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虚拟博物馆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07:19

没有围墙的虚拟博物馆群


■ 肖云 陈宇 黎文 尹传儒


“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科学信息变得更加通俗有趣,它凭借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优势,为公众创造了一个分享科学信息研究成果的平台。

2006年6月14日,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Teresa Treat在来信中写道:“我每天通过安装在圣地亚哥动物园和美国国家动物园的摄像头观看大熊猫,我爱它们……你们的网站相当不错,感谢你们提供关于大熊猫的信息,并提供网络摄像头服务。现在,我终于可以通过你们的摄像头看到四川卧龙的大熊猫了!”。

“中国科普博览”

“可以打动人的是内容、而不是技术”。作为我国最早基于“虚拟博物馆”理念而创建的大型综合性虚拟博物馆群,中国科普博览网(http://www.kepu.net.cn)致力于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将科学信息变得更加通俗有趣、参与性更强。

1999年年初,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提出以中国科技网为平台,发挥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和科学数据库信息资源优势,建设“没有围墙的虚拟博物馆群——中国科普博览”。

该项目于1999年10月正式开通,联合中国科学院20余家专业研究所,陆续建成60个中文虚拟博物馆和13个英文虚拟博物馆。根据内容划分为万物之理、地球故事、生命奥秘、星宇迷尘、科技之光和文明星火六大展区,并有“透视”、“科学无限”电子杂志等辅助性栏目。网站以中文简体、中文繁体和英文三个版本向公众提供服务,在兰州、南京、台湾、香港、北美和韩国建立了镜像站点。截止2006年7月,累计有超过4800万人次访问该网站; 2006年7月,日平均访问人次超过4万。

作为中国科学院支持下的大型公益性科普网站,“中国科普博览”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优势,为科学院4万多名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与公众分享科学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开放式平台。以大熊猫、传染病等为主题的博物馆激励着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珍视生命和自然; 以大峡谷、中国陶瓷等为主题的英文博物馆为国际友人提供了解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科技社会的窗口。

2004年,“中国科普博览”被中国网络文明工程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优秀文化网站”称号;2005年9月,“中国科普博览”在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普网站及栏目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科普网站奖”和“技术奖”。2005年11月16日,“2005世界信息峰会大奖”在联合国“信息社会高峰会议——突尼斯阶段会议”期间揭晓。“中国科普博览”在电子科学组摘冠,勇夺全球大奖。

基于互联网的科学普及模型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06年《科学与工程指数报告》指出:“网络紧随电视之后,成为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媒介。2004年,网络攀升为人们获取科技新闻的第二大渠道。52%的受调查者表示,如果需要了解某一特定领域的科学知识,网络是他们的首选渠道。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其中3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2.2%。设定5分是满分,总体来看,网民认为互联网对自己各个方面的帮助程度都很高,得分都在4分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互联网在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各个方面的帮助程度都有提高。”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公众对网络满意度的提升,给我国网络科普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代科普主体的分化与职业化趋势: 兼谈科普不应由科学家来负责》一文提出了单向科学普及模型: 科学知识生产者→信息1→科普知识传播者→信息2→传播渠道→科普知识接受者(图1)。


