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蕾:王征是谁(时代周报 2010-3-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28:52


亚洲电视(简称“亚视”或“ATV”),从1957年建台至今,长期亏损。近日,在大股东查懋声与台湾商人蔡衍明为股权纷争闹得甚嚣尘上之时,神秘大陆富商王征突然高调宣布,或将以重金收购亚视。这个试图打造亚洲CNN的王征究竟是何许人也?

香港电视圈,在上演“亚视争夺之拉阔秀(Live Show)”。

亚视董事查懋声与台湾商人蔡衍明正就亚视股权之争闹得不可开交、对簿公堂时,杀出了一位来自大陆的富商王征。

3月2日,王征与查懋声达成售股协议;3月11日,在王征的主持下,五家中国大陆企业与亚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月15日,王征又以“特约嘉宾”及“义工”身份出席亚视重要活动。

但截至记者发稿时,香港广播事务管理局仍未收到关于亚视股权变动的申请。

传奇身世

近期,王征在香港的见报率,也许比特首曾荫权还要高。

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名录介绍上,关于王征的介绍是:“王征,男,汉族。民革中央委员、北京市副主委,全国青联常委,荣丰集团董事长。”

实际上,王征的身份远非这么简单。

今年47岁的王征,祖籍江苏常州,生于上海,现持香港身份证。据《盛宣怀家族》一书的作者、上海知名家族史研究专家宋路霞向时代周报证实,王征是近代上海第一豪门盛氏家族的第四代成员—“中国近代工业之父”盛宣怀的曾孙。王征的生父是盛毓南,母亲是八路军老战士王云飞。王征随母姓,另有一个55岁的姐姐叫盛小宁。

然而,如果说盛氏血统赋予王征一种天然的商业基因,那么母亲的改嫁则又为王征贴上了“红色资本家”的标签。

据了解,解放初,王云飞和盛毓南离婚,之后嫁给了舒同。王征的继父舒同,曾官至中共山东省第一书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与毛泽东私交甚笃。因写得一手好书法,舒同的字迹自成一派,被称为“舒体”,其书法作品还被毛泽东收藏。

1981年,王征曾以高考总分上海第二的优异成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修读俄语。1990年,尚未完成研究生课程的王征在计划留学美国未遂后,毅然放弃学业,单身匹马南下香港打工,从月薪5000港元的打工仔做起,终获老板赏识,凭在香港天水围炒楼赚到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200万港元。

1992年,王征回到上海发展,以200万港元的资本从事“动迁房”业务,赚到了1.75亿元,被称为“动迁王”。而后,王征又到杭州、重庆、北京等地开拓业务。

1998年、2002年和2003年,王征在北京先后开发了首家奥运主题社区“荣丰2008国际公寓”、首家青年酒店公寓“非常男女”和“非常空间”,皆大获成功。目前,王征名下的“荣丰控股”(000668)已于2008年借原来“S武石油”之壳,在深交所上市。而王征本人,大部分时间与现年已87岁的生父盛毓南居住在北京。

朋友眼中的王征,低调、谦厚、健谈、爱交朋友,平时爱读古书,通晓不少历史掌故。“他的观点比较新锐,有冒险精神,是一位长袖善舞的商界奇才。”王征的好朋友、中华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吴永强对时代周报如此评价,“对于他这次要收购亚视的举动,我丝毫不觉得意外。”

而王征的另外一位好友、港区政协委员刘梦熊也对时代周报表示,王征在宣布收购亚视之前数月,曾在一次饭局上与他讨论过相关事宜。“当时王征就说,觉得投资电视是属于未来的,是可以尝试的东西。他在地产方面做得很成功,现在想换一下跑道,迎接新的挑战。其实他本身就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比如他说以后想亲自率队到缅甸前线采访,这很符合他的性格。”

身家几许

3月11日与亚视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为王征“站台”的五家大陆重量级企业代表,包括了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中国海外集团董事长孙文杰、粤海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文岳和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

