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三十年-搜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20:57
我与袁庚有神交(1)
作者:马立诚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年5月17日上午,我在广州市“岭南大讲坛”演讲,内容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大争论”。演讲结束,走出省科技图书馆大门,广东女作家涂俏走上前来,送我一本她的著作《袁庚传》。这本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部分章节经报纸转载,我读过一些,再加上我和袁庚的神交,得到这本书,自然很高兴。
涂俏送我书的同时,还对我说了一句话,一下子让我内心泛起波澜,久久平静不下来。她对我说:“90多岁的袁老在病中念叨着三个名字,其中一个是你。”
我点点头,这句话与20年前的蛇口风波有关,这是当年蛇口的一件大事。我当时在人民日报社,负责编辑这场大讨论的稿件,事后我还写了3万多字的长文《“蛇口风波”始末》,并主编了《蛇口风波》一书,为这场风波留下了比较完整的历史资料。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诸多媒介回忆当初的蛇口风波,还都一一找到我的门上来。这场风波的有关史实,在本书“蛇口风波始末”一节中有详细披露。当我后来结束广州之行到深圳演讲时,深圳媒体说我在20年前就与深圳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指蛇口风波。
涂俏跟我说话的时候,旁边有很多人围着,我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深深叹了口气,握了握涂俏的手,请她便中代问袁老好。她表情凝重,说袁老病得不轻。
1988年1月,李燕杰、曲啸、彭清一三位思想政治工作者与蛇口青年的辩论,反映了既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不适应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需要。这场辩论,在蛇口人看来“其实挺普通的”。如果双方能有一种平常心,都会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各自有所收获。但是,有人借此在背后整材料、做文章,报到高层,给蛇口青年扣了不少帽子,也给袁庚扣了不少帽子,诸如“敌对”、“明显的错误言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等。联想到类似用语凶险的材料在过去的政治运动中曾经起到的作用,不能不使人的心头罩上一层阴云。而且,这些材料也使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对蛇口工业区产生了“走什么道路”的误解。这些汹涌的暗流,从辩论那一天就开始了。
1988年2月至7月,《蛇口通讯报》、《羊城晚报》、《南京日报》、《天津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介先后报道蛇口风波,使这场争论蔓延全国。8月至9月,《人民日报》介入到这场讨论中,更把这场争论推向高潮。在这个过程中,背后的权力博弈也日益激烈,这是一般人不知道的。
也许因为我曾在中国青年报工作8年的缘故,对青年问题格外关注。自蛇口风波发生之日起,我就十分注意。一段时间以来,广东及各地报刊登了不少报道,也发表了各种各样的评论意见,但袁庚的话只听到一句:在蛇口,除了不能反对共产党,不能搞人身攻击之外,什么话都可以说。此外,没听说袁庚对蛇口的辩论有什么具体说法。作为蛇口工业区第一把手,袁庚到底怎样看待这件事,我对此非常期待。
蛇口只有2.14平方公里,袁庚的声望早已超越这个范围。有的杂志说他是“改革第一人”,蛇口有人则称他是“蛇口的华盛顿”。当时,袁庚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条。
一是1984年1月26日,他向来特区视察的邓小平汇报工作时,提到“我们有个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在当时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口号,有些人说这个口号宣扬资本主义。袁庚问邓小平:“不知这提法对不对?”邓小平说了一个字:“对!”邓小平回京后召集胡耀邦等中央7位负责人开会,引用了这个口号。邓小平说:“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蛇口工业区更快,原因是给了他们一点权力……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从此这个口号传遍大江南北,引起轰动,对于冲击计划经济旧体制、旧观念发挥了很大作用。有学者评价说,这个口号是“冲破思想禁锢的一声春雷”,“整个国家从蛇口开始,向市场经济的观念转变。”
