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大洋网总裁梁泉:从管理体制上实现报网融合 - 传播与社会 - 传播与社会 - 和讯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09:48
访大洋网总裁梁泉:从管理体制上实现报网融合 [转贴 2009-10-09 23:06:50]    字号:大 中 小

专访广州日报社长助理、总工程师、新媒体事业部总经理、大洋网总裁梁泉

来源:http://media.ifeng.com/hotspot/shijiemeiti09/xiangguan/200910/1009_8302_1380277.shtml

"数字报纸"一直是这几年报业发展的热门话题,虽然很多报纸都推出了自己的数字报,但在形式上长期以来仅限于所谓的"原汁原味",在理念上似乎仅是报纸内容在网络上的转移,少有突破。"《广州日报》数字报纸"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集合图文、视音频于一体数字报纸,并在《多媒体数字报纸使用功能测试报告》中总分第一。

记者:请问梁总,数字报纸对于报社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对报社的很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会有很多不符合或者不适应的地方存在,请问广州日报在建设"《广州日报》数字报纸"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难题并如何解决的?

梁泉: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推出的《广州日报》数字报纸,在建设过程中也碰到一些难题,但在报社领导的支持下都逐步得到了解决。

首先是观念转变的问题。在传统报纸长期通过扩大发行及阅读覆盖等手段获取注意力,进而进行二次广告销售获取收入的商业模式下,免费的原汁原味数字报纸的推出,传统媒体会对数字报纸有疑虑,担心影响纸报的发行,进而影响收入。所以我们在数字报纸推出的初期,通过细致的规划,限制数字报纸上线时间,规定报纸上摊一段时间后才上线数字报纸,逐步消除了传统媒体在这方面的顾虑。最终事实证明,数字报纸不仅不会削弱传统媒体的发行,反而起到了促进作用,最近两年,《广州日报》的日均发行量已经从160万份增长到185万份。因而我们目前对数字报纸已经逐步取消了上线的时间限制。

同时数字报纸与传统报纸相比,还有其网络媒体特性,报纸只卖一天,而数字报纸是永久保留在网页上的,并且其传播不受地域限制,不受时间限制。因此在信息把关等方面对我们也提出了挑战。数字报纸必须更多考虑到信息如何把关,违规信息如何清除的问题。这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也增加了工作量。

数字报纸的推出,还涉及到出报流程的改造,组版人员从原来只需要负责完成组版工作变为组版后还要针对数字报纸出版要求进行标注和解版,同时还涉及到技术部门与网站的数据对接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很好地进行协调。因此在数字报纸推出的初期,我们对组版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培训。目前数字报纸的出版在流程上已经非常顺畅。

记者:请问梁总,如何将报业优势与网络优势融合?

梁泉:报纸具有成型的品牌、具有强大的内容原创能力、并且多年来积累了强大的线下发行、物流、经营等方面的资源。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具有传播迅速、跨地域、易于互动、多种媒体形态等特性。因此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要充分结合好二者的不同优势、优势互补。

广州日报与大洋网近年来不断围绕这些方面开展探索,在国内率先成立滚动新闻部,它是广州日报社的采编部门,同时与大洋网一体化运作,负责推动报网互动与融合,先后开设了报网直播室、即时新闻、无线平台互动、读者点题、大洋民意通等互动栏目,一方面借助新媒体手段提升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新媒体也借助报纸的影响力来提升访问量。

为确保报网互动深入开展,广州日报还从机制上进行保障与激励,如在广州日报社的采编部门制定颁布了采编人员新媒体发稿激励机制、新媒体协调主任机制等,从管理体制上实现报纸与新媒体的有效互动和融合。

记者:请问梁总,何时开始,前后历时多久,最终完成了17份系列报纸网络版推出?

梁泉:广州日报旗下的数字报纸在很早以前就已经陆续推出了网络版。而借着2006年《广州日报》数字报纸的推出,集团逐渐整合了旗下系列报刊的数字资源。经过2年多的努力,目前集团下属子报的数字版都已经呈现在大洋网上。目前并不是所有的网络版都使用原版原样的数字报形式,这有基于各子报子刊各自的特点,以及资源投入和工作量的考虑。

记者:推出的"《广州日报》数字报纸"在外在功能以及内在理念上更加强调什么,体现了报社在新时期怎样的发展战略?

