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贪官洗黑钱必须财产公开(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20:30:21
防范贪官洗黑钱必须财产公开
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六),将贪污贿赂犯罪和金融犯罪纳入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以加大反洗钱、反腐败力度,及时阻止资金外流。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就是产生犯罪“收益”的犯罪。刑法过去规定的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只包括4种,即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司法实践表明,一些腐败分子常通过种种途径将贪污受贿所得披上合法的外衣,不仅可以公开挥霍和享受这些非法所得,还可用来投资和进行再增值,而洗钱行为掩盖了腐败分子收入的性质和来源,给反腐败斗争增加了难度。因此,贪官“洗黑钱”的危害程度比“传统”的洗钱犯罪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国于2000年就加入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该公约已将洗钱罪的上游犯罪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有经济利益”的犯罪,包括贪污、受贿等公职犯罪。因此,将贪污贿赂犯罪纳入洗钱罪的上游犯罪,既是履行国际公约义务、对国外反洗钱经验的借鉴,也是我国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
但是,通过反洗钱进而打击腐败,却离不开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这一前提和基础。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最早起源于230年前的瑞典,并被世界许多国家借鉴,成为极具约束力的反腐机制,被称为“阳光法案”,上世纪80年代后逐渐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并完善。在我国,1995年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也曾联合印发了相关规定,要求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必须向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申报。但由于缺乏公众和媒体的监督,这项制度实际上没能得到严格执行,更没有形成法律。反洗钱必须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管理与监测,对开设银行结算账户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查,通过对客户账户使用情况的了解,掌握资金活动特点和变动规律。而严格的账户、储蓄实名制度,动产、不动产、股票证券等收入的申报制度,不但是打击洗钱犯罪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基本内容。因此,如果没有“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防范贪官“洗黑钱”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一句空谈。
王 威
防范贪官洗黑钱必须财产公开(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10) 民主与法制时报 最高检挂牌督办力摧“护黑伞”(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10) 浙江永康官员外逃事件折射贪官潜逃新动向(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9-4-9) 浙江永康官员外逃事件折射贪官潜逃新动向(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9-4-9) 卫生局长的女人“武艺十八般”(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罗士圈:城市危改的民本模式(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王琳:如果被抢的不是钟南山(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法学专家眼中的高莺莺之死(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17) 妇联副主席委身风水先生酿惨剧(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17) 审视中国官员出国培训热(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1) 方山县委书记铁腕治网吧(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10-9) 阮占江:警惕“超女”民主娱乐化背后的商业陷阱(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3) 高一飞:虐囚主犯被判死刑体现了法律尊严(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7-17) 武汉铁路分局副局长刘志祥贪污受贿数千万(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4-9) “沈阳嫖娼疑案”的台前幕后(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4-24) 沸腾:盗贼为何专门盗抢一把手(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6-26) 洪巧俊:农民的生命为何如此脆弱(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6-26) 张培元:“三玩市长”的权力是谁给的?(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5-1) 罚不了400 万,县领导没面子(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5-8) 吴应海:请卫生部长立个军令状(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5-15) 实习记者“失实报道”牵出特大窝案(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2-20) 承德外八庙风景区建豪宅(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9-4) 河南一官员买官被骗65万(民主与法制时报 200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