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数字慈善事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7:20
个人数字慈善事业
◎偶一为之的善行难以持久
网络上偶而收到朋友转寄而来的邮件,标题可能是要求你帮助信中可怜的人,或者是要求你至少动动手转寄这封信,说不定就可以找到能提供协助的人。
此类邮件从寻找骨髓捐赠者,到寻找车祸现场的目击者,到寻求金钱上的赞助,不一而足。通常这种邮件笔者既不转寄也不会主动提供协助,大略看一下内容知道有这么回事,然后就直接删除。
接触网络这么久让笔者了解到,此封邮件可能在网络上已经流传半年,该获得帮助的人可能早已获得帮助,反而还因为不断的转寄而不堪其扰。而身为讯息的接收者,我们根本无从分辨是否该采取移动。
此类邮件的流传,足以证明人们心中都有个微弱的声音,只要在不太麻烦的情况下,愿意帮助别人。然而那个声音是如此的微弱,以致于此类善行变成随手转寄的行为,或者偶一为之的激情,无法长久。
你上一次捐款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上一次担任社会义工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人人都想著对这个社会做点有贡献的事情,但是真正采取移动而又持之以恒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将慈善捐款提列预算
在感性层面上,笔者有个奇妙的体验与发现:越贫困的人越需要对他人捐赠。什么?都已经够穷困了还要捐给别人?是的,正因如此穷困才会离你远去。
真正富有的人都十分理解其中奥妙,因此他们对慈善事业热衷而持续。「你会要求表示你缺乏,你愿意给出表示你拥有」,长久下来你真的会拥有。这正是「与神对话」一书中告诉我们的宇宙运作原理。
然而,在理性的层面上,一个普通人要如何让这件事情变成可大可久可执行,就需要花点心思。其实,我们只要学习富有者的运作方法,再加上网络赋与我们的力量,这一点也不困难。
首先,富有的人对于财富都会进行管理,而对于慈善事业也不例外。一个最重要的观念,是将捐助当成财务计画的一部分,定期提拨预算,并且确实执行。
对工薪阶级来说,每月从薪水中提拨1%到5%都好,看个人能力。重点不在每个月捐多少(就算每个月捐一餐饭钱都好),而在于能持续捐助。个人慈善事业最忌讳一时激情大量捐款,保证你以后无法持续。
◎个人慈善事业透过网络经营
接下来是寻找捐助对象。幸运的是,网络上已有专门的慈善捐款机构,例如台湾智邦集团的智邦公益馆(http://www.17885.com.tw ,念起来是「一起帮帮我」的意思)。
富有者的慈善事业都是以事业体的方式进行,人多好办事。然而一般人却没有这么多时间去找寻捐助对象。智邦公益馆平日即四处查访需要帮助的对象并进行个案评估,透过此类网站,省去我们的时间。
每个月从网站上定期寄来的电子报会告知最新需要帮助的对象,笔者在阅读所有个案之后,会选定两个对象,各捐赠台币 500元,透过线上刷卡付款。养成习惯做善事,再也没有比这更容易的了。
笔者从一年前开始这样的捐助计画,在过程中不断遭遇各种诱惑。例如某些个案真的是很可怜,恨不得多捐一点。然而这正是需要克服的地方。能提拨的预算就是这么多,都给你了,其他人就没有了。
我们领悟到,「善心」与「慈善事业」是如此不同。尽管善心无限大,然而为了让善心能持久,必须经营成制度化事业加以管理。我们必须清楚知道极限在哪里。乐观的是,我们知道这事情能长久做下去。
◎个人慈善事业的正确观念
即使自己只能捐这么多,也能帮助别人,更不需要因为每个月只能捐这么多而感觉羞愧。因为网络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活在一个充满善意的世界里。每个人捐出几十块钱,最后需要被帮助的人总是获得帮助。
我们相信其他人也是善的。网络让我们了解,个人慈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事业,没有「其他人」,这个事业不会成功,而「其他人」是如此之多,以致于成功几乎已经获得保证。
后来,有个到大陆工作的朋友成立网站(http://www.mamatown.org ),赞助偏远地区小朋友的学费。赞助一个小朋友一学期的学费仅人民币两百元。你可以改变他的一生,再也没有比这更划算的投资了。
我们领悟到第三件事,困苦是没有地理分别的。透过网络,我们接触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以往这样的信息我们无从获得,而现在这一切都公开透明而且有纪律的运作著。我们可以抛弃偶一为之的善行了。
网络来临让慈善事业平民化,这是网络对社会的正面贡献之一。在感性上,我们因此得到喜乐,在理性上,我们没有辜负上天给我们的智慧,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让这件事情得以实现,可大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