梁泉:《广州日报》数字报纸在保持报纸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了视频、音频、互动等多种互联网表现形式,具有多媒体呈现、超大版面图、下载速度快和导航便捷等特点,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既要给读者形成视觉冲击,又要增强读者在阅读体验方面的便利性,即实现网络阅读的乐趣。

理念上必须把数字报纸与传统报纸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努力扩大广州日报的品牌影响力以及传播效果,通过数字报纸与传统报纸形成合力,一方面拉回那些已经放弃纸媒阅读,但仍然看重《广州日报》品牌的读者(网民),另一方面给纸质《广州日报》的读者提供了网络阅读的新形式。数字报纸刚推出的一段时间,就收到大量读者(网民)的大量电邮,其中一位是广州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他远赴美国探亲,我记得他在电邮中写道:"《广州日报》数字报纸太好了!我虽然远在万里,但每天看到数字报纸实在是感觉太亲切了,丝毫没有了和广州的距离感。"

《广州日报》数字报纸在为读者提供大量及时有用资讯的同时,也考虑到了广告经营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广州日报》数字报纸的商业价值,使数字报纸、读者、广告主多方共赢。事实上,《广州日报》广告部门已经开始了《广州日报》和数字报纸的整合营销。数字报纸不仅是报纸内容在网络的新呈现,更成为报纸内容发布、整合的平台,体现了从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发展的战略。

记者:集"图文、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广州日报》数字报纸"势必对传统的仅以生产文字、图片新闻产品为主的报纸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使之可持续发展?

梁泉: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内容的自动化生产能力,目前我们的图文内容,语音读报等都是后台自动处理的。

再有就是不断增强我们的资源整合能力,目前我们的数字报纸上有大量的视频新闻内容,其中有很多是通过外部资源整合获得。

同时需要创新我们的多媒体内容原创能力,使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逐步向全媒体采编人员发展,这是我们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广州日报》滚动新闻部的记者都是全媒体采访,外出采访时除了携带笔记本电脑外,还要携带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录音笔等设备,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滚动报道。一方面通过滚动新闻部来带动,同时广州日报社也制定了《新媒体供稿激励机制》,从管理机制上鼓励报社记者向新媒体提供视频、音频、图文等多媒体内容并有适当的稿费激励,现在越来越多的部门记者也逐步开始用全媒体来采访了。

记者:2008年这一年,"《广州日报》数字报纸"取得哪些值得称赞的成绩?比如说在访问量,用户数,创新报道形式等等方面?

梁泉:在重大事件报道上,在报纸的基础上,开创性的推出了电子号外,如探月卫星嫦娥升空、十七大开幕、北京奥运中国代表团每获一块金牌等重大事件,《广州日报》数字报纸都第一时间推出电子号外滚动报道。数字报纸已成为报社编辑部的重要发布平台,成为报社重大新闻事件及时、权威发布的利器。

《广州日报》数字报纸自一推出,就受到了广大读者和

记者:《多媒体数字报纸使用功能测试报告》中总分第一,"第一"体现在何处?

梁泉:其实我们本身并没有主动去参加这样一个评测,我们也是在该报告发布后才知道有这样一个测评及这样的结果。后来知道这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家级多媒体数字出版实验室组织的,主要是从用户角度对多媒体数字报纸的使用功能进行测试。作为第三方中立平台所发布的测试结果,我想这也是对我们在数字报纸上不断进行功能创新,加强用户体验方面所作努力的肯定吧。

2008年9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集团的层面成立了"新媒体事业部"。这足见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对新媒体的重视程度,而且在体制机制上给予了相当的灵活度,成立了"广州日报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可以进行完全市场化的运作。

记者:请问梁总,新媒体事业部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梁泉:广州日报在成立新媒体事业部之前,集团新媒体方面的主阵地是大洋网。大洋网作为集团新媒体发展运作的部门,一方面要自负盈亏、面向市场,是独立的市场化公司;同时新媒体发展项目需要进行投入,大洋网难以承担。再比如对集团新媒体的发展规划、投融资以及并购,还有技术研发的问题等,这些工作都应该上升到集团层面进行,而且大洋网作为集团下属单位,难以有效协调集团资源来发展新媒体。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集团新媒体业务的战略布局和发展,需要在集团层面成立新媒体管理机构统筹新媒体事业的发展。

