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子与孔子的教育思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26:10

    


 点击浏览该文件

内容提要:老子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存在很多的分歧,但又在很多的方面二者的思想又是达到共鸣,老子以“道”为他的基础,孔子亦以“礼”为基础,以培养“赤子”和“君子”似的圣人为最终目标,从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方面建构他的教育思想,不同的教育思想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政治理想,本文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他们教育的互补性,以及对当代教育的启迪和正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老子,道,不言之教,孔子,礼 

 

Contract:

Although the education thoughts of  Lao Tze and Kong Tze have a lot of disagrees, in more aspects both of this two thoughts attain a homology .Lao Tze take"DAO" as his foundation, Kong Tze also take"LI" as foundation,their targets were to develop sages as “chizi”andjunzi. Each of them constructed his education thought from the education purpose,the education object,the education method,the education contents education principle, different education thought means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ideal.This text analyzes both of them,on the base of which to explore the complement between their education, and inspire educationally to the contemporary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Key words:

Laozi     philosophy of Dao      Kong zi     philosophy of Li

 

人们谈到老子的思想,经常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玄之又玄”,并将之定位在“智慧宝典”的行列,老子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他的文化因素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在古代思想史上影响高于老子的孔子思想,被后人从很多的方面进行了分析、解释,对现代的很多的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建设给予了很大的启迪,因此,孔子被尊称为中国最早的平民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在中国教育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自古至今很少有学者注意到老子的教育思想,甚至有人认为老子为“绝学弃智”从根本上否定了它的教育的作用,但实际上,老子是以哲学为依托,阐述他的教育思想,以“圣人”和“士”此类统治阶级为教育对象,培养自身修养,阐发他的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从而否定的是传统的奴隶制社会的教育细想和内容,但这并不能说明老子没有教育思想内容。

无可否认,儒家思想以孔子为鼻祖,在教育上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至汉武帝之后,古代中国就是在这样教育思想体系延续了几千年,为统治者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为封建王朝得以稳定的思想基础,但儒家教育思想并不是没有缺陷的,古人也很早就发现了这点,因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由于其思想路向和学说的宗旨的差异,构成了儒道互补的因素和条件”1,同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当然,教育思想也是这个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儒家和道家在教育思想上并不是平起平坐,而是主辅的关系,“以道家修己,以儒家治人”其中谁主谁辅不言而喻。

下文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原则,以及从教育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价值几个方面来分析老子和孔子在教育思想上的相互借鉴和抵触。

《老子》书中始终解释一个字,即“道”,何为道,老子开篇就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它没有正面阐释什么是道,但从哲学角度看,“道”就是一种物质性的实体,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3,道是至高无上的自然,最和谐、最长久、最安乐,它滋养万物,又是万物的归宿。用现在的哲学词语概括,道就是自然规律,即“天道”,“老子虽然也谈人道,但思想的重点却是天道,极力使人道符合天道自然无为的客观规律,即‘以人合天’”4。老子是崇尚自然的,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人们以道为统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是以“道”而展开的,如何体验道就成为教育的中心,这使得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很好的统一了起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

孔子生活在一个天子名存实亡,诸侯称霸争雄的年代,对此,他深表不满,因此,他把眼光投向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在孔子的心目中,理想社会有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先王之道,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一个是周代的礼乐制度。于是采用周代的礼乐制度光复先王之道,成为他一生的梦想与追求……‘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鲁为周公后裔的封国,代表西周的小康社会,道是指尧舜之世的‘大同’社会。”5。孔子提出的大同社会与老子的理想国都是以过去的某个时代作为模板的,但是明显有着不同,老子认为自尧舜以仁爱治天下起,社会才开始被扰乱,礼乐制度是造成道德衰落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二者的政治理想是相差甚远。

