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应孤独--------青少年科技教育迫在眉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27:12
朋友们:
当新世纪的钟声已从地平线的那端传来。当新世纪的曙光已经照亮了我们的窗棂,站在逼近又一个世纪的交汇点环视这个星球。我们发现:当人类的和平还远远没有实现的同时,一场不流血的全球性跨世纪之争正在激烈地进行。美国的“新星球大战计划”,西欧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人类新领域计划",这些耗资巨大的战略计划正在日益演变为一场大战!在这场大战中,谁在科技上落后,谁就会在经济上受制于人,在军事上被动挨打,在政治上丧失发言权,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时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的现实。
然而。面对严酷的国际竞争,当我们环视祖国广阔的大地时,我们发现:科技的灵雨还没有滋润干涸的土地和心灵,科技这兴国的法宝还没有真正走进人们的心中,因此我说:科技还很孤独!
社会公众对科技的认同是科技得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广大青少年对科技的向往和追求则是科技得以腾飞的真正的希望。遗憾的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仅知道享有现代舒适的物质生活,而对创造这种生活的科学技术却只能低吟其实我不懂你的心。我们只要想一想:成为科学家是否还是广大青少年的向往?人们热衷的话题中有几个与科学有关?我们就会说:科学还很孤独?
一位外国人在看了我们的畜牧耕作后赞美道:”多么原始的古典美啊!” 朋友,这不是对我们赞扬,而是对我们的一种嘲笑和讽刺。我们也曾经嘲笑过别人——当我们有了四大发明,而欧洲仍笼罩在神学的迷雾中时,我们嘲笑世界!当我们烧制出唐三彩,而欧洲君主国的达官贵人的餐桌上还见不到一件陶瓷餐具时,我们嘲笑世界。可渐渐地我们落后了。以至后来,当英国人发明了蒸汽机、德国人发明了汽车时,我们却仍然在烧制“景泰蓝”,仍然在描龙绣凤。1937年当日本人在卢沟桥上放响了邪恶的枪声时,《四世同堂》中的齐老爷子用板凳顶住了屋门,以为这样便可以万事大吉了。因为他想:那些曾向中国借火药的国家,怎们可能战胜我们呢?可他没有想到,就在同一个地球上,别人马上就要点燃足以把他们肉体和灵魂一起消灭的原子弹。直到今天,我们还习惯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去歌颂我们人民的辛劳。可是朋友,你想过没有:因为我们技术落后,因为我们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我们的人民多吃了多少苦,多流了多少泪,多做了多少牺牲,少有了多少休息和享受?是的,中国人民勤劳,可我们不能老用20天的时间去生产别人一天生产的东西吧?是的,中国人民智慧,可我们不能老用刀耕火种向土地索取财富吧?是的,中国人民勇敢,可我们不能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堵别人邪恶的枪口吧?所以我们说:科技不应孤独?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这第一生产力真正活跃起来,最终依赖于全社会对科技的关注和尊重。 科技的确不是少数人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推卸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现代科技的阳光中享用“日光浴”的我们,只要想一想:在祖国广阔的大地上,还有多少人在点点烛光中一圈一圈地推着磨盘;还有多少人因为贫穷而无法用本是纤细的手去触摸科学的额头,还有多少人被迷信的鬼神吞噬着谈们的肉体和心灵。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领导干部重视和扶植科技是高瞻远瞩;为什么说知识分子钻研和推广科技是义不容辞;为什么说普通老百姓应用和宣传科技是利人利己。历史在每一本书上都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疏远科技者必遭科技淘汰。可怕的不是手中仅有镰刀,而是心中永无机器。相反,只要我们的社会系统重视科技,扶植科技,加大投资,搞好教育;只要我们的知识分子走出书斋、走出实验室,走出乡镇,只要我们的普通老百姓,利用科技,宣传科技,我们就会说:科技能够不孤独!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曾在多少个世纪的交汇点上傲视整个世界,可一覚醒来却发现自己已被毫无疑问地抛在了历史的后面,我们震惊于这个事实,我们惭愧于这个事实,可我们没有理由认输,我们不服气!我们的祖先在洪荒中起步,创造了灿烂的古代东方文明;我们的先辈在废墟上创业,树起了迎风飘扬的‘第一生产力’的大旗。历史决定了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必须振奋精神,奋起直追!只要我们“跟着科学走,紧抓住技术的手”,只要我们“对科学的爱一天比一天的热烈”,只要我们“拥抱科技入梦在温暖的怀抱中”,我们就可以字正腔圆地说:2000,我们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