对于报业新媒体的发展,我们一直在探索和思考。一方面报业网站不可能学技术型公司的技术推动之路,也不可能学商业门户网站的资本上市发展之路,而是要走一条资源整合的发展之路,充分利用报业集团的资源优势。这就需要有一个能整合集团资源来发展新媒体的部门。正好近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曾经做过一次战略咨询,咨询公司当时曾建议,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管理组织架构中,成立独立的新媒体事业部,全面负责新媒体业务的运营和业务拓展,包括实施必要的投资并购合作。这就与我们的分析和设想不谋而合。 因此,在考虑咨询公司建议以及集团新媒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经过充分论证后决定在集团层面成立新媒体事业部,而且新媒体事业部的工作由集团一把手直接分管。我个人理解和认为,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新媒体发展在集团的战略地位。

记者:在新媒体事业部有多少员工?他们每天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梁泉:新媒体事业部成立初期有7名员工,部分专职、部分兼职,以后根据新媒体业务发展的需要再逐步扩充。

作为集团新成立的一个内设部门,广州日报新媒体事业部将把新媒体作为集团的主营业务来发展,下面分发展规划部、技术研发部、项目投资部、综合管理部等。具体负责集团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协调,每周召开集团新媒体业务协调会;分析新媒体的最新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集团新媒体业务的发展规划建议,并上报集团管理层;跟踪新媒体新的业务形态及技术的最新发展,研发新的业务和产品,条件成熟时进行市场化的项目运作;分析、搜寻、评估、筛选有发展潜力的新媒体项目,及时提出投资并购的建议等。

目前各项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还在逐步探索总结过程中。2009年,新媒体事业部将全面整合新老媒体的采编资源、广告资源,并将大力发展新媒体的生活资讯内容。

记者:目前新媒体事业部所倡导的理念是什么?2009年的目标是什么?

梁泉:首先我们意识到,报业内部竞争所带来的生存压力是报业市场所面临的第一位挑战,同时面对新趋势的挑战,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事实上新媒体事业部正在落实集团主要领导提出的理念:"应该将新媒体的发展纳入报业的主营业务范畴,并且以报业为代表的老媒体发展新媒体时,要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力争在新媒体第二轮发展过程中有所建树。"

09年,集团新媒体在继续深化报网互动等新闻业务的基础上,将大力发展区域生活资讯业务建设,逐步尝试电子商务等线上交易,并尝试投资并购等手段加快集团新媒体的发展,丰富补充集团的新媒体业务产品线。

记者:新媒体离不开新技术,虽然目前有很多报社开发了一些新媒体产品,但收效不大,技术虽然发展很快,但似乎还没有形成相当的市场规模,很多报社在这一点上都比较困惑,不知道自己走的路是对还是错,而且新媒体也投入较大,对于这样的情况您怎么看?

梁泉: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新媒体产品开发方面切入较早,目前区域网站、数字报纸、手机媒体、移动阅读终端等多个领域均已涉及,并且在区域内亦形成了较大影响力。这些尝试,有的投入了比较多的资源,有的投入不大,有盈利的,也有仍在探索的。其实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很清晰的,在前面也有提及,这些尝试,要么对集团的品牌有所促进,能够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保持并增强报业的竞争力,我想我们目前的所作的尝试都达到了这个要求。要么长远来说能形成报业新的盈利增长点,我们目前有些新媒体产品已经盈利了,但规模还不够大,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数字报业最终能发展成集团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同时就外部环境看:中国网民数量全球第一且仍在高速增长,互联网年广告额已经突破180亿,手机报纸不断普及,移动终端技术不断发展,3G已经发牌。在受众、市场、技术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报业已经没有退路。报业集团在新媒体领域必须大力投入,越早投入效果越显著,越有可能成功。越迟投入成本越高,成功机会越小。鼓励探索、允许失败,这是我们发展数字报业应有的心态。

记者:当前的经济危机对报业传统广告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新媒体事业的发展是化解这一危机的必然选择,请问当下准备采取怎样的应对危机的措施?

