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的传播特点与传播心理——从“铜须门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00:09

网络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在看到新技术带来美妙前景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与网络传播相伴随的风险,也应反思网络传播所反映的社会心理。“铜须门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此的普遍关切。

“网络暴民”这个词汇在该事件的传播过程中被创造出来,海内外舆论一时聚焦于中国的网络环境和网络文化。网络对一起普通婚外情事件的传播,达到了让人瞠目的地步,究竟是网络社会的哪些特性改写了人们对此类事件的传播呢?

高度个人控制:网络传播的新模式

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打破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在公私之间有一条明确界限,保护人们的隐私权和私生活领域不受干涉和打扰。在网络出现之前,由报纸、广播、电视所构成的大众媒体时代,也会有诸多“绯闻”和飞短流长的娱乐信息传播,但是,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焦点的,往往是那些公众人物,特别是娱乐明星。大众媒体不会把普通公民的私生活放大传播。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网络,“铜须门事件”就不可能出现。

网络为个人提供了高度控制的技术条件。当个人凭借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就可轻松联入互联网之际,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作为“末端使用者”,获得了“对于内容的高度控制”。这与传统大众媒体的传播有了重大不同。报社、电台、电视台作为重要的传播机构,往往遵循客观报道的职业要求,以新闻价值作为选择传播信息的标准,考虑的是“多数人关心”。作为大众传播接受者的个人,如今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中来,他们不是某大型传播组织中的一员,其传播行为也不受制于组织的目标,都是出于一己之愿,服从于个人好恶。

网络传播还带给人们广泛的、即时的参与,这就为非理性的表达和行动敞开了大门。网络由于其数字化特征,使得信息的存储、交换以及传播变得容易了。海量的信息可以同时呈现,人们借助搜索工具可以查询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对一个话题的讨论理论上已经可以容纳无数人的发言。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信息的呈现是即时的,网民浏览之后,可以即兴发言,使得围绕一个话题的信息生产,短时间内能迅速激增。各色网站、网络社区或论坛上的“把关”又要弱得多,论坛的“版主”根本没有时间精力一一审核短时间内生产的大量信息,而且,网络文化的特性天然对“删帖”持有一种敏感态度。

异质、匿名的虚拟网络群体

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介,在于人们通过它结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关系。这一群体最鲜明的特征便是“虚拟”,异质、匿名是其重要特点。如此,便对群体的“集体行动”,无论是网上言论还是网下行为,都带来了深刻影响。

网络群体的形成,其关系通常是虚拟的、短暂的、缺乏约束与承诺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结成暂时性群体,比如大型聚会、突发事件以及面对谣言带来的恐慌之际。这样形成的群体,由于彼此不相识,人数众多,常常会因彼此的暗示、情绪上的传染而陷入到一种非理性状态。网络群体在此方面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网络特有的虚拟性,又使得过激行为的伤害性在群体成员眼中似乎极大地降低。在彼此的暗示和传染下,网络群体的非理性特征逐步放大,最终便可能在言论和行为上走向极端化。

虚拟网络群体的规模、人数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互联网即时传播的特性,使得特定群体可以在几分钟之内便能在分散的电子空间里被激活,形成一种“暂时性群体”。网络对物理空间的突破,使得群体成员可能来自不同地域、各个阶层,彼此之间除了对事件的关注本身,先前几乎没有任何规范维系彼此关系,且可以随时加入随时退出,群体的异质性大大增加。

网络的匿名性特征加强了群体的“无名氏”特征。在网络群体的形成和维系过程中,匿名的特征一直存在。匿名表达隐藏了个体的身份,也就容易放弃该身份下的约束和责任。更为特殊的是,网络技术允许其群体成员可以用不同的ID(俗称“马甲”)登录,这也为不负责任的言论、恶意制造的谣言等非理性的行为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铜须门”事件中的群体被称作“暴民”,正与群体的上述特性,或者说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密切相关。讨论和互动,在大量异质、匿名的网民所构成的虚拟群体中进行,呈现出强烈的非理性特征。

轻信、夸张和专横的传播心理

法国思想家勒庞(Le Bon)曾经在其著作《乌合之众》中研究了暂时性群体的一般心理特征,尽管他带有强烈的保守主义色彩,但不妨借用其总结,来看一下网络群体中的传播心理。大致上,我们可以指出三个特征:轻信、夸张和专横。这三个特征,也正是建立在前面所指出的网络传播及网络群体的特性基础上。

网络群体的轻信,一方面在于其非理性特征,同时也由于信息短时间内大量涌现,个人化控制以及把关的弱化,使得真相一时无法呈现。“铜须门”事件本身是极为常见的婚外情,网络上几乎每天都不乏此类传闻,但之所以被放大并引发网络群体的形成,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锋刃透骨寒”,独具特色的帖子恰恰具备了群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其一,文字漂亮,讲述了事业有成、饱含对妻子的爱却又不幸遭遇的故事;其二,他公布了妻子婚外情的聊天记录。前者在娓娓讲述过程中已为读者建立了同情的基础;后者则在满足窥伺欲望的同时使得整个事情显得有据可查,确凿无疑。

与“铜须门”群体的轻信相伴随,他们多数以夸张的方式表达对此事件的看法或自己的情感,事件迅速被简化地定义为“奸夫淫妇”或类似表达。

夸张的观点一旦出现,在群体成员不愿或无法进行更深入的调查了解情形下,就极容易占据主导地位,并广为流传。一旦出现从各个角度对事情真相进行质疑的声音,很快就会迅速被淹没在夸张而简单的谩骂中。随着夸张观点势力的不断增强,那些质疑的声音不断被淹没下去,甚至不得不“沉默”,最终导致夸张的观点彻底占据上风。这样的循环状况,使得网络群体表现出了专横心理,进一步压制了反对意见的传播。

“铜须门”事件中试图对事件进行稍微详细的分析,或者试图探究其复杂性可能的发帖者,很快就遭到“伪善”、“冷漠”、“伪君子”之类的攻击;在当事人删除自己帖子,希望网友不要干涉、“让生活继续”的时候,群体根本不予理会,对“第三者”的声讨不停;当“第三者”以视频方式在论坛做出解释后,“嚣张”、“破绽百出”、“欲盖弥彰”之声不绝,谴责和搜索反而愈加升级。

摒弃“网络暴民”背后的价值评判色彩,我们的确看到了新的网络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这种非理性的互动和参与,一方面与网络传播的新模式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源于依凭这种新媒介所建立的群体关系。尽管我们需要看到, 毕竟,像“铜须门事件”这样对个体私生活的肆意干涉、侵扰,实质上是一种不健康的公共传播。自觉反省我们的网络言行,是以理性方式和建设性态度构筑美好公共生活的良好开端。
孙藜

(作者单位:上海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2008年05月16日16:13   来源:政工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