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为越轨付代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20:24
潇湘晨报 2006-7-7 7:40:22
管理之中,层级越少,效率越高;交易之时,中间环节越少,成本越低。有序高效的社会,必然人人遵守规则,恪尽职守,如此,才能低成本高效率,人人受益。可惜,我们的社会远不是这个样子。
比如,政务公开,变成了好看不中用。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就在全省政府系统干部大会上,痛斥个别部门和地方政府刁难投资者,在办理行政许可项目时“只挂号,不看病”,把政务大厅当作“传达室”,甚至不见好处不办事。(《中国青年报》7月4日)
政务公开的设计理念,可谓完美,可制度的执行者,却各打各的小算盘。于是,就出现更多费尽周折的幕后交易、私下交易。权力依然在寻租,行贿受贿也照旧,并且,因为政务公开而使得其成本大增——最终,是要每个纳税人来分担!
再比如,出于对医生职业道德的普遍不信任,几乎所有人去医院看病时都心怀戒备。做手术不敢直接进手术室,要先送红包;医生开了检查单不愿马上作检查,得先找懂行的人打听打听是否必要;拿着处方不能直接在医院买药,得到外面找药店货比三家以防被宰——无形之中,看病的成本翻了几番。按说,医生该是受惠者了,非矣。行业之风如此恶劣,连医生去别的医院看病,也不得不遵守行规,送红包(《信息时报》7月2日)。受益者转眼就遭人欺,最终大家都受损失。
好吧,想想办法。只能在制度上作文章,只能在规则上进行约束。于是,就有各类反腐倡廉举措的出台,行业行为规范的制订,打击行贿受贿的法律草案,于是,就有了独具特色的廉政账户,各式各样的红头文件。比如,从7月份开始,全国卫生系统将针对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接受回扣、提成行为,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建立回扣账户(《法制日报》7月4日)。
不说医疗廉政账户的设立是否合理合法,也不说其效果如何,仅仅看看这个制度又将凭空增加了多少成本——得有人监督廉政账户,管理里面的存款,给其一个合理的用处。如果是转交医院,最终以提高工资待遇的名义,发给医务人员,无非是将黑钱通过合法形式漂白;如果上缴财政,暂不说被公款消费这张大口吞没,就是用于公益事业,也并非合理的财富转移。因为实际上,掏出这笔钱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况且,他们并非心甘情愿为此买单。
为了找回已经被破坏的秩序,不得不投入更多人力财力物力,成本人人分担,谁也没得着便宜。而在对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漠视、僭越、抗拒之中,社会的管理和交易成本无限地扩大。表面看,一个人可能因为越轨而获得益处,实现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官员借权力之便贪污受贿,医生借职务之便收取红包,乘客加塞儿提前买票上车,但是,在社会这张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环环相扣的关系网中,每个人都会受到他人行为的牵连和约束,它会产生类似多米诺骨牌式的倒塌效应。
人人都将为越轨支付沉重代价。在连锁反应中,社会的良性循环系统也将随之坍塌。
□冯雪梅 (北京 媒体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