据吴永强透露,这五位“大佬”与王征同属全国政协的经济组别,平日里私人关系也非同一般。

除了五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企业的老总悉数到场外,王征还邀请到许多正在参加两会的政商界大腕前来捧场。包括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杨元庆、伊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潘刚等。近百名高官、商界名流助阵,王征能量可见一斑。

据王征的“忘年交”、中海集团董事长孙文杰透露,王征可能将以20亿元代价,以个人名义收购亚视50%以上的股权。孙表示,倘若王征收购亚视需要资金,对于王征在大陆及香港的地产业务,中海集团愿“照单全收”,再给王征几十亿元的资金。但是,王征本人的身家,却与其身世一样神秘。

业内人士分析,荣丰控股的市值逾23亿元人民币。而根据王征自己的说法,2004年他曾以低价入股北京银行,待北京银行上市时,他成功套现60亿元人民币。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王征名下的荣丰控股与一个名为“王承中”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荣丰控股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荣丰控股的控股股东是盛世达投资有限公司(49.98%),实际控制人则是上海宫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控股股东比例:80%)。

据工商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盛世达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盛世达”)由上海宫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宫保”)和北京蓝天星广告有限公司(下称“北京蓝天星”)共同设立,目前的法人代表为盛小宁。而“王承中”则是上海宫保和北京蓝天星的前一任法人代表。

资料显示,2007年9月20日,王承中与盛毓南、盛小宁分别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所持上海宫保90%股权全部转出。股权转让完成后,盛毓南持有上海宫保90%的股权,盛小宁持有上海宫保10%的股权。

同一日,王承中又与盛毓南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所持北京蓝天星80%股权转予盛毓南持有。股权转让完成后,盛毓南持有北京蓝天星90%的股权,盛小宁持有北京蓝天星10%的股权。

然而,根据先前王承中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信息,记者尝试在公安部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中进行核查比对时,却得到“身份证信息与系统不一致”的结果。

记者又在北京工商部门的网站上获知,“王承中”名下的北京达士明贸易有限公司也于2007年10月23日被注销。

更令人不解的是,记者在与以“王承中”为法人代表的北京华都旅行社有限公司的联系过程中,也被该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告知,王承中已于两年多前辞职消失。

神秘的王承中为王征的财富档案涂上了一层谜。

搭救传媒“泰坦尼克”

神秘富商王征即将入主亚视的消息传开后,负责项目推广及公关的亚视副总裁叶家宝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亚视所有员工对于王征可能成为亚视新掌门十分期待。

“我们希望股东之间的纷争能够早日得以解决。如果有新股东、新资金的加入,将会对亚视未来发展十分有利。而王征先生要将亚视打造成亚洲版CNN的计划也与我们一直以来所走的新闻资讯路线比较吻合,新闻资讯一直都是我们的强项。”叶家宝对时代周报说。

刘梦熊也对时代周报表示,王征入主亚视之后,凭借身后有那么多大企业的支持,应该可以形成一种竞争的局面。“有竞争才有进步,这对于香港市民甚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观众都是一件好事。”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乐观。更多的人对亚视未来仍感忧虑。

在香港,亚视被称为传媒的“泰坦尼克”。自1957年建台至今,亚视长期亏损,已数次易主,高层变动亦十分频繁。

1981年3月,三大澳洲财团成功购入了61.2%“丽的电视”(亚视前身)股份,成为香港电视史上第一次电视股权大转让;此后,邱德根、林百欣、封小平、刘长乐、查懋声均先后成为亚视最大股东;2008年底,上任不到5天的王维基请辞亚视行政总裁一职;去年底,上任仅一年的亚视主席张永霖也辞职离开。

“人来了一拨又一拨,都救不了亚视。有些商人看到亏了钱,干几年就不干了,然后就虎头蛇尾,没有一个能坚持下来。几次下来,大家都对亚视没什么信心了。”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主任黄煜对时代周报分析,现在王征若能成功入主亚视,将为亚视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希望,毕竟五间战略合作企业的雄厚财力能为亚视提供资金保障。

