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领导干部的三大现代素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06:27
新世纪、新阶段、新发展,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
一、大力开拓视野树立世界眼光
学会用世界眼光看问题,自觉地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把国际形势的变化同中国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使自己能够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度和世界格局的高度来审视我们面临的情况和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审时度势,树立世界眼光。
一是开放的眼光。纵观人类社会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凡是放眼世界的国家,才是蓬勃发展的国家。历史的规律和开放的时代要求党的领导干部,必须用开放的眼光,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观察世界。
二是时代的眼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在各种社会呈现出特定的时代特征,构成了某一阶段的历史规定性,反映为一定的时代主题。任何国家、民族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对时代主题做出正确判断,顺应时代潮流,形成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根据战后国际社会经济、政治、科技领域的深刻变化,高度概括出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新的时代主题和特征,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历史任务,顺利地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性转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从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涵做出的新阐释、新概括,既立足中国大地而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而又放眼未来,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培育领导干部用世界眼光看问题,科学辩证地观察当今时代的特征,对当前和未来世界历史大变动、大发展、大转折有清醒的认识,对我们的国情、长短、优劣、走向和规律有充分的把握,顺应时代潮流,就能牢牢掌握主动权,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得更好。
三是政治的眼光。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开阔的眼界,还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善于从政治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从国际上来看,既要认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们的政治图谋,又要在国际事务中坚持我们的原则立场,争取一个有利于发展的国际和平环境;既要警惕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又要借鉴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国内来看,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各种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们的破坏总是不断地变换手法,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在保持开阔的视野的同时,善于从政治上思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政治上的成熟和坚定,是党的各级领导千部树立世界眼光,做好工作,发展事业的前提和保证。
二、培育战略思维把握发展规律
在现代社会,战略思维作为人们分析和解决各类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等重大战略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现代素质。
一是全局性。战略思维的基本内涵,首先是战略的全局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的要求。“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各个地区、部门和个人等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当然,我们每个人所从事的事业,都只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局部,但如果我们不熟悉全国大局,不善于把局部和全局联系起来,做出的决策就可能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善于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运动的规律,从而找到从全局上、战略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正确认识国内外的新情况、新特点,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的关系,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二是实践性。实践是一切真知的最终来源,也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可靠基础。领导干部战略思维的实践性就是强调战略思维的来源靠实践,结果要转化为实践,正确与否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一方面,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接受理论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锻炼和运用;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进行战略思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付诸实践,在实践中取得成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三是深邃性。正确的战略是对事物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事物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领导干部必须把握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只有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和发展趋势,做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紧密切合实际的战略谋划,才能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才能从战略高度抓住本质和要害,领导工作就会更具有针对性、预见性、前瞻性。
三、坚持创新精神推进伟大事业
创新是在寻找和把握客观规律的过程中不断突破内在局限和外在局限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必然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
一是观念具有现代性。观念创新的实质是使主观认识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符合时代要求。观念创新说到底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提出了许多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审时度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些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创新精神。坚持创新精神,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有中国特色伟大事业的重要条件。
二是工作富有创新性。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是惊天动地的伟业,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理论可搬,实践中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前进道路。实践出真知,创新要坚持实践第一,在实践的进程中不断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创造的新鲜经验随着实践的发展在不断喷涌。创新由实践提供源泉,由实践赋予动力,由实践来修正完善,用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创新需要有继承前人、超越前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主动了解研究新情况,运用新的思路思考问题;及时把握和抓住机遇,自觉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本地本部门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创新。创新是一种科学的批判,又是一种对现实的超越。不固守经验,不拘泥框框,敢于否定自我;不超越客观实际的条件和可能,又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要求。创新是一个求新求异探索进取的过程。要把学到的知识,拥有的技术,掌握的信息,积累的经验,以创新的勇气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三是方法讲究科学性。以创新的精神对待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倡导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创新精神,反对一切形式的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同时我们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善于从人类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文化知识、科技知识、经济管理等汲取营养,为我所用,按照客观规律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讲究创新的科学性。创新只有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富有生命力。方法问题至关重要,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上路了,对头了,才能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抓住问题的关键和主要矛盾,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创新的方法和路子才有可靠的保障。
领导干部的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创新精神,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对领导干部素质的新要求。世界眼光是“识”;战略思维是“思”;创新精神是“态”。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是前提和基础,只有对事物面向全球、合乎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才能够保证创新的正确道路和方向。而对事物和矛盾有了全面的揭示,若缺乏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也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被问题和矛盾所困。因此,三者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相辅相成的整体,它们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