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之道(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07:05
作者:韦志成
中学语文·教师版 年1期 字数:3448 字体: 【大中小】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一生活了73岁,却有40多年从事教育活动,培育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创造了春秋时期我国古代教育的辉煌。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褒奖世界上对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目前,“孔学”方兴未艾,孔子学院达170多所,遍布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他的教育思想。关于孔子的教育之道,想谈十点学习的体会:
一 孔子善学
二 有教无类
三 “成人”之本
四 立身之才
五 因材施教
六 启发教学
七 文化传承
八 君子风范
九 师表万世
十 孔子之光
一 孔子善学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圣人,他的英名给予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伟大人格给予中国人民挺立千秋的自信,博大精深的思想成为人类历久弥新的瑰宝。
“圣人”是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孔子一介布衣,是怎样成长为圣人的呢?可以肯定地讲,他是自学成才的典范,是靠学习成为圣人的。他的家庭“贫且贱”,“贫”,指没有钱;“贱”,指地位低下,没有资格上官府办的贵族学堂。
他3岁丧父,17岁丧母,成了一个孤儿,饱受了世人的白眼,尝够了凄风苦雨的辛酸。有一次,鲁国执政大夫季孙氏想笼络人心,举办宴会邀请当地的知名人士参加。以孔子的身份,论家庭出身,他的父亲曾经是鲁国的陬邑(山东曲阜)大夫,这地位是够资格的。而且孔子正在自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个读书人,可以算个士。当孔子兴冲冲赴宴,竟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拦住了,凶狠地对他说:“你赶快走,季孙氏招待知名人士,就是不招待你!”这件事对孔子的打击很大,他感到孤零零的,社会好像抛弃了他!为此他发奋学习,自立自强。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六》)。“鄙事”,指干粗活重活,如打柴、挑水、种地、种菜等。历史记载,他做过“委吏”,仓库的保管员;他当过“乘田”,牧场的放牧管理员,打扫马厩,放牛牧羊;他还做过“儒”,当吹鼓手,为人司仪,替人家办理丧事(《述而·九》)。孔子就是这样在人间这所社会大学里,勤奋地学习,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博学多艺的人。
一部《论语》凡20篇,486章,15918个字,贯穿始终的是学习之道。《论语》开篇,学而第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破天荒地提出了人生在世学习第一、以学为乐的观点,创造性地建立了学习理论。孔子更是自己学习理论的实践者,他乐学上进,勤奋不已,好学、善学、学有所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他的学习理论非常丰富,择其要者,主要有三。
(一)学而知之
人的智慧和知识究竟从哪里来?孔子认为,人的智慧和知识的获得途径,可以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学”四个类型。他没有见过“生而知之者”,也否定自己是“生而知之者”(《述而·十九》),从而肯定“学而知之”(《季氏·九》),说明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懂得道理,人的智慧和知识是从学习中来的。如果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知识也还来得及;如果遇到困难而不去学习,那就没救了。这就从反面再次确认,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智慧和知识。
他曾经说,有一个粗人曾经向他提个问题,他也感到“空空如也,我无知也”,头脑空空的,什么也不知道。因此,孔子感悟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三十一》)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发愤忘食”,“学而不厌”,他一生引以自慰和自豪的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三十》),把“好学”作为人生的佳境,只有学习的成功才有人生的成功。
(二)学无常师
当人们惊叹孔子的学问渊博,“金声玉振,圣集大成”,询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向谁学习的?子贡回答:“夫子学无常师。”孔子的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而思齐焉”,向一切内行的人学习。翻开孔子的经历,孔子明确拜师学过的人有许多。根据《论语》《史记》《春秋左传》等文献的记载:他曾经风尘仆仆,专程到洛阳向老子学习礼仪,了解祭祀的礼节;向郯子请教古代官制,学习少昊以鸟名来命名官职;向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苌弘认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等。《三字经》说:“昔仲尼,师项橐”,说孔子还拜比他年纪小得多的项橐为师,当时项橐只有7岁。在学习面前,无论年长年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他很善于学习,哪怕是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他就必定请那个人再唱一遍,然后跟着他唱,直到学会为止(《述而·三十二》)。有次他向鲁国乐师师襄学习弹琴,师襄教他一只曲子,他接连十天苦练不止。师襄说这只曲子你已经练得不错了,可以换新曲子了;他说,还没有掌握弹这只曲子的要领。他继续练习,师襄说你已经掌握了弹这只曲子的要领了,可以换新曲子了;他说,我还没有领会这只曲子蕴藏的内涵。又练了许多天,师襄说你已经掌握了这只曲子的内涵,可以换新曲子了;他回答我还没有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接着苦练,肃穆深思,直到有一天,他豁然开朗,高兴地对师襄说:“我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皮肤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高瞻远瞩,好像是统治四方诸侯的君王。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听到这里,师襄赶忙离开座位,向孔子深深地拜了两拜,大吃一惊地说:“我的老师原先说过,这只曲子就叫《文王操》!”孔子终于体会到这只曲子的精髓。孔子学习专心致志、踏实认真可见一斑。
要学习,就要善于向别人请教,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学问学问,只学不问是不行的。他说,学习中不问“为什么”的人,我对他也不知该怎么办了(《卫灵公·十六》)。对大千世界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认识,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他鼓励学生多提问,不耻下问,赞扬他们“善哉问”、“美哉问”、“大哉问”。《论语》中明确记载有一百多处是学生向孔子提问,从问国家大事的君、政、礼、仪,到问做人的仁、义、忠、孝;从问生死、鬼神、善人之道,到问君子、士、明、耻的要义;从问经营谋生之道,到问从事花圃农桑。人间万物,无所不问,学生在问中既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见识。
(三)学无止境
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孔子总有一种紧迫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十七》)总感到学习追不上似的,又怕在学习中丢掉了什么。到了50岁,他还坚持学习《易经》。由于反复阅读,把竹简翻过来又翻过去,竟把穿竹简的牛皮绳子弄断了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的由来。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述而·十六》)及至晚年,他仍然渴求学习,手不释卷,哪怕是“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六》),学无止境,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学习目的上的学而知之,学习途径上的学无常师,学习深度和广度上的学无止境,是孔子学习的三境,揭示了人类学习的基本规律。总结一生学习的收获,夫子自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四》)这是孔子一生的学习历程和心路历程:我十五岁立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办事能够站得住脚;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六十岁听别人说话能判明是非,七十岁做事能随心所欲却不越出规矩。这告诉我们一个千真万确的道理:人生在世必须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终生受用,学习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只有学习的精彩,才有人生的精彩。孔子的这段话,他的几个不同年龄的认知阶段,后来成为人生历程的代称:30岁——而立之年,40岁——不惑之年,50岁——天命之年,60岁——耳顺之年,70岁——从心所欲之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人就活得越来越自由。
孔子就是这样以学习第一的态度,勤学好问,学而有成,最终由一个放牛娃成长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一介布衣成长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化巨人。孔子的好学、善学、学而有成的精神,开创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的良好学风。 (未完待续)
[作者通联:武汉市江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