“但是,亚视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不仅仅是光缺钱。有品牌、光缺钱的情况和没有品牌、却有钱的情况是两回事。”因此,黄煜对可能再度易帜的亚视前景仅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黄煜的谨慎乐观与香港目前的电视生态现实分不开。在香港,免费电视已成趋势。尽管现在已有数家电视台(如宽频、有线、NOW等)向香港当局申请第三张免费电视牌照,但目前来说,香港获发免费电视牌照的仅有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香港无线电视,简称“无线”或“TVB”)和亚视两家。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在各个方面,亚视始终不是无线的对手。

香港舆论普遍认为,受到惯性收视的影响,时至今日,亚视已是“积弱难返”。“就连本次亚视易帅风波,本来亚视难得夺了大家的眼球,无线那边又传出陈志云等高层因涉案被ICAC逮捕,声势一下子又盖过了王征要收购亚视的消息”。甚至有香港报章评论开玩笑说,由此可见,亚视始终难逃无线的阴影。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看王征到底如何界定(define)这个‘亚洲版的CNN’。如果只是扩大英语播音,实行24小时滚动新闻,很多人都不看好。但如果把这个CNN变成一个广义的国际化诉求,那就可能不太一样。而且亚视以后将如何处理与凤凰卫视之间的竞争,也考量着王征的智慧。”黄煜认为,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短期内,至少头两三年内,无线一台独大的格局将无法被打破,“除非他有什么独门秘方”。

据叶家宝介绍,关于王征收购亚视一事,亚视董事局仍未向员工披露更多细节,“我们还不清楚目前收购程序进行到哪一步”。另据记者了解,目前香港广播事务管理局已接获亚视有关董事变动,但仍未收到关于亚视股权转移的申请。

因此,在3月15日的活动中,王征对于自己的“特邀嘉宾”和“义工”的身份颇感尴尬,“做梦都希望尽早把身份扶正”。但早前已购入亚视可换股债券的王征证实,目前已有四位盛姓亲属进入董事会,出任替任董事,确保亚视运作正常。

由于王征复杂的内地政商背景,有不少香港舆论担心,亚视是否将成为央视粤语版或成为传媒领域“国进民退”的样本。面对这种质疑,王征只是反复强调,收购亚视的决定绝无政治因素,完全属于个人意愿。同时,王征又说,他希望往内地拓展,将努力争取让亚视增加一个普通话频道,在内地有线电视落地。


3月11日,香港无线电视台(TVB)爆出开台42年来最具爆炸性的贿赂丑闻—有“无线红人”之称的业务总经理陈志云涉嫌贿赂,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目前,陈志云已经获准保释返家。

尽管廉政公署表示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本次事件不只是对TVB,甚至对整个香港电视行业都将产生巨大影响。由于香港特区政府现正就当地的免费电视台牌照作中期检讨,无线近日出现高层涉贪风波后,已有意见指称当局不应再让无线垄断香港免费电视行业。陈志云事件背后所反映的香港免费电视台涉及的种种政治和经济利益,也引起外界颇多关注。

垄断“逼”公众看指定节目

香港的电视广播始于1957年,亚洲电视有限公司(亚视)的前身—“丽的映声”是香港第一家电视广播公司,其后首家无线电视台于1967年开播,之后佳艺电视有限公司(简称佳视)又加入竞逐。不过,自从佳视在上世纪70年代中倒闭后,香港本地免费电视市场一直只有无线和亚视2个持牌者竞争。

经过30年的竞逐,市场收视明显向无线倾斜,“惯性收视”变得牢不可破。据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杜耀明的一项研究,过去16年,无线和亚视各占本地粤语频道的市场份额,由1994年的7:3,到1999的8:2,到2007年变成9:1。在长久以来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香港电视观众由最初选择收看喜欢的免费电视节目,变成在没选择的情况下,被逼收看电视台的指定节目。

