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55:16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建设的思考
武  文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教训处,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目的,体现我院“教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在“教学外置,社区耦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努力探索构建教学新秩序的途径。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制定各专业培养目标,以此为依据设置课程体系,并制定“课程标准”,它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在具体课程上的要求,代替原来以学科结构为核心的《教学大纲》,作为教师教学活动和对学生成绩考核的依据。
关键字:高职 素质教育 课程 考核 课程标准
以课程改革为起点的教学改革,从小学、中学展开,其中一个标志就是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作为高等教育中专门为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关注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改革传统的知识教学刻不容缓。“教学外置,社区耦合”[1],是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创新。在模式下,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考核评定。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学院全面终结了期末试卷考试,采用等级制考核方式,以更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更有效地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这种考核方式经过半年的实践,充分显示了其优势,得到了师生的认同。在对各院系进行调研时,教师们普遍反映目前的考核没有规范的标准,完全依靠教师的觉悟自我自发的探索,存在随意性的问题,质量不能保证。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借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建议用“课程标准”[2]代替“教学大纲”,对教学和考核进行整体改进,作为全国示范院校,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应该主动承担起建立国家专业课程标准的义务。
一、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传统教学现状
1、目前教育改革的主题是“素质教育”,不论是中小学的改革还是高等教育的改革,也不论是普通教育改革还是职业教育改革。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提高人的各方面素质。然而,目前教育现状偏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而变成了 “应试教育”。表现在义务教育为“中考”,高中教育为“高考”。试卷的“分数”从一个成绩标志,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唯一的追求目标,从而“异化”了教学过程,它不再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异化”了师生人格,师生之间不再有纯洁的友情。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学期末一张试卷定乾坤,“60分万岁”等等现象,都是“应试教育”的具体表现。“素质教育”就是针对这种现象提出来的,是教育的本质在当前历史背景下的诠释。单一的,陈旧的考核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能力及身心的全面发展,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期末试卷考试的方式,其命题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它是教学的准绳,考试是标准。
(1)《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纲,是选用教材,组织教学内容和确定每一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依据。
(2)《教学大纲》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掌握教学进度的依据。
(3)《教学大纲》是教师确定考试范围和要求,考试命题的依据。
3、对以《教学大纲》为根本依据的教学和考核方式的评价
《教学大纲》作为教学的“基本纲”,是传统“课程论”的精髓,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对教学过程的要求。
(1)《教学大纲》是我们学习苏联凯乐夫《教育学》理论中“课程论”的一部分,是教学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某一学科教学内容的“纲要”。它规定了教学内容的标准要求,甚至进度。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是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2)《教学大纲》是以学科教学为前提的,总是某一个“学科”的“大纲”。以“学科”结构为根据的教学过程,重视了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却割裂了事物本身的完整性。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更不适合直接为经济建设的基层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
(3)《教学大纲》是重视知识的教育,由此决定了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必然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核,也就决定了其用期末一张试卷进行考核的方式。
一种教学理论,必然有其完整性和一定的合理性,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下,以教材、课堂、教师为中心构建的教学秩序,就是注重知识掌握,特别是重视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与之相应的就是试卷考试的方式。但是社会在发展,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一个人掌握的知识的总量不再决定其文化程度的高低,而取代它的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即根据其从事的事业和职业,终身不断学习的能力。传统的教学理论越来越表现出其局限性。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变过去学科知识为主的教学,特别是扭转一切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倾向。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它是面向基层的高等教育,培养生产一线、经营一线、服务一线等经济活动的基层的人才;它也是面向大众的高等教育,它面向大多数的适龄青年,为他们提供走向职业的途径。这就决定了,其目的是要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掌握了技能,又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技术骨干。生产一线的岗位,对理论的严密逻辑性要求不高,而对各种活动的整体操作性的把握却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不仅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则更加不适应,必须进行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目前,学院已经走出了改革的第一步,用等级制考核代替百分制考试,注重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订相结合,知识、技能的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改变了期末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单一的终结性考核、定量考核和单一的知识考核的状况。这项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证明了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考核方式改革了,而我们的教学依然是建立在传统教学论指导下,以《教学大纲》为教学基本纲领的教学模式,甚至是没有“纲”和“标”的教学,就形成了注重能力的考核方式与注重知识的教学模式的矛盾。
二、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根据,构建高职教育新型教学秩序
“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就是要把一个自然人,变成为一个职业人,实现学生“职业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它包含了职业认知、职业技能、职业态度与情感、职业品德等。高职教育既要有高校的品位和层次,又要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为学生一生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1、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
(1)高职院校及我院的教育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面向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我院“教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修能、致用”的院训,都准确地体现了这个指导思想,而且确定了“立足山东、青岛,面向社会,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以特色求发展,以毕业生为质量为生命线,培养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办学定位。笔者认为,作为职业院校整体的教育目标,应该有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培养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能够进入职业领域,自食其力,实现谋生,这是教育的最低层次。
