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目标要明确清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13:47
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王 芳 北京中古友谊小学 邢艳丽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导教——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导测量——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目标设计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如目标描述笼统,缺少标准和层次,只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而忽略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跨文化交际意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要求,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规划和培养。
那么设计教学目标应有哪些对策呢?
以《课标》为依据,呈现目标设计的多元性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即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具体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应该围绕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来设计和编制。
以学情为基础,体现目标设计的针对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之间水平和层次的差异,他们的知识储备、心理和技能特点以及各自的学习需求,都会对学习结果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指导教学实施的航标,教学目标的设计更要以学情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符合学生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目标的针对性。
以行为目标为基底,加强目标设计的准确性
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一个优良的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包含四个要素:对象(audience),写明教学对象,以此导教;行为(behavior),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既导学又导教;条件(condition),即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以此导教;程度(de鄄gree),规定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标准和程度,以此导测量。
如何运用行为目标的理论精华来设计一个优良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呢?
首先是对象的表述。对象解决“由谁来完成行为”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表述方式:一是程度副词+主语,如程度较好的学生、程度稍弱的学生等。二是百分比+主语,如85%的学生、60%的学生等。三是表示范围的副词+主语,如全体学生、多数学生等。
其次是行为的表述。行为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说明学习者在教学结束后,应该获得怎样的能力,可以使用“能够朗读”、“能够写出”、“大致听懂”等行为动词。如果需要,还可加上表示程度的状语,如“比较流利”、“基本掌握”等。
再其次是条件的表述。条件是完成行为的前提,它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即评价学习者学习结果时,该在哪种情况下评价。条件通常用一个介宾结构表示,如“在……情况下”,“根据……”,“经过……”等。
最后是标准的表述。标准要解决“做得怎么样”的问题,是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它通常附在行为表述之后,从行为的准确性和质量两方面来确定,进一步说明行为要达到的水平和程度,如“多数学生经过操练后能比较流利地朗读本段对话,30%左右的学生能脱离课本表演”这一目标,目标中“对象”的设计用了“多数学生”、“30%左右的学生”的表述,明确了不同范围的对象,避免了描述的笼统和模糊;行为的表述用了“能朗读”、“能表演”等行为动词,确定了学习对象经过学习后要达成的要求;条件的表述是“经过操练后”,展示了学习者输出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同时也体现了导教的功能,指导教师通过何种教学途径和策略去实现教学目标;标准的表述是一个综合概念,对学生要达到的程度作了具体说明,即“多数学生能比较流利地朗读对话,30%左右的学生能脱离课本表演”。这样的目标设计准确、清晰,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
以教学反馈为手段,反思教学目标的实效性
一个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最终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通过教学效果来衡量。如果学生学习经过学习后反馈良好,基本达到了目标的要求,说明目标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学情,是有效的。如果实施的结果与预先的设计相去甚远,那我们要回归到最初的目标,反思什么地方设计得还不合理,下一步应该如何去改进。通过设计——实施——反馈——反思——再设计不断地循环操练,教师的目标设计的能力一定会日趋成熟。(作者为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中学英语教研室教研员陈芳)
教学目标要考虑学生差异
在实际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未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目标往往适合某些学生,而不适合所有学生,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满足全体学生的单元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课标、教材、学生、考试评价是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的依据单元是教学过程中基本的单位,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以单元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单位。
课程标准分析。教师拿到教材后,要对教材的设计意图进行研究,然后与课标要求相对照判断教材安排的合理性。在教材与课标之间,教师要以课标为纲。有时候,教材可能会出现教师们所说的“超纲”或与此相反的比纲要低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以课标为依据。
教材分析。教师在深入领悟课标精神的基础上,要认真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整体把握教材的总目标。研究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研究新教材单元编排的意图,研究借助教材可以实现的三维目标。领悟教材的实质,将教材系统地进行梳理,同时结合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内化教材。在教材的处理上,可以适当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教学对象分析。根据课标确定了教材的合理性之后,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确定目标。在教材、课标与学生之间,要以学生需要为纲。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差异可以进行学生分析,也可以进行学生调研,可以使用问卷调查,进行访谈与观察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以及学生的知识体系,学会调整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基于学生调研基础上的有差异的教学目标。
考试评价分析。在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还需要从考试评价的角度审视目标的制订。
在单元教学目标制订中,体现学生差异
一堂好课必须有一个恰当、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者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进程,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有导向性作用。不同学生对目标的达成度可以是不同的,对学生的目标达成心中有数,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效果,随时检测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随时调整教学,同时让差异贯穿教学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