“由于亚视长期积弱,无线独大,香港免费电视近年竞争不大,甚少突出表现。”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副研究主任陈振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过去港产电视剧风靡内地、东南亚乃至所有华人地区,但近年香港在这方面乏善可陈,无线、亚视反而争相购入内地剧集、日剧和韩剧,由输出变为购入,香港免费电视近年的水平可见一斑。

香港研究协会去年7月底访问了超过1000名香港市民,47%的受访者批评免费电视节目质量“一般”,21%表示“不满”以及“非常不满”。

较早前,香港广播电视管理局(下称广管局)就本地免费电视节目牌照进行过3场公听会。会上,市民对2家免费电视台的评价也是“弹多过赞”,批评范围亦相当广泛,如节目种类狭窄、强迫艺人签约,要求全面检讨香港广播政策,甚至要求免费电视台将属于公众的频谱还给政府,作公开竞投等。

无论是坊间还是公听会,都有不少建议开放免费电视市场的声音,希望借增加竞争者,改变亚视长期积弱、失去竞争力的事实。

因此,今年初以来,城市电讯、有线宽频及电讯盈科3家公司纷纷表示,有意竞逐免费电视牌照,势要挤入免费电视市场分一杯羹,打破目前“两家占有、一台独大”的局面,期待出现符合市民利益的格局改变。

冒险投资只为扩大影响力

然而让人纳闷的是,在香港,免费电视行业一直是一门高风险的生意,自从佳视倒闭后,一直没人敢申请第三个免费电视牌照。在香港特区政府有意扩大免费电视牌照申请的决策下,这次竟有好几家公司先后打算加入竞争,不由令人生疑。

据当地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其中一个原因,是过去几年收费电视台发展日益成熟,它们开始有意跨界进入免费电视市场分一杯羹。

不过,香港《明报》娱乐文化专栏作家郭缱澄3月8日撰文分析,想通过经营电视台赚大钱,在香港真的很困难,吸引投资者的最大原因,是掌控传媒的其他优势。

他认为,“做其他生意或许会更赚钱,但所受到的尊重,很难与做传媒相比。而在一众传媒之中,又以电视台最受尊重。即便一家收视不佳的电视台,影响力也高过其他传媒。做电视台老板,名字很快便会街知巷闻,一举一动也更易受社会各界关注,与官、商各界的关系也更为密切。”

的确,在香港,免费电视台始终是涵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传媒平台,谁能在这里分一杯羹,其地位便不可同日而语。数据显示,1997年以来,综观全香港绝大部分主流媒体(17份中英文收费及免费报纸、6家免费及收费电视台、3家电台)的老板或高层,均被委以国内公职、特区政府勋衔、抑或是在大陆经营大规模的生意。其中,有线电视母公司九龙仓集团主席吴光正是全国政协常委,1998年获得特区政府颁发的金紫荆星章。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邵逸夫及前助理总经理黄应士,1998年获颁银紫荆星章。亚洲电视前行政总裁陈永祺,也是全国政协常委,2000年获颁金紫荆星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香港资深传媒工作者向本报记者透露,“由于传媒影响力大,不少香港富豪都处心积虑,想购买传媒,以便赢取向政府叫板的本钱。”

牌照发放并非机会均等

免费电视市场大战一触即发,香港社会也开始关注特区政府目前发放免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的申请程序。

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言人回应本报记者查询时解释,“根据现行的《广播条例》,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经考虑广管局(广播事务管理局)作出的建议后,可发出本地免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我们会考虑每宗申请,然后作出审批。”

发言人称,根据广管局就本地免费电视节目服务牌照所发出的申请指引,申请者须提交详尽的资料,包括申请公司或机构的财政状况、拟办该广播服务的投资和管理计划、拟采纳的技术,所提供节目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开展服务所需时间等。