无论何家学派在进行教育活动中都是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一种方式,而培养的对象就是能够协助他或是代替他完成政治理想的人才,那么,老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能够实现他理想中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国的执政者,“小国寡民”的社会,在他的理想社会下,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互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6的状况,生产力也恢复到原始的状态,正因为这样的理想在社会不断进步的现实状况下,老子的这种政治理想往往是被打上了“消极”的印记,在现在学者对他的不断解析,老子的智慧被更多人所关注。“治大国,若烹小鲜”7,保持社会的自然状态是执政者应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老子》第五十八章中就阐明了他的这种为政策略,执政者的无为,要“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8,老子认为以智治国是天下大乱的根源所在,往往政策的施行使得国家的发展远离了最初的目标“国泰民安”,而引起了战乱、贫穷、死亡,而老子所要教育的对象是小国寡民社会中的执政者,“他们是能够实践他‘无为’之道的‘上德之王’,能够力行‘清静无为主义’,具有超然庄重风度的君子。”9这类圣人就成为了老子教育的对象,同时,培养具有这种品德的执政者也成为教育的目的。

两位圣贤拿什么来教育自己的弟子,才能培养出各自理想中的圣人?

我认为老子教育弟子的内容是体现在他的教育过程中的,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即“舍”与“得”。首先要摒除一般执政者认为作为统治者应该具备的智慧,《老子》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仆,少思寡欲。”10。老子所主张的“舍”实质上就是要人彻底的顺从“道”,是大智,而执政者原本的治国智慧是自己的臆测,可能是有违于“道”,为了恢复人类本身的大智慧,就必须舍弃,并且进行深刻的反思,回归于道。关于这点,孔子也是有类似的见解,在林语堂《老子的智慧》中引入了一个故事,哀公曾问什么叫做“才全”时,孔子回答:“生死、得失、贵贱、贫富、君子、小人、毁誉、饥渴、寒暑等,全都是事物的变化,天命的流行,他们日夜循环不已,都不知源流何方。因此,除了顺其自然外,实不应拿它们来扰乱本性,混杂灵台,“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夭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11

所谓的“得”就是经过教育后圣人应具备的哪些品德,是合乎“道”,他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12,其中“慈”是最重要的。崔仲平在《老子道德经译注》中对“慈”做以注释,认为“老子是反对仁,却提倡慈,慈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关怀”,实质上就是“无为”,老子认为,圣人只要能体现自然“无为”的精神,让人民自由发展,包括战争,便是真正的慈爱。其次理想的圣人必须做到“俭”。在孙以楷先生著的《老子通论》中对“俭”做了解析,“一指节省财物,二指爱惜精力”,我将之引申为生活上的俭与精神上的俭,生活上的俭很容易理解,而要做到精神上的“俭”,必须重视自我内在的修养,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3。而贵质朴、轻名利正是俭的最终目标,即回归淳朴。老子的独到之处,在于“不敢为天下先”,译为“不敢做首创者”14。这句话包含着不争、客观、无私等思想在内。圣人能做到不争或谦让就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就会时刻想着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是以圣人必欲上民,必以言之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从下乐推而不厌。”15,当然,他更加重视的是“不争之德”16,只有具备这样的修养的圣人才能够真正贯彻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施政原则。

老子这里所提出的“三宝”与孔子的教育内容也有异曲同工之效,首先就是要“仁爱”,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正如孟子说“仁者无敌”,这样的思想都是出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反思,在对下层人民的疾苦上都是持相同态度。但就敢不敢为天下先问题上,除去双方在教育上都注重谦让和客观外,其目的是有所不同的,老子是要圣人体验自然之道,不率先作有违“道”之事,是出于“无为”的原则,而孔子则不然,他以六艺作为教学内容,以周制礼乐为核心,维护的是一个统治秩序和一定的道德标准,即“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17因此,孔子的教育在谦让之余,更加注重的是以身试法,用自己的言行进行引导。