图1 基于互联网的科普模型

在“中国科普博览”的科普模型中,专业的“网络科普信息服务者”承担着“科普知识传播者”的角色。他们首先需要了解科学家和科研院所参与科普的潜力,并发起组织协调。“科技工作者”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者”,发挥专业优势,主导虚拟博物馆群的顶层设计,输入通过实验得到的科技数据,即科普模型中的“信息1”。网络科普信息服务者在消化“信息1”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和与科学知识生产者的多次沟通,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信息1”进行再创作从而生产出适用于科普的科技数据,即科普模型中的“信息2”; 通过位于中国科技网主机房的北京主站点和6个镜像站点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并以光盘形式传播到西藏和宁夏等边远地区。2004年8月,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发起成立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联盟,“中国科普博览”成为其中的核心力量。网络科普联盟的第一批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79个科研院所,促进了“科技工作者”和“网络科普信息服务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获取科普信息的源头上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在科学普及的过程中,仅有一个单向模型是不够的。为了更好地服务公众,“互联网科普信息服务者”有必要根据网络媒体的特性和职业科普工作者的经验,把各种建议通过“信息3”传递给“科技工作者”;同时,基于互联网的科学普及群体(“科技工作者”与“互联网信息服务者”的集合)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来自公众的反馈“信息4”,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传递给公众的“信息2”。公众作为一种社会力量,需要在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过程中了解科学技术的影响,了解科学技术的力量以及实际作用,从而提高自身科学技术素质”。因此,应该鼓励“科技工作者”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强调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

科学数据和信息通信技术在科普领域的应用

1. 网络摄像头拉近科普和公众

“中国科普博览大熊猫网络摄像头频道”为公众提供参与科研观测的机会(http://www.kepu.net.cn/gb/lives/giantpanda/pandacam/index.html)。在传统的近距离观测中,动物学家的一举一动难免对大熊猫的行为产生干扰,使用网络摄像头进行远程观测,在减少科研投入的同时还带来了更加可信的观测数据。拥有权限的用户可以在一定时段内使用互联网遥控摄像头角度,远程实时观测生活在四川卧龙保护区“大熊猫幼儿园”的幼年大熊猫、发表观察日记,并通过安装软件拍摄照片和视频;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的“大熊猫幼儿园”再现了幼年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全景; 通过“精彩回放”,用户可以观看系统管理员通过网络摄像头记录的视频观测数据。学校和社区都可以基于“大熊猫网络摄像头频道”,“中国科普博览”深入开展面对面的科普活动,由教师和网络科普信息服务者指导学生通过交互式网络摄像头观察动物行为。


图2 “中国科普博览”: 随时随地,遥看幼年大熊猫的幸福生活。

将可以遥控的网络摄像头用于科学普及,在欧美也是方兴未艾。美国得州农工大学从事多年教学研究工作的生物系教授Larry Griffing博士就是热心参与者之一。Larry博士全程参与了“中国科普博览-大熊猫网络摄像头”的架设,几年来一直在美国的博物馆和教学工作中推广网络摄像头在科普和科教领域的应用。2001年夏季,Larry博士组织在McNeil河畔架设了观测阿拉斯加大灰熊的网络摄像头,5年来观察到不少有趣现象; 比如2004年夏天雌性大灰熊在“求偶”过程中采取主动姿态的一幕,成为最早记录大灰熊“女性择偶解放”的视频资料。在Larry博士的指导下,学生们利用网络摄像头对大灰熊的个体分布、捕食行为、群体关系等进行长期跟踪和研究; 当地居民在博物馆中也可以通过网络参与动物行为学观测。中国科普博览建立“大熊猫网络摄像头频道”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把观测大熊猫的机会提供给世界各地热爱科学、热爱大熊猫的人。

2. 寓教于乐

“中国科普博览”依托中国科学院各研究院所的科技数据资源优势和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优势,开发了一系列多媒体内容和交互式内容。

“科学动画”展区(http://www.kepu.net.cn/gb/animation/index.html)包括 “地动仪工作流程”、“电磁感应”、“爱滋病毒感染过程”、“列车悬浮之谜”、“千姿百态的湖泊成因”、“印刷工艺”、“水运仪象台”等内容,通过动画解释复杂的科学原理、自然现象和工艺技巧。如“千姿百态的湖泊成因之海成湖”用一段15秒的FLASH动画,辅以通俗的解说文字和西湖的案例,生动再现了海成湖的形成过程。

在“中国科普博览—科学影院”(http://www.kepu.net.cn/gb/movies/index.html)里,用户可以选择观看“大熊猫影院”、“我爱科学少儿影院”、“病毒影院”、“动物影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影院”、“鸟类音乐会”、“星耀乾坤”、“穿越青藏”等频道的音视频影片。