“广管局会就前述所收到的数据作出评估,包括申请的广播服务技术是否可行,以及能否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并为本地广播业和整体经济带来效益等。广管局会按照《广播条例》及既定程序审核申请,并向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作出建议。”

不过,较早前,中银国际发表研究报告认为,新的免费电视牌照发放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并非所有的竞争者机会均等。

市场人士也认为,城市电讯、有线宽频及电讯盈科相继提出申请免费电视服务牌照,由于涉及资料数据甚多,预计最快也要在半年后才会就有关申请作出讨论,加上审议程序,估计最快要9个月后才可获批。

陈振宁认为,现在虽然还不知道香港政府最终会批准几个免费电视牌照,但在考虑申请时,政府会关注申请者的免费电视能否符合市民期望、能否带来更多有质量的节目选择,以及是否有能力提供覆盖全港的服务。

香港特区政府这次表示对免费电视牌照申请持开放态度,但政策上是否会表里如一,真的想让免费电视市场百花齐放,也令人怀疑。

消息人士称,香港特区政府其实并不想增发免费电视牌照,原因有二:一是无线电视控权股东邵逸夫和亚洲电视控权股东查懋声,在北京和香港都有强大的政治游说力,他们的反对力量不可低估;二是,香港政府数年前趁无线和亚视牌照到期续约,逼两家免费电视台允诺投资巨额资金,实现数码和高清广播,两台为履行承诺,无线赚的钱少了,亚视即便连年亏本也照样投资,政府若在两家电视台的牌照有效期内突然改变经营环境,引入新竞争者,对两台有不公平之嫌。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规定,目前亚视和无线两家免费电视台的牌照有效期为12年,现在持有的牌照将在2015年11月30日到期。最近,香港政府正按照《广播条例》作中期检讨,检讨期完结后,广播事务管理局会向特首及行政会议提交详细建议。究竟结果如何,公众还需耐心等待。


吴晓蕾:王征是谁(时代周报 2010-3-17) 陶喜年:叶荣添是谁? 24岁“股市名嘴”调查(时代周报 2010-3-31) 陶喜年:叶荣添是谁? 24岁“股市名嘴”调查(时代周报 2010-3-31) 吴晓蕾:代表纵论司法改革(时代周报 2010-3-3) 杨键:梁漱溟之父梁巨川(时代周报 2010-3-17) 吴晓蕾:叶青代表的“数字”视野(时代周报 2010-3-17) 吴晓蕾:出走香港 谷歌前路未明(时代周报 2010-3-25) 吴晓蕾:受害者家长:疫苗月的转机(时代周报 2010-3-31) 吴晓蕾:巨额受贿者郭京毅(时代周报 2010-5-27) 黄昌成:让阳光照进国家账本(时代周报 2010-3-17) 王珏磊:大学的行政之“病”(时代周报 2010-3-17) 宁远:填海建百层酒店 海口造岛遭质疑(时代周报 2010-3-17) 陶喜年:身家数亿元 超级牛散黄木秀揭秘(时代周报 2010-3-17) 吴娟:蒋介石:逼近历史的真实(时代周报 2010-3-17) 严友良:申报不公开 官员财产仍是谜(时代周报 2010-3-17) 陆玲 毛瀚民 陶喜年:王益咏叹调(时代周报 2010-3-31) 陆玲 贾华杰:王益原罪(时代周报 2010-2-11) 王丽榕:代课教师十年讨薪路(时代周报 2010-2-3) 赵卓:食品“涉毒”(时代周报 2010-3-11) 王楠杰:“毒豇豆”启示录(时代周报 2010-3-11) 吴娟:收藏癖方文山(时代周报 2010-3-25) 王英辉:等候韦迪发落(时代周报 2010-3-25) 邓全伦:重庆警界“大换血”(时代周报 2010-3-25) 王鹏:沙尘暴探源(时代周报 20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