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195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34:35
红学:1954
周思源
1954年在20世纪新中国是个很不寻常的年头,这是新中国成立五周年,人们沉浸在前一年朝鲜战争结束和刚开始进行了不到两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喜悦之中。当时我正在无锡市第一中学上高一,是共青团员,文学爱好者,《文艺报》的忠实读者。从10月底开始《人民日报》忽然批判起我们一向非常尊敬的《文艺报》来。我们自然毫不犹豫地认为都是俞平伯的错,《文艺报》的错,胡适那更是不必说,他是“战犯兼反动文人”,打倒批臭理所当然,因为《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是绝对不会错的。直到1957年我进大学以后,五年中几乎不断挨批,一直批到文革,当然后来是我的学生批斗我了,我这才对有些革命元老和文化名人挨批的正确性怀疑起来。我之所以谈及这些经历,是想说明孙玉明的《红学:1954》是符合那个时代人们的实际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这是这部书最可宝贵的品格。书中以大量材料包括专访、转引、旁证等充分表明,李希凡、蓝翎这两个年青人不仅一开始写文章批评俞平伯是出于真诚的学术争论,而且后来的行为也是服从“组织”、“相信领导”的自然结果,责任不在于他们。有些人当时虽然不得不说些违心之论,但在分寸上语气上看得出那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悲哀,仍然在努力坚守正直知识分子节操最后的底线。
这部书虽然名为《红学:1954》,其实1954年事件只是切入点和论证主体而非全部。此书基本上反映了20世纪前半期的整个红学史,从“新红学”在什么历史条件与具体环境中酝酿、创立直到几乎被彻底摧毁。对胡适、俞平伯、顾颉刚等人的评价比较公允。因此此书在处理事、史、论三者的关系上作出了相当成功的探索。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关于1954年那场以批判俞平伯开始后来发展为全国性政治运动并且大大超出批俞、批胡(适)范围的材料已经披露得不少,以红学史形态出现的专著也已有好几部了。但《红学:1954》还是使我时有新鲜感,有时甚至感到震撼。它从1954年这场红学批判入手,直到以后的几年,解剖了当时中国学术界、文化界的政治面貌和人们的文化心理,触及了一些包括当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新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不仅值得红学研究者、爱好者认真研读,而且关注20世纪文化史的人都会感到兴趣并从中获益。人们通常认为1957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而《红学:1954》令人信服地表明,实际上它的预演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这是此书文化史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立足红学而远远超越了红学。
虽然这场批判的起因、大体过程、主要人物表现、结局等一些大关节人们早就一清二楚了,但是有不少具体细节恐怕并不知晓,或者由于散落在众多书中而不易全面掌握。人们往往认为细节只是对于文艺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非常重要,其实对于学术研究和政治问题同样如此,甚至有过之无不及。因为小说如果缺乏细节,反正故事还在,无非是不够生动而已。但是在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上细节究竟如何,往往会改变事情的性质,对价值判断产生完全相反的影响。孙玉明在材料尤其是细节上搜扒剔抉,多方查证,不仅将已面世的论著中的材料广为梳理,而且发掘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新材料,从而在还原1954年红学界与整个学术界这一历史悲剧的本来面貌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对有些重要细节还以注释的形式将不同说法一一标出,往往长达数百字之多。正是有这许多细节的有力支撑,所以这部学术著作具有难得的可读性。
如果说《红学:1954》还有什么不足之处的话,那么我觉得对当年李希凡、蓝翎文章的功过和这场运动在20世纪红学史上的影响与地位缺乏必要的总结性评价。虽然书中一再指出李希凡、蓝翎最初两篇文章与后来奉命写作的文章以及整个事件的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仍然有必要从学术史角度考察,给两人特别是他们最初的文章一个合适的总结性评价。1995年福建南平会议上我曾提出20世纪红学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是胡适、俞平伯时期,而1954年开始了毛泽东、李希凡时期。我一直认为毛泽东是一个特殊的红学家。不论他对《红楼梦》的看法别人同意不同意,毛泽东大大改变了中国红学史的进程、大大提高了《红楼梦》应有的地位并大大普及了《红楼梦》,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是由于他对《红楼梦》情有独钟,红学才会一再被举国瞩目,《红楼梦》与红学才会受到国人如此广泛的关注,影响至今依然可见。我认为李希凡、蓝翎最初的两篇文章是第二个时期最早的标志性论文,红学研究的许多重要问题他们都已涉及,在古代小说思想艺术批评的思路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不少论断至今依然不失其价值。至于第三个时期,自然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开始的,可称之为春秋战国时期。不过和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有两个不同:一是当时不论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更不必说那许多小诸侯,上面都还有个周天子在,尽管周天子无权无势,可他毕竟是天子,起码具有无可争议的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而现在的红学界虽然诸侯林立,却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天子。二是历史上的战国最后被秦始皇统一天下,而如今的红学界永远不会出现这种情形,诸侯纷争的局面将永远继续下去,这也正是《红楼梦》魅力无穷之处。不过这已与本书无关了。
今年是1954年大批判五十周年。客观地总结这段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凝聚人心,改进工作,有助于我们建设先进文化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