费习惯日渐形成
盗版网站的特点是,多数以会员制方式存在,规模较小,提供大量免费文件。这些网站面临如下三大威胁,总体数量将有所减少。这三大威胁,一是用户越多运营成本越大;二是法律风险越来越大;三是日益增多的正式的、大的网站参与了竞争。2006年,像音乐产业集成商或类似收费服务的出现,将使得音乐搜索、下载、管理和同步更加便利,这种“一站式”服务既节省时间又避免下载不明音乐而受病毒攻击,将带给消费者满意的体验。因此,付费下载音乐可望在新一年里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但前提是服务的改进与用户体验的改观。预计2006年,合法音乐下载网站数量将有所增加,其月平均营业额总额将有10%的增长。目前中国在线音乐网站普遍不盈利,10家合法的音乐下载网站每月营业额只有十几万。
3.产业链变化:CP和歌手开始寻求网络发行;提供端到端服务的网站有待建设
中国数字音乐的商机非常多。唱片公司、内容厂商都会非常看好数字音乐的机会。对于音乐厂商或者歌手而言,数字音乐的市场商机已经被证明了,如《老鼠爱大米》在网上通过移动销售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预计2006年中国网络发行音乐市场规模将超过1亿元。对于在线音乐服务网站而言,一样是机会颇多,主要表现在提供端到端的服务,成功的关键是制定能把版权问题处理好的解决方案。
4.数字音乐市场推动力:消费者、技术、“草根文化”
第一,消费者推动。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中,娱乐消费比重增加。例如,超级女声引得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都去追星,“娱乐”成为世纪的主题,而不再是“奉献”。第二,技术推动。技术升级加快,使得宽带、无线、手机、MP3播放器价格更加便宜,一个学生可能都买得起手机,能上宽带网络,越是在偏远的地方,可能宽带越便宜,网络反而很发达。第三,内容推动。随着“草根文化”的兴起,原创内容将越来越多,投资商将纷纷看好音乐网站,只是瓶颈有待突破,比如版权清算、音轨识别、无线数据查找和提供等等。2006年,像TOM这种扶持民间原创歌曲作者的网站会增加,民间原创歌曲数量将更加丰富。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