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改医而不是改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32:20

看病难,是由于对自我(人体)的不认识,对医疗技术的无知而造成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对于人体有个基本的认识,都能掌握基本的医疗技术,那么对于人体所发生的一切常见病与一般性疾病,就都具备了治疗的能力。自己将自身所发生的疾病都已经医治好了,还有必要再花钱去求助于他人来给予医治吗?求人不如求己。就象有些法盲在吃了冤枉官司后,才知道了掌握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于是经过认真学习掌握了法律知识,不但为自己讨回了公道,而且还能帮他人鸣不平。  

漫漫大堤,溃于一蚁。人体除了先天性疾病与突发性事故所造成的大病以外,其它的一切大病都是一天天地积累起来的,包括对于人类生命威胁十分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也是由于被感染者的身体素质不良的原因而造成的。积劳成疾,养病为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如果是人人都具备了基本的医疗知识,都能医治好常见病和一般性疾病,就不会把小病养成大病,出现看病难的这种事情。正象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的:“隐患胜于明火”。防病于未然,就成了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了。让每个人都掌握基本的医疗知识,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基本因素,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华的必由之路。因为只有体健,才能保障国强。  

要做到人人都能掌握基本医疗知识这一点,第一要从娃娃抓起,第二必须要给成人补上掌握基本医疗知识这一课,就象当年开展的扫盲运动一样去开展这项工作。  

从娃娃抓起,是为了保障娃娃们的身体精神健康,而不是要给娃娃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增加新的负担。最好是从三、四年级开始增设普及基本医疗知识课,在三年级的语文课里就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让娃娃们开始接触医疗知识,另外再增设一些要活人就必须要掌握的其它的自然科学知识课。取消一切对于活人没有直接作用,甚至是终身无用的耗时课。例如,对于外语的学习,学生们虽然花费了1/3的时间学好了它,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却终身没有什么用处。在招聘人才、考取文凭与评审职称时,明明知道此项工作与外语没有什么关系,还非要把外语列入考核标准之内。这种要求中国人会说外国话、才能干中国事情的作法,岂不成了削足适屐了吗?洋为中用,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是为了给中国的建设事业服务的。把外国的先进技术,让专职的外语学家们彻底地翻译成中文,服务于中国。这样就能解放出一大批的人才,使他们能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同时还能让业余者自学成材,让管理者熟悉所管理的业务知识以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之效果,这样不就加速了振兴中华的步伐了吗?“中文电脑”的研制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中华民族,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就应该运用自己的语言。对于教材的编写与一切需要使用外语的说明书、名称等,最好采用中国(China)形式的办法来表示。这样做首先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其次可服务于没有学过外语的人。  

中医好,西医也好,中西医结合更好。  

这句话是周总理对中西医学的评价。他是在京城的中西医名家针对林伯渠所患的疾病束手无策时,由中医老前辈章次公为林伯渠医治好了疾病后,召开的医案讨论会总结报告上,讲的这句话。详情请查看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大家风范》栏目组的《医无止境·朱良春》。  

中医好,好在什么地方呢?  

中医好,就好在对于人体认识的全面性,能够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是纲领性特强、指导治疗思想明确的医学。  

中医学在刚一开始接触人体的疾病时,首先采用的就是手法(按摩)在机体上进行的治疗。通过按摩认识到了气是人体的功能,血是人体的基础,并知道了气与血之间的关系。在《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篇)中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意思是说营气、卫气、血、水(经水——西医学里所指的体液),都是由水谷化生的精微之气。营气和卫气是至精之气,血是神明之气。所以血和气虽然名称与形态不同,但都是来源于同类物质。血和水亦非两种,血为阴中之阴,在里,在营(脉)中;水为阴中之阳,为表,在外,属卫所护。汗是由体内向体表外发散渲泻的蒸汽水,出汗过多是由于卫气功能的失调或衰退不能固表造成的。失血过多也是由于营气功能的失调或衰退不能内收造成的。血水同源,所以出汗过多就没有血液;失血过多就没有汗。人生有两死,脱阳亦死,脱阴亦死,而无两生,孤阳不能生;孤阴不能生。  

经过长期的临床,认识了人体,摸揣与解剖相结合认识到了经络在人体内是什么物质,并知道了它在人体内的作用。在《内经》(灵枢·经脉篇)中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还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在《灵枢·本脏篇》中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我们的祖先以最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剖析了人体,观察与体验到了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环境条件瞬间的改变将能影响到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样,自身情感志意的变化也能影响到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亿万次的锤炼中达到了去伪存真的效果。通过悠久历史长河的洗涤,确认无误时,才敢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以针灸治病的形式,用启发式的笔墨形成了它的理论专著《内经》。使后来者不但很容易掌握它,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继续向前探索,逐步地将其完善至臻。  

