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忆(四)在江西赣州的日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31:05
四、在江西赣州的日子(1940~1943)
1940年初从金华逃难先到鹰潭住了几个月,在浦城住了不久、后来辗转南城、南丰、宁都、于都,直到1940年9月,才到达到达了那时战斗的后方——赣州。生活终于暂时安定下来。赣州不通火车,父亲当不成押车员了,他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写得一手好字,又识得英文,懂得俄语,文化底子好,很快就考升了乙等邮务员,被调到邮政储汇局当了汇兑组长(那时邮政局的考试升级制度严格,没有腐败,没有后门,全凭本事)。
我于1938年(六岁)开始上学。在金华乡下念了一年小学,后来在金华县城念小学二年级。二年级下学期没有念,完就开始逃难生活。1940年9月到赣州以后,直接升入城南镇中心小学念三年级。刚开始的上学期,困难很大。首先要过语言关,还要跟上功课。可是在我的记忆里却没有留下任何艰难、困苦的印象,倒是因为远离炮火硝烟,来到了安定、新鲜又活跃的新世界而留下了舒畅和幸福感觉,留下了一些美好的记忆。
第二年父亲把我和大妹妹转到一所私立教会学校——三一小学上小学念四年级。在这所小学的两年里,我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在赣州,我受到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教育。
我们看过很多露天电影,如:台儿庄大捷,松沪浴血抗战等等记录片;我们学校经常参加街头抗日宣传和游行;我们学校的高年级学生经常演出抗日活报剧(在我的新浪博客有一篇关于活报剧的回忆录);我们学了很多抗战歌曲,1940年以前的抗战歌曲,我们几乎都会唱。当时如火如荼的抗战歌声,确实起到了鼓舞民心,促进工农商学兵一致抗日的作用。
在赣州,多少了解了一些三民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知识和观念。
在学校,每个周一要开周会。在周会时,要升国旗、唱国歌。随后校长回向我们讲解《赣南家训》,要我们从小做一个模范公民;有时会向我们浅显地讲解三民主义、国父遗训的基础常识以及礼义廉耻、博爱平等的观念。
蒋经国在赣南施行的新生活运动很广泛、很普及又很深入,深得百姓的赞扬。我们小学生只知道看坏人受惩罚在公园罚跪,看集体文明婚礼的热闹场面和听大人们兴奋地讲述新气象、新风尚。
初到赣州,我们兄妹已有四人(我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后来又添了一个小弟——老五,加上从金华跟随我们到赣州的一个保姆,已经是八口人的大家庭了。靠父亲一人的工资难以维持全家生活和供我和大妹妹上学的费用。有赖于妈妈是学过医的,有医药常识,于是父亲就在我们家靠街的店面,摆了一张大玻璃柜,做起了卖常用药品的生意。那时好像不需要执照和批准,也没有敲诈勒索的种种麻烦,我们家的日子过得还算满安康的。记得那时父亲所在的邮政汇金局照顾职工生活,每人发了几个美元(数目记不得了)外汇。我父亲懂英文,就直接从美国进口了几大瓶(每瓶1000片)消法代金和消法嘧啶(磺胺类片剂)。这些药都是当时国内最新的特效消炎药,是十分畅销的。那时的社会很安定,政府官员廉洁。当时的保甲长以及工商管理人员从来没有欺压和鱼肉过我们这些从国难区逃来,又没有任何亲友和社会关系的小老百姓。1943年9我们举家逃难到景德镇不久又开了一个小药铺,也没有遇到过麻烦。
在赣州的三年(6~9岁),虽然我在小学念了只念到五年级,可是这三年对我的素质培育,思想、道德观念的初步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真实的情况,也许不能让现在的很多人相信。不过一贯说老实话的我们家几个大一点的弟弟妹妹(老二~老四,都是共产党员,我是民革党员)都可以向你们证明的。如果还是不信,可以请你们看一下以下的文献资料:
在赣州的三年(6~9岁),虽然我在小学念了只念到五年级,可是这三年对我的素质培育,思想、道德观念的初步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真实的情况,也许不能让现在的很多人相信。不过一贯说老实话的我们家几个大一点的弟弟妹妹(老二~老四,都是共产党员,我是民革党员)都可以向你们证明的。如果还是不信,可以请你们看一下以下的文献资料:
在赣州的三年(6~9岁),虽然我在小学念了只念到五年级,可是这三年对我的素质培育,思想、道德观念的初步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真实的情况,也许不能让现在的很多人相信。不过一贯说老实话的我们家几个大一点的弟弟妹妹(老二~老四,都是共产党员,我是民革党员)都可以向你们证明的。如果还是不信,可以请你们看一下以下的文献资料:
忆赣州的三年(1)http://blog.sina.com.cn/u/3fa1278401000349
忆赣州的三年(2)http://blog.sina.com.cn/u/3fa127840100034f
http://blog.sina.com.cn/tianbiandehai
蒋经国“建设新赣南”思想简论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241/515818.aspx
蒋经国的赣南岁月http://www.360doc.com/showWeb/0/241/54336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