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问题不解决,城镇化就是空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35:12
2010-02-13
草根简介

人民网《强国论坛》知名作者。1949年生,河南偃师人,1977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合著书有:《河南经济发展史》、《中国西部:发展与改革的新抉择》、《县级经济发展研究》。 新著《道说天下》是作者从数年来几万个精彩文章帖子中,系统性地精选而成,对当前时事新闻、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提出尖锐批判和极具启发性的分析。
最新评论更多>>
国民缺乏真信仰、社会体制没转入正..
今天俺想造个词,中不?!被某种..
喊口号容易,做事那是给上边看的!..
贫道认为这样的博文才是草根网得以..
房价再涨涨,全中国都是中产了?你..
我再给你说个数字。2009年卖掉1300..
写的好!!!
我认为把城镇化的地理方向定为依托..
1:首先确定家庭模式---不需要家里...
人的历史中,很多时候,在短暂时段..
最新文章更多>>
专家让三亿人“被中产”
两个问题不解决,城镇化就是空话
群众关注的事都是政府该做的
教育不能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的
看不懂有些人为什么折腾小岗村
三亚楼市疯狂亲历记
LUP网友并不了解我国汽车和房地产...
也说中国碳排放问题
评电视剧《蜗居》
不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吗?
从九十年代末期,三农问题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能不说就不收,能不提就不提,又不得不说,不得不提的事情。无论是连续5、6年粮食总产量低位徘徊,还是连续5、6年粮食总产量连年增长,创历史最高纪录;无论2亿多农民工进程务工,还是数千万农民工返乡,都不能扭转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基本趋势。正是这种基本趋势,形成中国吉尼系数连年扩大,形成居民消费持续疲软,并促成中国始终摆脱不了两头在外的诱惑,使所谓经济结构调整始终作为口号而无法进入实质。
今天看到中国经济网记者一篇解读今年一号文件的文章。觉得了无新意,所列政策内容,对解决三农问题毫无用途,无非又一次大忽悠而已。
作者认为今年三农问题有了“新调子”。而所谓新调子,作者自己也承认,无非是“老问题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在涌现,使得文件内容不断丰富,虽是老话题但仍呈现出新意”。也不外乎九十年代中期后中国农产品价格接近世界水平,中国又加入WTO,使中国“大宗农产品具有”了“金融属性”,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波动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产品价格,并因此产生深层影响。但分析又语焉不详,没有解释这些波动如何轻易地让中国失去油料作物种植的自主性并因之丧失对从原材料到加工的各个环节控制,以至于中国人现在吃油要看外国人脸色的尴尬境地。假如一号文件真的有什么新意,承认困难倒是好多年来没有看到的。以至于有“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的词语。连续6年粮食增长,成为中央对农村问题乐观的主要依据。其实,今天的农村问题与十几年前并无变化,只是打算怎么看的问题。
今年所谓新办法,就是加速城镇化速度。这次城镇化“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重点。大城市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怎样把已经进来的这部分人融入到经济社会体系中,使现在的1.5亿进城农民工真正市民化”。贫道觉得,只有两个问题能解决了才能谈这两条出路。
首先,为什么很多国家在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迅速进入城镇化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有关,也无关。城镇化与后工业化,也就是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有关。西方国家在工业占GDP40%左右时,城市化率也只是30-40%,西方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占GDP60%-70%时才加速的。原因很简单,工业化的特点是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总的趋势是减少用工而不是增加用工。同时,工业虽然有规模趋势和综合配套要求,但工业品是可以通过运输与消费者形成交换的。但服务业不同,服务业要求消费者在服务企业周边社区,无论商场、学校、饭店、银行都只能对有半径的社区形成服务。随着服务业成为经济主体部分,就业主体就是服务业了。城市越大,需要的服务越多;服务越多,需要的人越多,城市越大。因此,城市化与第三产业比重呈高度相关关系。下面是1996年第三产业在666个建制城市的比重。(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第131页)
北京:58.7%
超大城市:44.7%
大城市:33.9%
中等城市:27.7%
小城市:23.0%。
而当年第三产业比重为30.1%。也就是说只有大城市才超过平均水平。
可以说,中国制造业发展空间已经到顶,中国不再可能成为世界的加工厂。就算是,2008年也到顶点了。指望制造业安置更多的农民是不现实的。能指望的只有服务业。
其实,现在2亿多农民工,大部分(大约1.5亿)都集中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小城市中很少。为什么少?原因很简单,中小城市三产发展空间小,大城市尤其特大城市三产发展空间大,就业机会多。并不是农民喜欢大城市才形成这个结构的。城市越大,三产发展空间越大,就业机会越多,这是客观规律,不是什么政策引导就能改变的。
因此,假如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以中小城市为中心加快城镇化就是个瞎话——因为那里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小,就业机会少。
第二个问题是,真有可能让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就是所谓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1.5亿进城农民工真正市民化”吗?别的不说,房子怎么办。
现在,一线城市房价每平米在万元以上,很多地方达到2-3万元。一套60平米的房子也要进百万元。二线城市多数房价已经在6000左右,一套90平米(两居室)房子也要50万。这是在超大城市和大城市已经就业的服务业农民能够买得起的吗?别的不说,离乡农民中收入最高的是大专毕业生、中专生和部分从事新技术产品销售的高中生,他们收入在2000-1000元左右,人数在数千万。这些人现在还蚁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城市乡村中,买房子根本与他们无关,还好意思说在饭店做服务员的,在洗头洗脚城里做服务的,在小区做保安的,在建筑队里架子工的……那些农民工。这些农民基本是挤着住的。
显然,现在大城市根本不具备解决农民工“安家”的条件——除了给出空地做贫民窟。
也就是说,中小城市没有就业空间,农民不回去。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房价已经炒到连城里人也买不起的地步,农民按不了家。一号文件显然对这两点只字未提,因此是一次忽悠而已。
这还不说连农民进城后承包田是什么政策都没个说法。给城市户口就收回承包田,100%的农民工不会要那个户口本的。因为这意味着让他从一个资产者变成个无产者。除了已经成老板的农民!
看来,做实事其实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