二是培养具有某行业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某一行业内优秀的技术人才,成为该行业技术骨干,或者能成为一线管理者,这是我们培养目标的主要定位。
三是培养具有某一行业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备从事该行业相关的技能并形成职业能力,最终能够超越这个职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者,这是我们培养目标的最高层次。
(2)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与专业培养目标
我院确定根据青岛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按照省级、国家级示范专业的标准来进行专业建设。本着“缩减总量,添加新创,提高水准”原则,求精品、求特色。要实现这个目的,每个专业都要有一个培养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根据专业指向的职业岗位(群)对毕业生知识、技能及职业能力的要求,由学校与相关的行业、企业等组织共同研究,在广泛深入的调研基础上来确定。它是这个专业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定位,专业内的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制定、师资配备及整体学制和整个教学的进程设计等,都要依据这个目标来确定。这是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专业能否成为特色专业的关键,是一个专业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内在决定因素。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是实现行业、职业的需求和学院教育接轨的纽带,是实现“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桥梁,也正体现了“教学外置,社区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在教育教学的立意上走向“外置”,实现学院与社区的充分“耦合”。
(3)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置。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整合现有理论课程,吸收企业岗位培训课程和技能鉴定内容,大力开发实训课程和实习课程,根据职业岗位(群)的技能单元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并结合师资情况进行课程设置。
对于每一门课程,也要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专业培养目标在该门课程的具体化,课程标准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要在企业的参与下,制定课程的具体考核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编写适合我院教学的讲义教程的依据,是教师安排教学进度、确定教学方式和场所的依据,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自行选用教材、吸纳最新的成果和工艺、根据教学需要编写和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自行确定什么时间、在什么场所,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和训练,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考核的内容、考核的方式,确定成绩的构成和最终等级确定办法。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标准和依据。与原来的教学大纲相比较,有以下的不同。
(1)理论依据不同:“教学大纲”是以传统的学科教学理论为根据的,是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教材、教师、课堂”三中心教学论的产物,是我国学习前苏联凯乐夫教育学理论留下的习惯性的教学方式。“课程标准”的理论依据是布鲁纳认知结构理论和发现式学习理论以及杜威的实用主义现代教育理论。[3]
(2)具体制定的过程不同:“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在特点确定的,它的重点是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突出学科知识结构。“课程标准”则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的,它体现了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其标准来自企业,来自职业。
(3)实施过程不同:“教学大纲”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它详细规定了每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甚至该部分知识的教法及教学进度,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大纲”,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执行的。“课程标准”则是只规定该课程要达到的标准,只是对教学结果的描述,教师可以自由灵活地安排教学活动及活动的场所,设计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进度,甚至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确定考核方式,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教师教学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3、“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的意义
(1)有利于我院以“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真正落实。教师自主性的扩大,更有利于“从讲台上走下去”,“从教室里走出去”,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教学,特别是随时可安排在院外的教学。打破了学科壁垒,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综合安排教学内容等,都与我院教学改革的方向一致。
(2)有利于构建“教学外置,社区耦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新秩序。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点,顺应我院的办学理念,特别是“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要求,建立教学工作的微观标准,使教师的教学减少盲目性,对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新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3)顺利解决了我院“等级制考核”的改革与“学科”为核心的传统教学的矛盾。为了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必须改革考核制度,而考核制度的改革,必然引发教学过程的全面改革,只有教学和考核具有一致的目标,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实现改革的目的。“课程标准”既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考核的依据,使二者得到“质”的统一。有了“标准”,就能有效地减少考核中的随意性,就能更好的把素质教育与职业需求统一起来,实现高职院校的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目的。
(4)作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有义务在课程改革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在自己的精品课程中而率先开发一批“课程标准”,经过国家一定的试点、论证、认定程序,向全国推广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资料:
[1]曹永慧主编,《教学外置,社区耦合——高等职业教育育人新模式》,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武文 1966年11月生 男 中共党员 山西阳泉人 高级讲师 北师大教育管理本科学历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训处 266555 电话:86105237 13793294885)
Talking about “Curriculum Criterion” instead of “Teaching Outline”
Abstract: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ature and educational purpo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lso in order to reflect reflect that our college’s educational concept is “Teaching &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find a way to constitute new teaching order with the mode of “Teaching & Learning by Coupling the College with Communiti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ments of professional posts, every major’s cultivating aim has been set ,on which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curriculum standard” are based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should reflect cultivating requirements of detailed courses and replace the original “Teaching Precis” which takes subjects as its core. Also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is the gists to assess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achievements.
Key Words : ha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fication education;course;assessment;curriculum stand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