老子和孔子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都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他理想的大同世界,关键是要将这种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君子。这类志士君子既要有弘道的志向,又要自身具备一定的道德。虽然孔子在教育态度上极力推崇有教无类,但在道德教育中不可避免的呈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学问越高,道德水平就应相应的提高,学问与道德是成正比的,仍是以礼为基础,学问也无怪乎六艺,因此,不知礼何以有 “克已复礼为仁”,而仁的具体内容,他说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8。因此,孔子的道德教育只是局限在能够知礼的志士君子间,而不是现在意义上的普遍的道德教育,他的道德教育显然有了阶级性。

但在老子认为“为道”与“为学”是完全对立的。老子是反对礼的,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19,以六艺为基础的的学问自然也是虚伪的,是妄为的执政者用来维持统治秩序而采用的工具,有违于人的本性,有违于“道”,因此,老子的道德教育可以说与孔子的道德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内容呈现,老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置身于物质世界之外,不贪图生活的享受,否认以礼乐为道德标准,而是以是否合乎自然为标准,没有框架的限定,“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20,因为在老子眼中,“自见反而不能见其明,自是反而不能得到表彰,自伐反而不能成其功,自矜反而不能受到众人的尊重”,21在老子的教育思想中,认为社会越进步,道德越衰落。在古代天地初开之际,人按本性生活,不受外界任何干扰,在这完全至一的时代,人的道德才是最完善的,自教化之始,人们舍去本性和顺应人心,道德自然就开始衰落,显然,老子的道德观和现在意义上的道德就本源上已是相差甚远。老子的道德教育观念是“无为”的延伸,是贵在天性的再现和自持,不似孔子以礼乐为准绳规范人际关系,以达到知礼、守礼并以礼教化别人,二者出发点截然不同。

当然这里不可否认老子这种以自然本性为道德标准来否定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片面的,但在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观中不是也赞同教育要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尊重人的自然发展吗?正是这种教育观念在当今教育思想界中掀起的新浪潮,值得我国在打破传统道德规范教育过程中思考借鉴。

在施展教学内容的过程,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成为老子和孔子在教学思想上分歧最多的部分,也是互相认同和借鉴最多的部分。英雄所见略同,尽管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正确的教学方法,老子和孔子还是极力推崇的。

“因材施教”成为现今教育上一个普遍认知,即按学生的特点去进行个别化教学,这是“个性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人认为这最早是孔子的发明,当然孔子在这点做的是非常到位的,最典型的孔子的教学案例,子路和冉有的性格不一样,因此做同一件事,孔子对他们的教育方法就不一样。一次这两人问孔子“闻斯行诸”。子路问的时候,孔子答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而冉有问的时候,他答曰:“闻斯行之。”,为何子路不能“闻斯行之”呢?孔子回答“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22公西华疑惑,因为孔子知道他好勇过人,所以有意压抑他一下。而冉有性格懦弱,所以孔子有意地鼓励他。

但应注意,因材施教,并不是孔子一家专利,比他稍早一些的老子已经有了这样的教学认识,他将学生按性格和对道的领悟能力将其分为三类“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23。所以教学应根据各人不同的性格而进行,要做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24,这样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老子的“因材施教”是和他的另一教学方法“勤而行之”结合在一起,老子认为“为道必须“反观内思”,而不是向外人求问,因此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5,用自己的行动在自然界中体验道,这点类似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意,更何况,老子是提倡“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26,只求学问是很难在“为道”中有所成就,必须“勤而行之”,这样才有助于内心境界的清纯,有助于回归如婴儿般的至一状态。当然这又不同于孔子的结合实践和学以致用的教育观,前者是从行中学道,后者是用学于行,显然教学呈现是不同的。