梁泉:虽然2009年报业广告的营收将下降是普遍的预测,但我个人并不认为新媒体的营收会因此在提升集团业绩方面有多大的作为。理由是报业新媒体的营收在集团业绩的占比目前都不大,并且继续提升新媒体的营收也取决于集团在之前发展新媒体方面所打下的基础。

但另一方面我认为报业发展新媒体仍然要从观念、投入、队伍以及体制机制上给予落实和不断探索,形成规模和影响力,也就有了商业价值开发的基础。面对经济危机,一方面要加强整合营销,从观念和行动上将新媒体的经营纳入报业的主营业务范畴,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动,为广告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升报纸广告服务的竞争能力;同时要加强报网互动和媒体融合,增强报纸和读者的互动,扩大报纸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而且,金融危机对商业门户网站也会产生冲击,有基础的报业新媒体可以抓住发展机遇,趁机发力,努力借机缩短与门户网站的距离。如金融危机下,一些有经验的商业门户网站的人才将进入市场,报业新媒体应抓住机遇引入商业门户网站的人才,而且引进人才的成本也更低。此时实施新媒体并购可以成本较小。

2008年,大洋网实施"区域化"转型。2008年6月30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大洋网全新改版。在新版中,广州日报大洋网从内容资讯到页面设计及相关功能应用都给

记者:这次转型,其真正的目标是在哪里?看重的是什么价值?

梁泉:大洋网这次转型,就是有一个目标,大洋网将以"立足广州,贴近生活"为宗旨,依托《广州日报》强大的影响力与采编实力,致力于成为广州本地最强势的新闻资讯门户、互动社区门户和生活服务门户,真正实现"大洋网,融入您的生活"的目标。

我们知道,新闻是实现广州区域门户的手段,但要成功进入广州市民心中,光有新闻还是不够的,本地读者对于房地产、招聘、旅游、打折、美食、汽车等等信息,也是有需求的,而这些房地产、招聘、打折都是有强大的区域特性。通过改版,增强大洋网区域生活资讯门户的定位,与商业门户网站错位开来,从而实现大洋网自身作为本地区域门户的价值,真正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大洋网的这次转型看重的是网站商业价值的提升。

大洋网此次改版,是网站成立八年以来最为彻底的一次。从首页到各个栏目,从内容、设计至技术运用,都焕然一新。在大洋网上设置的相关留言区中,众多网友对改新版大洋网给予了高度评价。在美化页面设计同时,新版大洋网还穿插了相关新闻内容、图片资讯、大洋书城商讯等,使网友在阅读某一页面的精彩内容时,也可第一时间了解各类即时资讯,实现相关内容的交叉阅读;另外,在新闻内容页融入"顶"、"写入博客"、字体大小选择、RSS直接订阅等自定义与共享等交互性功能,使页面设计、功能应用与新闻内容三者得到有机的结合,令web2.0时代的网友阅读新闻更便捷更享受。

据我们技术部门统计,改版后大洋网注册用户激增,日均页面访问量与同期相比增长了30%,这说明我们的改版从目前来看方向是对的,我们要取得更大的突破,需要我们接下来继续努力。

尽管如此,我认为现在还谈不上成功和失败,09年我们继续深化资讯的内容和发展电子交易服务。

记者:大洋网的改版是在奥运会前,这次改版的成功,在奥运会报道上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梁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大洋网和《广州日报》进行报网一体化运作和新老媒体融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次报道,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采用"编辑部整体前移"的新思路,将编辑部门整体移到北京。这个编辑部门包括了广州日报、大洋网、信息时报等报业集团内的很多精兵强将和大洋网的报网直播室前移至奥运第一线,按照"大报道,大整合"的方针,在网站及集团内部进行了有效的资源采集和重复利用,把传统媒体的新闻原创能力嫁接到了符合多媒体出版的网络平台上,对奥运会进行了图、文、视频、音频等各种形式的报道。

此外,广州日报通过网络推出滚动"金号外",即广州日报原汁原味的电子版,使中国队赢取金牌的信息在15分钟之内便 "挂"到大洋网上。与此同时,广州日报的前方记者还实时将最新赛果和精彩视频传送给手机用户,实现了广州日报24小时不间断报道。除此之外,大洋网的"报网直播室"随同编辑部前移北京, 邀请了众多学者专家、明星大腕参与嘉宾访谈。

