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是全球最大威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15:47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是全球最大威胁--摩根士丹利 2009年 11月 20日 星期五 16:25 BJT      路透新加坡11月20日电---摩根士丹利一高管周五表示,未来几年,美国和中国在贸易和汇率问题上的矛盾不断加剧可能是全球稳定面临的最大风险。
    摩根士丹利(MS.N: 行情)亚州区主席史蒂芬 罗奇(Stephen Roach)向新加坡的美国商会表示,如果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正在酝酿的"反中国的跨党派汇率法案"得到通过并由总统签署成为法律,中国可能会采取行动报复。    "我担心明年……如果奥巴马总统签署该法案,中国可能就不会再购买美国国债,从而让我们重陷困境,"他说。    中国的外汇储备为世界最高,达2.27万亿美元,分析人士认为其中的三分之二投资于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中国享有巨额对美贸易顺差,且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    共和党参议员葛兰姆(Lindsey Graham)和民主党参议员舒默(Charles Schumer)周四呼吁美国商务部调查中国"操纵"汇率的情况,称若确实存在操纵汇率行为,应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徵关税。    这两位议员近年来曾呼吁通过针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法案,迫使中国允许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舒默周四威胁说,他有可能重启这一努力。(完) 美国两参议员老调重弹 要求调查人民币汇率“操纵问题”
2009年 11月 20日 星期五 09:40 BJT     路透华盛顿11月19日电---周四两位美国参议员要求商务部调查所谓的人民币汇率"操纵问题",以表达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轻描淡写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不满. 
    纽约民主党参议员舒默(Charles Schumer)和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葛兰姆(Lindsey Graham)表示,商务部有法律授权,可以认定中国的汇率行为是否是一种补助形式,若如此的话即对中国进口徵收关税. 
    这两位参议员近几年数度尝试通过针对中国的惩罚性关税法案,以迫使中国允许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周四舒默又威胁要旧事重提.     两位参议员在给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的一封信中表示:"根据现有法律,商务部有权为扶持美国有关行业和保护就业而发起调查,我们敦促商务部使用该权力."     未能立即联系到商务部发言人对此置评.     这封信的提交,正值美国总统奥巴马刚结束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数天访问,他在访问期间敦促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朝着更加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制度转变.     但中国方面对此提议未多理会,反而将重点放在贸易保护主义上,胡锦涛主席表示,这对(中国)进入美国市场带来威胁,是不公平的.     **总统不同,立场相同**     舒默和葛兰姆批评奥巴马实际上与布什政府数年来所持的立场相同,都未能正式判定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     参议员、美国制造商和工会组织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固定在人为操控的低水平,以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持价格优势.     美国财长盖特纳1月曾表示,奥巴马认为中国在操纵人民币汇率,但之後财政部两次拒绝正式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者的标签.     相反,盖特纳今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称赞中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举措,称这有助于全球经济稳定.     舒默在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听证会上告诉盖特纳,他和参议员葛兰姆将"采用一些立法手段"来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出现的"令人恼怒"的僵局,称美国成千上万人的就业都因此受到威胁.     盖特纳回应说,相信中方理解提高汇率弹性的重要性,并将迈出这一步,但他无法指出实现这种前景的时间.(完)  当前世界经济真相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 塞缪尔•布里坦 2009-11-20    事实的真相有时很简单,无论其细节是多么的复杂。过去几年,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日益扩大的储蓄盈余。以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的消费者借款抵消了这一盈余。但这种局面已告终结,因为西方消费者的债务比率已升至不可持续的水平。短期内,西方国家的投资热潮或中国以外发展中经济体的投资,都不太可能抵消西方消费者量入为出的影响。甚至连中国也不会将其储蓄盈余的规模削减至应有水平,无论是通过直接方式,还是通过响应国际呼吁、允许人民币升值。世界经济的缺口只能由较强大西方国家政府的赤字支出来填补。如果财政紧缩抑制了这种支出,那么复苏就将被扼杀。    我们最好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谈起。这份报告的一张表格显示,“新兴发展中经济体”储蓄率的增速远远快于其国内投资,“净贷款”(net lending,储蓄和国内投资的差值)从上世纪末的负值升至2006年的峰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2%。这个数字或许看起来不大,但其所涉国家的年度产出估计超过30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出的近45%。    当然,并非所有的贷款盈余都要归因于中国。2006年,中东国家(大多为石油生产国)净贷款占GDP的比例升至21%的峰值水平;但据IMF估计,今年这一比例将回落至3.5%。德国也对全球储蓄有所贡献,该国的净贷款占GDP的比例在上世纪末时还可忽略不计,到2007年则已升至7.5%的峰值水平。但尽管德国在欧洲处于重要地位,但该国仅占全球GDP的4%,而中国为11%。    现在来看看借款国的情况,主要是美国。自本世纪初以来,美国一直经营着财政赤字。但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财政赤字规模一直在下滑。抵消亚洲盈余并支撑全球经济的最终借款人,是美国的消费者和购房者。但这一过程不可能无限期维持下去。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美国消费者债务占GDP的比例一直在12%至14%之间徘徊,但随后开始攀升,最近几年已升至接近18%的水平。抵押贷款债务的增加则更为壮观:其占GDP的比例从上世纪末的46%,跃升至2007年的远远超过70%。虽然英国在世界平衡中的重要性远远小于美国,但相对其GDP而言,英国抵押贷款债务的攀升速度甚至比美国更快: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已升至80%以上。    导致这类剧烈波动的最根本原因是亚洲的储蓄过剩。银行业的疯狂行为显然加剧了这种波动,但不管怎样,基本面因素原本将发挥作用。实际上,适当加大获取抵押贷款和消费信贷的难度或许也会引发衰退,不过其规模要小些。    无论你喜欢与否,全球需求的主要支持来源于发达国家的预算赤字。即使是IMF预测的无力的全球复苏,也是由发达国家财政赤字支撑的:今年这些国家的财政赤字总计占GDP的10%,明年则占9%。其中美国的比例最大,估计该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今年将达到12.5%的峰值水平。英国明年将达到13.2%的峰值水平。    当然,应对国际和国内储蓄盈余问题的常规对策是降息。但由于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利率已接近零,因此几乎没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一些国家的央行正试图通过直接发行货币来强化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定量宽松”政策。遗憾的是,此举并不是从直升机上撒钱,而是把资金注入银行,银行则有无数借口不把这笔资金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企业和家庭。    刺激性货币政策并非妖术。就鼓励企业投资或个人借款而言,它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但正如我所解释的那样,消费者如今渴望的是减少(而非增加)自身债务;此外,在经济氛围如此悲观之时,西方国家也不太可能出现足以抵消亚洲盈余的投资热潮。减税和公共支出具备一项巨大优势:它们不会增加私人债务。当然,它们会增加公共债务,但对于能够印制钞票的政府当局来说,这并非一回事。严格来说,我们主要不是在讨论通货再膨胀计划,而只是在认可因衰退而自然产生的赤字。    全球储蓄和投资将以某种方式实现平衡。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在实现平衡之时,经济活动处于何种水平。时下盛行的压力将迫使大多数国家的政府,推出削减中期财政赤字的计划。但在经济前景变得更加明朗之前,它们应该尽可能的将这类计划束之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