众所周知,《论语》一书是孔子的弟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而成,借助了教育上不可缺少的语言,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语言、文字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工具。但老子发现在教育中,人们过于依赖于语言、文字。他认为多言之教不合于道,不合于自然教育,传统教育成了这样的模式,教师用语言、文字传授知识,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教育成了强加于人身上的活动。“老子认为教育只有成为人自身的需要,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道是万物之师,自然也是人的老师,自然之道实行的就是不言之教。”27,以道为师的“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28。这是老子的以自我学习为主体的自然教育思想,在《庄子》内篇《齐物论》中以一些现象例证老子的这个观点,并做进一步的引申,“道本是浑然一体的,没有名称,但人在辨是非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语言,语言本无心机,但一旦有了心机,就已生出更多的是非的名称,如此想再详辨就不容易了,所以不如除去心机和辨是非的念头,顺随自然以定行为,要知大道就无处不有了。”29,由此可见,庄子对老子的“行不言之教”是非常赞成。而相较孔子的言传身教,与学生开展讨论,解决自己所惑而言,老子所谓的圣人应认清的事物只存在于内心,即使众人固执己见,和别人争辩是在炫耀自己的才学,提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30。在这里,“老子并没有片面肯定‘不言之教’,也没有把‘不言之教’绝对化,老子说过‘多言数穷’批评的是‘多言’,不是不要言”31只是言之教与不言之教相比较,老子更推崇不言之教,说到底,言与不言,专看教学内容是否合自然之道,“多言数穷”,老子的教育目的不是为获得“言”而是为获得“道”,摒弃了指示教育,因此,倾向于“不言之教”也是理所应当的。在现代教育中,将不言之教列入了典型的创造性探索教育被广泛用于教学活动。当然,老子始终强调教学的内容是道的本身而不拘泥于道的存在形式,但应注意的是,老子认为的不言之教并不是现在的创造性教育先河,他们的教育目的是不同的,甚至“不言之教”是有悖于教学规律。试问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如何成为“为道”的圣人,这脱离了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按老子和孔子的教育思想培养出来的人可以用“赤子”和“君子”作为代名词。“赤子”有如初生之婴儿,保持本性,持守天真,“载营魄抱一”32这样的赤子作为执政者就可以对事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33,不作悖于自然,悖于规律,悖于人民意愿的事情,完全顺应道之运行达到“为无为,则无不治”34。“君子”以礼做为处事的标准,行“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5五者行于天下为仁,这样的君子作为执政者胸怀天下,以“仁政”治理社会,重新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以上仅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以及从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方面对老子和孔子的教学思想的异同之处作以简单的分析,更侧重于老子的教育思想的阐发。

总之,老子和孔子作为一代宗师,其教学观都是为政治理想服务,因服务对象的不同,教育思想也走上不同的领域,由二人始创的道家和儒家在今后的发展所禀承的不同方式也为以后的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从教育思想出发,追溯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源头,也可以更加清晰的把握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是如何延续的,更加有利于现在的教育改革,并就老子与孔子的正确教育理念予以借鉴。

 

注释:

23《老子》第一章

6《老子》第八十章

7《老子》第六十章

8《老子》第五十八章

10《老子》第十九章

11《庄子》第六章“大宗师”

12《老子》第六十七章

13《老子》第十二章

15《老子》第六十六章

16《老子》第六十八章

17《论语·为政》

18《论语·颜渊》

19《老子》第三十八章

20《老子》第二十二章

22《论语·先进》

23《老子》第四十一章

24《老子》第七十七章

25《老子》第六十四章

26《老子》第四十八章

28《老子》第四十三章

30《老子》第八十一章

32《老子》第九章

33《老子》第十章

34《老子》第三章

35《论语·阳货》

参考文献

1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M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   P158

4张智彦《老子与中国文化》【M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   P158

5李翠珍《孔子的教育理想-兼与柏拉图教育理想比较》【J 《教书育人》2005年第10 P31

9曹自立《简论老子的教育思想》【J】《中天学刊》   1997年第3   P37

14崔仲平 《老子道德经译注》【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P37

21文熹 胡海云 《老子的教育思想》 J】《绥化师专学报》 20047月第3  P109

27于桂霞 《老子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 P73

29林语堂 《老子的智慧》【M 2004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P14

31孙以楷 《老子通论》 M2004 安徽大学出版社  P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