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波:梁文道——低调冒犯,常识凶猛(南方都市报 2010-1-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13:01

低调冒犯,常识凶猛

类别: 作者:刘洪波 原创 浏览量:420  发布时间:2010-01-11 手机看新闻
版次:GB03 版名:2009文化年鉴 稿源:南方都市报  

    梁文道

    ●2009年1月,梁文道在内地的第一本书《常识》出版。开创时评畅销先河;

    ●2009年3月,随笔集《噪声太多》出版;

    ●2009年4月,随笔集《我执》出版;

    ●2009年9月,书话集《读者》推出内地版。

    梁文道现在没有生活在大陆,他以前也没有大陆生活的经验,但被视为大陆评论界的一员。这不仅因为他的评论基于大陆发生的事实,而且在于他的评论很多在大陆的媒体上发表,他的读者主要在大陆。

    梁文道到底是做什么的,很模糊。他是媒体人,但没有媒体人像他这样身份不明。他在报纸上写专栏,在电视上做主持,在电台上也主持节目。他应当算是“跨媒体人”。

    梁文道到底算哪个地方的人,也不算太清晰。当然,他的“户口”在香港,但很长时间长在台湾,在大陆报纸上写文章很多,基本上是写大陆的事情,或者以大陆人为预定读者。可以说,梁文道是跨越“两岸三地”的人。

    从媒体生涯来说,梁文道并无以报纸为职业的经历,但报纸上的写作却成就了他作为一个评论家的身份。从个人经历来说,“两岸三地”中,只有大陆是梁文道未曾长期生活的地方,却是梁文道的文章发表与出版的主要地点。

    所以,梁文道很像一个“票友”。他以言语谋生,文字是非职业;他生活在香港,与大陆的关系是“非在场”。票友式的写作,非在场的评论,可能会打飘,但也可能使人相对超然,写作变得更加真诚、公允、宽和,并且有理解力。

    真正来说,今天中国大陆的公共知识分子,大多不是在职业状态下写作。他们各有其职业,哪怕他们以报纸为职业,也未必以自己所供职的报纸为主要发言场所。也许,写作的非职业性,正是公共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保持“自由状态”的必需,这使写作独立和超越于个人谋生的需要,使写作不是职业生涯的附产品,而是一定程度的自由、独立和志愿的结合。

    电视人这个角色,可能确实为梁文道的文章增加了很多读者。他与凤凰卫视的工作关系,可能还增强了他对大陆的关注,因为凤凰台是一个以全部华人社会为范围而非地域性的传播机构,大陆不仅是这家电视机构的资金背景,也是它的传播对象和重要的新闻构成。

    作为评论家,梁文道、薛涌和林达可以算作一类,他们因在大陆媒体上写作而被定义为从属于大陆评论界,但生活在大陆之外。在这一类评论家中,梁文道的特殊性在于大陆生活不是其个人历史的一部分,但大陆又是现实生活中最邻近的地方。

    在《常识》一书的自序中,梁文道说,“我切实体会到一个香港评论人的最大原罪其实不是什么‘洋奴心态’,而是相对优渥的空间。比起许多同行同道,我的环境比较宽松,我的信息来源比较多元,我冒的险比较小,我怕的事也比较少;这是我最大的愧疚,也是推动我写这些东西的最大力量”。这一段话,可以看到梁文道对大陆其实并无隔膜,至少他会警惕“优渥的空间”所带来的不着边际的危险。

    梁文道的文章,散发的气息是一种有坚持的包容、有约束的自由。他谦和低调,但并非苟且;他准备倾听一切,能够理解一切,并能够容纳一切,但仍然有自己的坚持。讲述自己所相信的东西时,他似乎仍然捏着一根绳子,不是放言大论,而是保持着一点犹疑,他甚至不无羞怯。这固然是因为他有自省,可能还因为他无法把自己摆在一个训导者的位置,对不同意见者多有不忍,希望能够减少心情上的冒犯———他不是操切之人。他笔下有浅浅的幽默,但不会有讥诮。他的评论有着一种“爱惜飞蛾纱罩灯”的情怀,而不是激越慷慨和无所顾念。对事对人的复杂性的了解,使他的写作总是温和而非愤怒、小心翼翼而非大张旗鼓,他习惯于一点一点地接近真实,而非高歌猛进地闯进核心。

    梁文道的贡献,与其说是对常识的揭示和坚持,不如说是他到达常识的方式。他的写作中充满了经历和体验。这些经历和体验对于他来讲是个人的历史,又是个体对历史场境和过程的直接经历,而对我们这个社会来说,无论似曾相识、未曾有之,或者将会发生,都有着一种“过来人”的况味。梁文道不是一个纸面上的书生,而是一个有阅读和观照的生活者。他所写的,与其说是主张,不如说是体悟;与其说是道理,不如说是自我观照的记录。● 刘洪波(杂文家)

http://gcontent.nddaily.com/a/3e/a3eb043e7bf775de/Blog/b60/83b32e.html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10-01/11/node_523.htm
刘洪波:梁文道——低调冒犯,常识凶猛(南方都市报 2010-1-11) 刘洪波:梁文道——低调冒犯,常识凶猛(南方都市报 2010-1-11) 刘洪波:这次观摩太低调(南方都市报 2008-11-14) 刘洪波:当紧急通知遭遇凶猛拆迁 刘洪波:公务员考试奖励是政策化的贿赂(南方都市报 2010-1-4) 刘洪波:谷歌中国的去留悬疑(南方都市报 2010-1-14) 刘洪波:“职业扫黄人”和被举报的“黄”(南方都市报 2010-1-19) 刘洪波:赌注式辟谣的尴尬时分(南方都市报 2010-1-25) 刘洪波:运动员年龄造假究竟由谁负责(南方都市报 2010-3-1) 刘洪波:“妈妈”引领网络?(南方都市报 2010-2-2) 刘洪波:好消息,坏消息(南方都市报 2007-10-1) 刘洪波:受灾如同中大奖?(南方都市报 2008-1-23) 刘洪波:义务教育必须延伸到高中(南方都市报 2009-4-1) 刘洪波:受灾如同中大奖?(南方都市报 2008-1-23) 刘洪波:科学打假何以出冤案(南方都市报 2005-11-04) 刘洪波:官员撒谎遭督办,看看他都骗了谁!(南方都市报 2006-11-23) 刘洪波:全陪采访实为限制采访(南方都市报 2006-11-28) 刘洪波:既同情小商小贩又不满占道经营,难(南方都市报 2007-4-11) 刘洪波:教师职业并非天然“最光辉”(南方都市报 2007-9-11) 刘洪波:不要再让女运动员长胡须了(南方都市报 2007-11-22) 刘洪波:盯牢权力而不是富人(南方都市报 2007-11-26) 刘洪波:自由不为无耻背书(南方都市报 2008-6-11) 刘洪波:作为政治大片的美国大选(南方都市报 2008-11-6) 刘洪波:长江救人事件最新隐情透露出的社会图景(南方都市报 20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