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氏宗祠·上达学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29:06

古镇荷叶,地灵人杰。从这里走出的大师贤哲、专家学者、达官巨贾,遍布海内外。这荷叶现象的出现,是曾府耕读家风的影响和集居在这里的各姓重视对后代的教育的结果。树德、由是、上达,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不仅代表着荷叶王、曾、葛三姓的族学教育,更是地域文化的骄傲。

    虎年正月初六,参加了黄菊方女士创办的曾国藩学堂挂牌仪式后,我与几个朋友专程来到黄牛峰下涓水河东岸的长塘村,领略了葛氏宗祠、上达学校的风采。

    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风格的葛氏宗祠,是娄底市境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好的宗祠之一

    从富厚堂到葛氏宗祠,不过两公里路程。
    涓水河从黄巢山深处挤出,越蒋琬故里的千年古镇蒋市街,过花桥至南珠,迎面是一片宽阔平坦的田野,地名长塘。据说同治年间,这一大片良田曾为曾国荃所有。但这里的集居者却均姓葛,习称“湘乡葛氏”,是双峰境内唯一的一支葛氏。

    翻阅历史资料,葛氏的得姓由来尚无定论。一说葛出自嬴姓,以国名为氏,因夏代的河南宁陵,有诸侯方国“葛”。《孟子.腾文公》有载:葛国为商汤所灭,其后有葛氏。又传说葛氏为“古葛天氏之裔”,或云在伏羲之前。湘乡葛氏旧谱认为本族系葛天氏之裔。

    湘乡葛氏的迁湘始祖为葛琳(1417-1481)。据谱籍资料介绍:葛琳,字贡玉,系葛洪第35代嗣孙。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明朝宣德年间,出身医药世家的葛琳为避兵乱,从江苏吴县(今吴中区)太湖西洞庭包山葛家坞起程,一路上施以祖传秘方,用中草药为民治病。他跋山涉水,来到楚国(今湖南),南至衡州(今衡阳),西止宝庆(今邵阳),最后落籍湘乡县城,附郭而居。由于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应诊者络绎不绝,凡难治之症应手而痊。  

    贡玉公配何氏,于天顺四年生男茂芳,成化十六年,添孙伯瑛。伯瑛生“经、纶、缙、绅”四子,为湘乡葛氏四大房。

    贡玉公,启一宗之祖,开万代基业。后裔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择荷叶长塘之地建葛氏宗祠,年年岁岁祭祀始祖及其先辈。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葛氏宗祠得到改扩建,达到占地十五亩之规模。当时的曾氏家族,却没有葛氏家族这样宏伟的祠堂。

    葛氏宗祠为砖木结构,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是娄底市境内现存的规模较大、保护较好的宗祠之一。2003年12月,娄底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保护文物。
葛氏宗祠分东西两个祠门,祠堂前是宽阔的坪地。“葛氏宗祠”四个大字书在正面的山字墙上,大门上悬挂“上达学校”牌。两侧各有一处小门,分别谓“义路”、“礼门”。葛氏宗祠建筑外观宏伟,内部布局合理。过大门为过厅,过厅楼上为戏台。空阔的祭厅名为“敦伦堂”。“敦”,意谓勉励,“伦”谓伦常。意即《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因葛氏宗祠又是族学,祖先们教育后代:学佛发蒙,当先明白做人的道理。祭厅里的几幅对联,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祭厅廊柱上的对联是:

要好儿孙当尊祖敬宗起;
欲光门第须读书积善来。

    “敦伦堂”牌匾下的对联为:

绥山蓄道抱朴成书更数文定勋名累世芬芳传不朽;
系出太湖支绵湘浦从知洞庭地脉百年流派自潜通。

    神龛联为:

祖相雍容子肖孙贤绵济世;
堂龛肃穆天长地久绎朝宗。

        

     

    神龛上安置着葛洪、鲍姑始祖神像和迁湘始祖葛琳等七尊神像塑雕。祭厅两门各有一个椭圆形门,连接左右两厢的教学用房。椭圆形门上分别书有“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既是族规,又为校训。

    葛氏宗祠,历经两百余年风雨。“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族祖先神象被毁,五块牌楼四十五个角全被打掉。墙壁上的雕刻、壁画被人为挖掉。至1992年9月9日,前排右侧牌楼倒塌,戏台、礼堂也被损坏。“宗祠形象大损,嗣裔目睹此状,无不痛心”。1995年,荷叶清泉村的台胞葛庚虞先生慷慨解囊,倡议修缮宗祠。在他的倡导和带领下,葛氏后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葛氏宗祠终于古风再现。这标志着葛氏后裔达到空前的团结,宗族内部联系更加紧密,宗族认同感更加强烈。

    葛氏宗祠与族学合二为一,既可缅怀先祖,又可教育后代,体现了设计者的传统家教思想

    在荷叶,最早出现的族学是王氏的“树德”。乾隆十六年(1760),荷叶王氏“收合族之资,于祠右建立家塾,”取名“树德”。这是娄底境内目前有文字可靠的最早的族学。至建国后,“树德家塾”发展为“荷叶完全小学”和“树德中学”。其次是曾氏族学“由是”。嘉庆年间(1796-1820),曾国藩的父亲曾竹亭“设馆同族家塾”,至同治六年,曾氏正式创办“曾氏族学”,凡曾氏子弟,皆免费入学。宣统元年(1909),曾氏族学易名“由是初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由是初等小学堂”更名为“由是高小”。建国后,“由是高小”易名为“神冲完小”。

    光绪年间,湘乡葛氏受王氏、曾氏大兴族学的影响,特别是洋务运动的兴起,西方先进技术的广泛传播,葛氏在长塘宗祠创办族学。葛氏宗祠与族学合二为一,既可缅怀先祖,又可教育后代,体现了设计者的传统家教思想。至北伐战争期间,葛氏族学易名为“铜梁乡第三初级小学”,废除私塾、族学的课本,办起新学。1932年,学校由初小升为高小,取名为“湘乡私立上达学校”。“上达”一词源于《论语.宪问》:“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意为自立、自强、奋发图强。解放后,祠堂被没收,宗族活动被禁止。但是祠堂作为教育机构被保留下来。只不过在1995年前曾六易其名:“铜梁完小”、“湘乡县第三区铜梁完小”、“荷叶区中心完小”、“长塘学校”、“攸永乡中心小学”、“长塘完小’。1995年10月,曾任台湾总统府第二局少将高参、副局长、国防部办公厅主任的葛氏后裔赓虞先生回到阔别60余年的母校,捐赠一万美元设立“上达奖学金”,并要求改“长塘完小”为“上达学校”。他的这一要求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上达学校”的招牌又出现在葛氏宗祠的大门上。

    百余年来,从葛氏族学到上达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学生,足迹遍布海内外。葛氏宗祠与族学,既可作民俗、家族文化研究之用,又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