据第三方央视益派咨询公司的调查,大洋网(奥运期间改名叫"大洋奥运网" )在广州地区是除腾讯、网易、新浪、搜狐/搜狗、雅虎等全国性网站之外,到达率最高的网站。

广州日报积极开展各种基于手机的业务,是目前国内报社中开展手机业务最丰富的报社,其业务数多达十几种。

记者:是如何看待手机这一媒介对于报社发展的价值的?它又扮演怎样的角色?

梁泉:中国手机用户数非常巨大,据说已达到了6.9亿部,影响力非常广泛。事实上,手机已成为最广泛、最有影响力的媒介。

广州日报一直都非常重视手机业务的开展,在2004年初大洋网就成立了无线新闻/运营中心,专门负责手机增值业务的开展,初期主要以短信业务为主。2005年开始推出手机报业务,先后推出了短信版、彩信版、WAP版、IVR语音版等多种形式的系列手机报,实现了报纸内容在手机平台的再次发布和增值运营,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2007年又推出了"广州日报3G门户"WAP网站,日均访问量已超过了600万PV。2008年又和广东移动联合推出了手机富媒体业务,支持视频、音频、图文等多媒体内容。手机平台已成为广州日报内容发布以及和读者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广州日报手机平台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7年的"6·15"九江大桥事故中,广州日报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将事故最新消息滚动发布给读者,让身在国外的都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最新的消息。在2008年初的春运雪灾中,广州日报联合广东移动,以广州日报彩信手机报的方式对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旅客发送最新的春运消息,先后发送了1200多万条彩信,让难以获取外界消息的旅客通过手机第一时间知道了最新的情况。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又及时推出免费手机报地震特刊,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发送地震救援方面的最新消息。最后,我个人认为发展手机增值业务是报社发展新媒体见效最快的新媒体项目,投入不大,但非常有效,营收的增长会很快。事实上大洋网有1/3以上的营收来自手机增值业务。

记者:目前手机在技术上仍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屏幕较小,3G牌照迟迟未发等等,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梁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第一张3G牌照已经发放了,这启动了无线运营者新的一轮竞赛,同时是新的机遇。

手机屏幕过小,阅读不方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手机阅读体验。人们习惯于宽屏和浏览时阅读,而对手机屏幕狭窄视觉范围内的频繁翻页阅读,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手机业务的发展。随着可折叠屏幕技术的发展,也许未来手机屏幕可以更大、阅读更方便,这样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给人们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3G牌照的发放,从技术上支持高速的网络带宽,从内容形式看,将突破报纸传统的图片、文字表现形式,而会出现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动漫等多媒体表现形式。这将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未来基于多媒体的3G应用会越来越多,也会带来无穷的商机。我个人判断: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网络互联网的融合,进一步降低新媒体的应用门槛,将会极大提高新媒体平台的商业价值,同时伴随手机广告政策的出台,会开启一个广告营销的新时代,这样会对报业媒体的广告形成冲击并且更会对招聘分类等广告形成毁灭性的冲击。

为迎接即将带来的3G时代,广州日报不断开展有益探索,早在2006年5月就尝试推出了拥有多媒体特征的手机炫报。2008年8月1日广州日报又和广东移动联合推出了手机富媒体业务,支持视频、音频、图文等多媒体内容,对用户完全免费(免信息费和GPRS流量费),这在国内都处于领先水平。

记者:在您开展的手机业务中,用户数最多的是哪项业务,平均各业务的用户数是多少?

梁泉:目前开展的手机业务中,用户数最多的是WAP业务,用户数已超过100万。其次是彩信手机报业务,用户数也突破了60万。

当前手机报业务发展成熟、盈利模式清晰,采用向用户收取包月信息费的前向收费模式,和运营商合作分成。目前手机报收入也是广州日报手机增值业务主要收入来源,同时还有WAP手机广告业务、无线技术项目合作等收入。下一步,我们也将大力拓展面向广告主的后向收费模式,如2008年广州日报和广东移动合作推出手机富媒体业务,支持视频、音频、图文等多媒体内容,对用户完全免费(免信息费和GPRS流量费),待用户发展到一定规模,将尝试拓展面向广告主的后向收费模式。

记者:为什么广州日报的新媒体发展的有声有色,而有些大报在这方面却举步不前,请问作为地方重要党报,要怎样才能发展好新媒体?特别是在体制机制上如何适应新媒体发展?