“科学游戏”展区(http://www.kepu.net.cn/gb/play/index.html)设有“组装航天飞机”、“大熊猫擂台”、“打捞陶瓷”、“地震中逃生”、“网上草原游”等一系列科学游戏。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科普博览”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合作,及时推出专题栏目介绍相关知识和防御措施,并开发了“科学迷VS非典”互动游戏,体现了网络媒体在时效性和交互性方面的优势。虚拟现实技术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大熊猫幼儿园”等虚拟场景中的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实地体验的机会。


图3 “科学游戏”展区: 今天,你玩了吗?

3. 科学大讲堂

通过“科学大讲堂”(http://www.kepu.net.cn/gb/lecture/index.html),“中国科普博览”针对重大科学事件和著名科学家讲座,为用户提供网络直播和点播服务; 从而促进公众了解科学研究的进程。神舟六号发射前夕,“中国科普博览”开设了“神六专题”,并于2005年10月14日凌晨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直播了“神舟六号”太空飞行轨迹。

通过“科学面对面”提供的平台(http://www.kepu.net.cn/gb/scientist/index.html),用户特别是中小学生用户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提出科学问题、制定科研计划、发布科技数据和小论文; 并与科研人员和其他科学爱好者探讨科学问题。

“中国科普博览”通过与国内外科研和科教工作者的合作,在基于科学数据开发科学教育产品方面进行探索。以“生态考察”体验区为例,它主要定位于两个方面: (1)基于网络应用的探究式生态学科学教育系统; (2)基于网络应用的科学方法训练系统,主要应用于中学、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用以进行探究式生态学科学教育或科学方法训练。在该体验区中,用户以某一地区典型的垂直分布植被带为观察对象,然后根据自己的观察提出问题或假定,按照科学方法的过程逐步推进: 提出问题/假定→选择实验地点→选择样方→测量样方→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起草报告),最终回答问题或验证假定。期间,用户可以返回到此前的任一步骤重新执行该过程。

4. 分享信息社会的福祉

“中国科普博览”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免费的科普信息,并特别关注青少年和社会弱势群体。“中国科普博览”陆续参加或参与承办了全国科技周主题展、北京百万家庭上网活动开幕式、青少年绿色上网活动、网络文化博览会等大型公众科学教育活动。通过参与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部分虚拟博物馆内容上网三个月就已接待公众超过10万人。同时,为把项目成果输送到西部边远地区,“中国科普博览”先后向西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捐赠中国科普博览数据库光盘200套。


图4 《土壤酸碱度与植物生长》: 我的论文,发表了!

互联网使世界变得更小,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美国得州农工大学、芝麻工作室、福特沃思科学历史博物馆、SeeMore野生动物系统等机构开展的国际合作为“中国科普博览”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同时,“中国科普博览”通过其亚洲和北美镜像,发布“大峡谷”、“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陶瓷”、“中国大熊猫”等英文虚拟博物馆,为国际友人开放一个了解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窗口。

作者简介

肖云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助理、CODATA中委会秘书长、中科院网络科普联盟办公室主任等职务。自1999年以来,一直从事利用中科院的数据资源、结合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进行科学普及与传播的研究实践工作。目前负责项目包括:中科院信息化专项——《中国科普博览》、《综合科技信息数据库》、《系统平台建设》、科技部基础司重点专项《CODATA中国理化数据库》、科技部863项目《科学数据网格》。

作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CODATA在倡导“科技数据助力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关注如何利用科技数据服务公共事业。第20届CODATA国际学术大会设有“科技数据与科学普及”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联盟、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香港互联网协会、美国得州农工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尼日利亚阿金托拉技术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将探讨如何通过对科技数据的管理和再创作,为公众提供更有趣的数字科普信息。

(计算机世界报 2006年09月11日 第35期 B19、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