二是1983年初,袁庚在胡耀邦支持下,决定采取直接投票选举的方式产生蛇口管委会,然后每年投一次信任票,如果不信任票超过半数,管委会重新改选,个别委员不信任票超过半数就得下台。1983年4月,在没有指定候选人的情况下,由行政干部和技术人员130人自行推选管委会成员,袁庚高票当选,一些老干部落选。在就职典礼上,袁庚宣布:“从现在开始,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过了一年,在1984年4月的首次信任投票中,各成员均获过半数信任票,袁庚获得1张不信任票。1985年4月,管委会改选,经过竞选演说,在1170名选民参加的自由选举中,袁庚再次名列首位当选,有164人没有投他的票,他说:“这是好事情。”这是中国第一个经过直接选举产生的地区领导机构。在1986年4月的信任投票中,2300人投票,袁庚得到341张不信任票。后来,这种选举和信任投票在蛇口坚持了近10年,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做了一次成功的实验。
三是1985年初,袁庚要求《蛇口通讯报》刊登批评当地领导人的文章。他说:“权力必须受到制约”,“领导必须受到监督”,“要拿自己开刀”。大年三十,《蛇口通讯报》收到一篇署名甄明尼的来稿《该注重管理了——向袁庚先生进一言》,批评袁庚。当时的总编辑韩耀根要把稿子给袁庚看看,袁庚拒绝。韩总编心存忐忑,把稿子亲自送到袁庚家中,袁庚看了之后批示说:“一字不改加以发表”,但希望把“袁庚先生”换成“袁庚同志”,还说:“以后不要再送审。”文章发表之后引起全国轰动。3月21日,《羊城晚报》发表文章评述此事,赞扬袁庚在政治上大胆突破。24日,《人民日报》转载《羊城晚报》的文章,标题是《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袁庚发扬民主——支持报纸指名道姓批评自己》。袁庚说:“我们有志于在蛇口造就一个民主的社会,在报上公开揭露蛇口的阴暗面。这并非否定蛇口,否定特区,否定对外开放政策,而只会使蛇口消除种种弊端,更好地执行对外开放政策。”
凭这三条,再加上他开发建设蛇口港,亲手创办招商银行和平安保险公司,说袁庚为改革开放立下赫赫功勋,恐怕不算为过。
更难能的是,袁庚是一位老革命,是中共老资格的“克格勃”——资深的国家安全干部。他1917年出生于广东宝安县(今深圳龙岗区),1938年加入共产党,早年加入东江纵队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炮兵团长,50年代调入中央调查部,60年代初任中调部一局副局长。在中调部工作期间派往柬埔寨,破获国民党暗杀刘少奇的“湘江案”,立下大功。“文革”中受康生迫害入狱,在周恩来过问下于1973年获释,后获平反,任交通部外事局负责人及香港招商局负责人。1979年1月,在李先念支持下出任蛇口工业区总指挥,开展建设特区的实验,后任蛇口区委书记、蛇口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任。1987年,袁庚将蛇口工业区改为蛇口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他出任董事长。
在蛇口风波这件事上,我更看重袁庚的老干部身份。以老革命家的身份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是是非非发一点言,最有分量,也具有说服力,因为没有人会怀疑他对共产党的忠诚。
袁庚终于发言了。1988年7月,人民日报社派曾宪斌赴南方采访,袁庚坦诚地谈了自己的看法。曾宪斌将袁庚的看法写进了《“蛇口风波”答问录》一文中。这篇文章以提问方式有名有姓地记录了各方共13人对蛇口风波的看法。他们分别是李燕杰、曲啸、彭清一、郭海燕(北京师范学院青年教育研究所外国青年教育研究室主任)、袁庚、谢鸿(蛇口区团委副书记)、荆跃(招商局蛇口培训中心副主任)、张梦飞(《蛇口通讯报》总编辑)、余昌民(蛇口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梁宪(蛇口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经理)、魏海田(《蛇口通讯报》记者)、李云忠(递名片的青年、蛇口招商进出口贸易公司)、吴厚信(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