中医学科学地分析了人体,用阴(血与体液)、阳(气)、表(肢节)、里(脏腑)、虚(人体自身功能的失调与衰退)、实(自然环境对于机体干扰造成的症状)、寒(体温的下降与机体属于寒性的症状)、热(体温的上升与机体属于热性的症状)八大纲阐明了机体的生理、病理机制。总结出了以望、闻、问、切为主的四种诊断方法。归纳制定出了以辩证施治为基础的治疗指导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二便有病不问标本。  

中医学制定的治疗准则,有其科学性吗?不妨从人体生命功能的源头来进行探讨一下。  

什么是人体?人体,就是有生命的人的身体。什么是生命?生命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生命活动具有新陈代谢、感应、自我繁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衰老和死亡等特性。  

人体生命的一切功能活动,首先是为了保证机体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然后才是其它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新陈代谢是机体维持活动功能正常进行的基本的生命特征。生物研究者认为:“没有代谢,就没有生命。……一个刚死亡的生物体与它死亡前的生命体最大的区别不是因为蛋白质、核酸等化学物质的组成,而是因为生命体有着新陈代谢。”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作过精辟的论述:“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的新陈代谢。”近年来,分子生物的研究,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的正确。  

二便是新陈代谢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任何疾病的治疗,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呼吸系统与二便的畅通,否则很难维持人体生命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这方面中医与西医相比较就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  

例如,1997年6月28日,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部,一30岁女性患者,患《糖尿病》合并《肾性贫血》。主要症状,自头面部至脚底全身浮肿,膀胱内无尿液,患者每餐只能食半个水煎包子。针对此患者,山医大一院已无良方。  

根据中医学的治疗准则,当务之急是要解决患者的小便排尿问题。《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者能出矣。”此患者的膀胱内无尿液,就谈不上藏与出了,说明主因不在膀胱。《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膀胱无尿液的病因找到了。在患者的背部肺俞穴位上与颈1至胸4节段主管肺脏的神经分布区域实施按摩。按摩30分钟,患者有了想排尿的感觉。但已无能力经尿液排出体外了,经别人按压排出600ml。经4天按摩,浮肿症状明显改善,每餐可食200g面食了。7月2日出院后,按摩并结合服中药3天,浮肿症状全部消失,膀胱也能自行产生尿液了。  

经络的实质是什么?  

经络的实质在人体内到底是什么物质呢?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在《内经》中,已经描述的特别地清楚了。《素问·经络论》黄帝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何故也?”岐伯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也。”由此可见,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  

经,是主干。  

络,是主干的旁生分支。  

就象树有杆(身),枝之分,江河有干、支之流一样。  

狭义的经脉,专指主干脉管。包括动脉、静脉、淋巴管、淋巴导管。  

狭义的络脉,专指由主干旁生的分支即: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  

《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广义的经脉,是经与脉的总称。即:经(神经)、经筋(肌组织)与脉。  

广义的络脉,就是广义经脉的旁生分支。  

既然经络是由神经组织、肌组织与脉管系统所组成,那么经络的实质在人体内就应该是神经、肌肉。包括脉管系统的组成,也是由神经组织与肌组织所组成。在结构上传出神经的终末失去髓鞘后形成许多膨大的轴突小体,这些小体深陷于肌肉的肌膜内;在功能上神经系统又是机体各种功能的调节者。神经纤维象通迅网络一样,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信息。而中枢则根据来自各方的信息调整和控制机体的各种活动。  

《组织学与胚胎学》(神经组织)篇中说:“周围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构成神经,分布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  

关于经络的实质是否就是神经与肌肉这个问题,将通过疾病的发生到疾病的治愈;从疾病发生后经络在结构上发生的变异形态与疾病在治疗中经络在结构上的形态以及治愈后的结构形态来验证。  

   

 2010年4月10日   

   

更正:  

在《附》篇中的散寒“退”滞中的“退”应改为“通”字  

在(续一)篇中(1)帮助机体“地”进行自我修复的一个过程,应删去“地”字。  

(2)从组织到经络以经络与器官,在“以”字后面加上“及”字。  

(3)饱合的“合”字应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