梁泉:首先要处理好报业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关系,集团主要领导对此作过多次阐述,要求"传统媒体拿存量,新媒体争增量"。我觉得报业首先必须把主业发展好,巩固好主业的经济基础。广州日报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广告收入连续多年国内报业第一,正应为有了这样的存量,广州日报主报传统媒体领域在区域内有了绝对的领先优势,因此我们才可以放开脚步,大力发展新媒体,寻求新媒体经营上的增量。

发展新媒体,需要报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首先我们有了很好的存量作为前提,在此背景下,集团管理层已经把新媒体的发展作为广州日报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目前广州日报新媒体直接由一把手领导,在集团领导层的大力推动下,近年陆续加强了报纸与新媒体业务(如大洋网)的一体化运作,成立了滚动新闻部,陆续出台了采编人员新媒体供稿激励机制、采编部门副主任担任新媒体协调人等,最近又在集团层面成立新媒体事业部,广州日报在新媒体方面将加快发力。有一个特别重要但我们又无法回避的问题, 那就是互联网公司和国有报业单位在体制机制上的巨大差异。我个人认为:在报业发展新媒体的初期,体制机制还不是主要的矛盾,资源整合力度以及资金投入强度、新媒体团队建设等是初期主要的焦点,但是一旦新媒体平台颇具影响力后,体制机制一定会成为新媒体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了,因此我们必须在以风险投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公司体制机制和以国有企业事业体系发展起来的报业新媒体公司体制机制中寻找到结合和平衡点。

记者:进入2009年,我们终于翻过了2008年那令人难忘的一页。2009年,我们必将更加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请您谈谈未来这一年的工作设想和重点是什么?

梁泉:2008年是广州日报新老媒体融合取得突破性发展的一年。随着新媒体事业部的成立和传统媒体记者给网站供稿机制的落实,更从制度上凸显了集团对新媒体的重视,为广州日报新媒体的加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09年,广州日报新媒体事业将全面发力,一方面继续推动报网互动和融合,提升新闻影响力和网站访问量;同时要加大力度推进"报网联营",深入开展新老媒体平台的整合营销,为广告主提供报纸、网络、手机全方位的营销服务,实现新媒体运营的突破。另一方面,新媒体事业部将全面整合集团的相关资源,大力发展新媒体的生活资讯内容,积极开展新媒体项目的投资并购,丰富广州日报新媒体产品的业务线。与此同时,积极引进互联网运营人才,进一步充实广州日报新媒体管理团队。力争使广州日报新媒体在09年全面跃上一个新台阶。

访大洋网总裁梁泉:从管理体制上实现报网融合 - 传播与社会 - 传播与社会 - 和讯博客 网络社会的传播特点与传播心理——从“铜须门事件” 风险社会中的大众传媒与危机传播 风险社会中的大众传媒与危机传播 - 东莞城市应急网 http://www.dgemo.go... 战争是传播先进的文明和文化的最快捷径 社会评论 社会评论 简单生活与社会责任 社会软件如何改变学习与知识传播方式 社会软件如何改变学习与知识传播方式 传播网络社会 三网融合的体制障碍与社会影响 三网融合的体制障碍与社会影响 闵大洪:央视大火的公民报道与全民传播--南方报网 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与传播2 - - xnxx_96668 - 和讯博客 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与传播 - - xnxx_96668 - 和讯博客 拉拉: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与传播 - - xnxx_96668 - 和讯博客 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顺风:多媒体、博客与传播革命 网络传播对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作用和影响 网络传播对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作用和影响 霍氏八极拳源流与传播! 2——关注改革开放30年社会变迁“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聚焦媒介与社会空间 引爆博客传播 新公关传播-博客,公关,传播-慧聪网商务指南 蔡雯:舆论监督:对媒介机制与传播技巧的挑战———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学者论坛)