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眼里的慈善事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20:51
“新长城”资助特困大学生的活动牵动了无数爱心。在众多捐赠者中,找们收到了一位叫钟键的12岁广州市小学生捐来的10元零花钱,钱虽然不多,但是他的童音未改的话语,让我们这些成年人看了仍然备受感动:“假如广州每个人都拿出10块,那就有好多钱了,那些贫困生不就能上学了吗?每个人都要拿出一点爱心。”
这是一个未被世俗修改的童真,是一个未被功利扭曲的心声。慈善事业是一个最接近人类儿童本真的事业。我们从一个少年儿童的话中深切地感触到这些少年儿童天然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呵护的心灵。在这个纯洁的心灵照耀下,我们社会怎能没有爱心呢?
童心是我们社会一面最纯洁的镜子
然而,在我们的成人世界,却有另一种声音值得警惕。近日,一些人质疑资助超生家庭的特困大学生、认为这些超生的特困大学生没有权享受资助。更有某些网民在新浪网广东站发表对贫困者极端不负责的话,他们用几乎恶毒的语言来诅咒贫困者(请允许我在此不直接转述些伤人的句子)。这种现象是令人担忧的。
救济贫困,同情弱者,关爱生命,这几乎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现在这些人如此“嫌贫’,已经突破了作为人的这德底线,一些孩子能做到的事,却在大人这里变得异常复杂,异常困难。这是为什么?在稚气未脱的孩子面前,这些人难道不觉得惭愧吗?
我们知道,慈善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对个人而言,能解贫困者于危难之中,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能化解各种矛盾,减轻政府的压力。但是,我国的慈善事业却“十分落后”(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语2002年12月 10日《中国青年报》),除了法律保障等原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观念落后”,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起名时,许多领导还认为“慈善”是旧社会的东西,在一些人眼里,慈善是不光彩的。是为自己捞名捞利的。现在甚至有人诋毁慈善事业,恶语攻击贫困者。
这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慈善教育。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还没有慈善教育课,慈善理念还十分落后,以致出现某些企业或个人提出有偿捐赠、有条件捐赠的事来。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小学就要开始向孩子传授慈善理念,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善心,要有一颗帮助他人的爱心。教育他们慈善捐赠是一个崇高的事业,帮助贫困者是一件快乐的事。美国慈善捐款排名第四的富翁科尔曼说:“当你看到自己的捐款正在改变其他人的生活时,你会感到非常快乐,这比你自己再多赚几百万美元还要令人愉悦。”我们应该把这种慈善理念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有爱心地成长。
在一个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一个纯洁、充满爱心的世界,一个孩子心中的社会是一个简单而又慈善的社会。然而,孩子眼中的世界和社会,却在成人眼中发生变化。我们有钱养宠物却无钱向贫困者捐赠;我们某些人过上了“小康”甚至“大康”的生活,却对贫困者冷漠和嘲笑。广州市政协主席、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陈开枝在论述“人性”与“狗性”的关系时说:“你有爱心养狗,花那么多钱给狗做衣服、买食物,不如拿养狗的钱扶助一个人。讲狗性不如讲人性,帮助人意义更大。”这无疑是对我们的深刻警示。
著名作家冰心如此赞美儿童:“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这“伟大的灵魂”是爱心,是纯真,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宝贵资源,是我们成人所要弥补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