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江阴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52:24
http://news.thmz.com/col58/2010/02/2010-02-08700680.html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江阴告诉世人:人民幸福!

  什么是真正的发展?实践告诉江阴:科学发展!

  幸福江阴建设中,关于民生与经济,曾有这样的争论:要幸福,要不要GDP?要GDP,要不要幸福?追问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城市发展路径的战略抉择。

  用幸福衡量发展,江阴最终创造性地将GDP与民生相融合,以民生需求倒逼经济转型,以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改善,选择了一条经济和民生相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   

  产业与城市同步转型

  民生背后,其实就是经济。翻开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到,人们对就业、环保、生态等方面的民生需求,无一不倒逼着江阴城市经济转型。

  经历了乡镇企业兴起、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等阶段后,江阴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吹响了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号角。

  江阴临港新城低碳产业园的一个生产车间内,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员工正在对风力发电机主机进行调试。在这条生产线上忙碌的这些“工人”,都是具有大学学历的工程师。现场工作人员沈长龙介绍:“这是具备1000台产能的中国第一条风电整机生产流水线。”靠200万元起家的远景风能,现在已是江阴千亿级低碳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一个领军型人才带动一个产业,再以这个产业引领城市转型,“远景”是江阴发展创新型经济的一个缩影。现在,江阴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风电产业集聚地之一,2009年低碳产业销售达170亿元。

  创新型经济,取决于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江阴提出:要用超越的勇气、超前的规划和超常规的政策,大力培育和壮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今年,江阴明确要实施新兴产业“445计划”,即用4年时间,重点打造包括低碳、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石化)和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以及生物医药、服务外包、新传感器、文化创意、地区总部经济等5个“百亿级新兴战略性产业园区”,把新兴产业所占比重每年提高5.25个百分点。

  最本质的转型,是发展模式的创新。江阴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板块式对接、战略性合作、园区化发展的路径,积极扶持企业抢占产业链高端,自主研发和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自主品牌。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法尔胜国家金属线材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检测中心内,工作人员许科华正在进行一项试验,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一个项目——特大桥梁用高强度、耐久型缆索材料,进行老化试验。他说,检测完毕后,这批斜拉索材料将运至香港和韩国,用于香港昂船洲大桥和韩国仁川大桥桥梁缆索。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落户,提升了“法尔胜”的研发能力和技术辐射能力。目前,企业已先后起草8个国家标准、4个行业标准。得标准者得天下,“法尔胜”一下子掌控了行业话语权。

  创新的深度,决定发展的高度。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的自主创新体系,成为“幸福江阴”建设的驱动力。政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向长期战略推进,加大资源要素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深化专利、品牌和标准战略……一系列举措齐下,为江阴转型升级积攒了十足的底气。目前,江阴已建成“三创”载体149万平方米、入驻企业600多家,今年将增至210多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800家。另外,江阴99家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和国内标准,71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人,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谁拥有了创新型经济领军人才,谁就能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在江阴,人才已经被提升至与招商引资、产业升级、投资环境一样的高度。近三年已累计引进海外留学领军型人才115人,柔性人才库入库人才达3241人,与国家外专局海外人才库并网后,江阴可联系的海外人才已达6万人。

  倒逼出来的民生福祉

  这发展、那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民生需求倒逼经济转型发展,反过来又大大提升了民生福祉水平。如今,江阴上下正着力打造生态意识,生态制度和生态行为“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经济转型发展,无疑加速了这一文明进程,百姓的幸福指数也大为增加。

  去年,江阴在全省率先实行镇际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以利益杠杆撬动各镇区对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重视,至今已收取生态补偿金880万,给予乡镇生态补贴金237万。工业总量较大的周庄镇,是缴纳生态补偿金的大户,212万元补偿金让周庄镇“痛定思痛”。去年,周庄除对河道水质、污水管网进行整治外,还花大力气进行产业整治,关停10家高排放高污染企业,今年还将关停6家。在新引进项目上把关严格,以医药等新兴产业为主。镇里百姓高兴地看到,经济发展了,生活环境也改善了。

  可持续发展,就是不能给下一代留下“后遗症”。如果说,生态补偿机制是以经济手段保障生态环境,那么不开发区的保护,则是以长远规划的方式为子孙后代留足空间。江阴把现有保存较好的区域规划保护起来,规划建设总面积120平方公里的徐霞客农业生态旅游区,其中核心区 20平方公里,区域内80%是用于农业和生态保护的不可开发区域。

  如果说,一座城市的硬实力靠科技,那么软实力就要依靠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这一城市精神,在江阴已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化底蕴的挖掘与传承,文化产业发展与壮大,给产业和城市转型注入了勃勃生机,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增强了幸福江阴建设的影响力。去年,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终花落江阴,江阴由此成为电影节历史上第一个县级承办城市。

  江阴以事实证明,逐年增加的民生投入,倒逼着结构的持续提升;日益增长的民富愿望,倒逼着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的民享期盼,倒逼着环境的优先保护。发展路径的抉择,民生需求的倒逼,成就了江阴人的幸福。(记者王琴、 姚小、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