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世因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43:08
未来佛的传说  10-02-17  阅读:373  相关文章   未来佛的传说释迦牟尼佛在给他的弟子讲法时,谈到了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释迦牟尼是现在佛,原始六佛是过去佛,而未来佛,则是弥勒佛。未来佛也称弥勒佛,藏语谓"强巴"。弥勒佛像在五代、宋以前,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所创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     佛家养生---静坐  09-11-09  阅读:205  相关文章   修还者,既知观从心生,若从析境,此即不会本源,应当观反观心,此观心者从何面生,为从观心生,为从不观心生?若从观心生,即已有观,今实不尔。所谓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随诸身行,六心受喜,七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禅提心,亦名无生心。丙、关于观心。     佛家养生---调息  09-11-09  阅读:59  相关文章   佛家养生---调息。3.佛教的调心养生。佛教养生认为,我们无法改变身外的环境、事物,但是我们的心理活动是属于我们自身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内心的心念、心意去适合、配合外界的事物以及改变。4.佛教的冥想养生。莱尚在《如何冥想》一书中为冥想的基本类型、具体益处和注意事项提供了指南,并强调冥想要比其他一些解决问题方法更有效,它能使严格的遵循者实现尚未开发的潜能,而这些潜能是很难用其他方法来发掘的。     佛家养生---养性  09-11-09  阅读:64  相关文章   佛教以慈悲为本,尤其是大乘佛教更是主张慈悲普度,利乐众生是成佛的先决条件。佛教中所谓的"随缘",是以活泼流转的生命之流,融人万物虚空,但不拘泥于虚空,从空境圣境中转身而出,将小我转化为大我,将个体转化成全体,随缘任运,洒脱无拘,使个体生命与宇宙生命合而为一,时间与空间融成一体,至真至美,无拘无束。万事随缘的人生态度,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弃,随缘是一种思想上的轻装,随缘是一种目光的空阔。     大悲咒出像图  09-10-25  阅读:19  相关文章   大悲咒出像图。     心中心密法打七开示  09-10-06  阅读:44  相关文章   心中心密法打七开示心中心密法打七开示元音老人主讲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五日至二月二日讲于广州 ◎上座前 今天大家发心,用心中心密法来打七,恰是无上殊胜的因缘。释迦佛报身叫卢舍那佛,法身即毗卢遮那佛,化身即释迦佛。释迦佛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我们做功夫时要结手印,手印等于天线,使我们和佛菩萨的信息沟通,到了那个地步,人都没有,一切化空了,什么手印啊,什么佛菩萨啊,都赶到须弥山外去了。     佛教三世因果!  09-10-06  阅读:36  相关文章   佛教三世因果!因果经前面的四句话,就是因果循环报应的总纲。"有人书写因果经,世代儿孙家道兴。"   书写因果经,一指把因果经的经文抄下来经常学习,二是把因果经书写下来作为赠送品,向大家宣传学习《三世因果经》的好处。"有人讲说因果经,生生世世得聪明。"   讲说因果经,就是向大家宣讲,解释《三世因果经》每条每句包含的内容,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到学好、宣传好《三世因果经》,多做善事,是为自己造命的伟大意义。     【精美创意】四大菩萨(精美桌面)  09-08-03  阅读:90  相关文章   【精美创意】四大菩萨(精美桌面)四大菩萨(精美桌面)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代表佛教的慈悲(爱心),九华山地藏菩萨代表大愿(孝道),五台山文殊菩萨代表大智(理性),峨嵋山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落实),所以这四位菩萨在中国佛界的地位非常崇高,纵然不是在这四大名山,一般比较大的道场也都会供奉这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是般若智慧的代表,经常出现在般若系的经典之中,与普贤菩萨同为华藏世界的上首。     人生的奥妙:喜马拉雅的雄狮在咆哮(修订稿)  09-05-23  阅读:35  相关文章   遍知一切自性流露不二智慧的导师佛陀他老人家在其善规言教中一再的宣说,缘起正理对生命经验的无比重要。使人伤感的是后世学者在文字上推理,但我们翻翻佛陀言教汇集的大部头经典是清楚的记载,当时只有一个个贤者们亲证生命的经验。若女人能污染殿堂之清净的话,那么,佛陀的圣像已经污染了殿堂的清净,应该先把佛陀的圣像请出来扔到垃圾桶。有不少愚痴的人把佛陀塑造成"婆罗门"的神秘产物,这是对圣者"佛陀"人格上最大的污辱。     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  09-05-15  阅读:23  相关文章   融禅净密于一体的心中心法。心中心法既与禅相应,同时也和净土融为一体,因为它是以净土为归宿的。就密宗的经典说来,佛是兴无缘大慈的,不论你修什么法,学什么宗,即便不学佛的人,临终时,佛也是一视同仁,普为放光接引,往生净土,绝不是只接引学佛的人,其他都不屑一顾的。我们现在说法听法,四大色身不解说法听法,脾、胃、肝、胆与虚空物境也不解说法听法,这解说法听法者乃各人目前历历孤明而无形相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